第135章:邂逅(5)

关灯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告知书友,时代在变化,免费站点难以长存,手机app多书源站点切换看书大势所趋,站长给你推荐的这个换源APP,听书音色多、换源、找书都好使!】

三胖子也不是好鸟,让翠屏给他儿子终生做奴婢?凭什么?不,翠屏一定要咸鱼翻身。

翠屏说的三胖子是赵光义,她在后世阅读历史;知道赵三胖是个善于搞阴谋的家伙,兄长赵匡胤的皇位就是被他篡夺的。

可三胖子现在的表现,活脱脱一个跳梁小丑嘛……

翠屏仇恨赵三胖,赵三胖又在喝喊了:“恭送圣上回宫!”

皇上见晋王发出“逐客令”,便将皇子重新抱在怀里盯看几眼递给翠屏道:“翠屏姑娘一定得好好照料五皇子哟!”

皇上说完这话,突然想想起什么事情似地看向晋王赵光义道:“老三,得给孩子起个名儿呀!”

赵三胖诚惶诚恐地拱手施礼道:“圣上是孩子的伯父,还是您来起吧!”

皇上捋捋下颚上稀疏的胡髯畅笑几声道:“三弟这不是打着鸭子上架吗?不过也好,寡人就板门弄斧一次!”

皇上说着,原就坐在事先打坐的靠背椅子上蹙蹙眉头道:“赵门前面已经有四个男丁,分别是德昭、德芳、德恭、德隆;这孩子排行老五就叫德崇字惟吉,官名元佐;老三你看如何?”

“圣上是金口玉言,这名字起得太妙啦!”赵三胖拍着双手献媚,道:“圣上才高八斗,德崇字惟吉官名元佐;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臣弟遵旨;从今往后孩儿就叫德崇字惟吉官名赵元佐罢了!”

赵五瞪着一双黑乌乌的大眼睛东瞅瞅西看看,见皇上亲自给自己起名德崇字惟吉官名元佐;心中便就十分感激。

皇上给婴孩起完名字,又给翠屏姑娘重复前面的话;翠屏伏跪地上給皇上回话道:“圣上放心,奴婢一定将小皇子带得白白胖胖!”

皇上畅笑着辞别,在卫士、太监、宫娥的簇拥下回垂拱殿去了。

赵三胖见皇上离去,吩咐管家周二:安排翠屏为主事丫鬟,配备坠儿、寻儿、影儿、盏儿四个小丫头做助手,侍候小皇子成长。

赵三胖安排翠屏和坠儿、寻儿、影儿、盏儿四个小丫头侍候小皇子,又对管家周二道:“周二你得迅速请个奶妈子来,给元佐小儿喂奶!”

管家周二应答着去了,他在开封城遍访民户;请来一个姓康的二十岁女子给小皇子做乳母。

但赵元佐一见康氏奶妈就非常拒绝,抱都不让康氏抱谈何喂奶?

李夫人见状,想用自己的乳汁喂养;但她的乳汁始终下不来,翠屏心中便觉好笑。

翠屏知道赵五,不,应该叫赵元佐或者小皇子是要她喂养;便对李娘娘道:“娘娘,奴婢知道如何喂养小皇子了!”

李娘娘被翠屏说得一愣一愣,不明事理地凝视着她问:“翠屏知道用什么喂小皇子?”

“娘娘您等着!”翠屏卖了个关子,亲自下厨做了一碗面糊糊端过来。

李娘娘见翠屏做了一碗面糊糊,惊诧不已道:“用面糊糊喂养小皇子?他不是平民百姓家的娃娃啊!”

“娘娘看看就知道!”翠屏说着,将面糊糊碗按在小皇子的嘴边;这家伙就像小狗见了肉骨头,一口气吸咂了个干净。

坐在一旁观看的李娘娘瞠目结舌,禁不住说道:“我儿咋就是个穷命,放着热乎乎的奶汁不**;半碗面糊糊竟然咂得津津有味!”

“这就叫鸡不尿尿自有去路!”翠屏冒出一句调皮话,尔后抱着小皇子转到庭院里嘿嘿笑道:“赵五你个狼吃的,翠屏还不知道你的德行;一碗面糊糊准能安顿下,日后就给你吃黍子面搅团、疙瘩汤;面片片撑死汝!”

赵五在翠屏怀里嘿嘿啼笑,可他说不出话来;不是他不会说话,而是老天爷让他穿越成皇子赵元佐还不到说话的时候。

试问,几天大的月里娃不哭光笑已经十分的传奇;如果张口说话还不真成妖魔鬼怪啦!

不过这样也好,翠屏姑娘能借机出出心头的怨气;时不时地在元佐的要命处掐上几爪子,元佐哭得上气不接下气;翠屏嘻嘻哈哈笑道:“元佐别闹,翠屏是你的终身奴婢正在认真侍候你啊……”

翠屏把元佐出生后滑稽情态回味一番,去看一一小姐和应九儿;见两人打了几十个回合竟然分不出胜负。

这时候的赵元佐一脸坦然,把七星璇玑刀抱在怀里;饶有兴趣的观看两个跟自己有关系的女子的打斗,一边观看一边嘻嘻哈哈笑道调侃道:“打吧!元佐倒要看看你们打到天老地荒去!”

薛枭一见赵元佐不帮助自己,还在一旁讲风凉话;陡骂一声“赵元佐贼子,本姑娘和你没完!”

一一小姐嘴里骂着,跳转傲天冷月刀向赵元佐刺来;赵元佐又是一个纵身跃起,身子在空中旋转一圈打了个拨条;落下来时竟然坐一一小姐的背上。

汗血马一下子驮载着两个人身体有点沉重,便就不淡定地狂奔起来。

赵元佐坐在马背上从后面紧紧拦住一一的腰身道:“小妹,哥哥知道你吃醋了;不过醋吃多了是要伤胃的,哥哥现在給你加点盐好不好!”

赵元佐说着,看看汗血马距离众人远了,便在一一赤红的面颊上热热地吻了一口。

一一小姐蹩跳起来,施展一个轻功从汗血马上跃到地上没有用傲天冷月刀而是从腰间拔出滚边竹箫,亮出端头犀利的枪尖顶在赵元佐身上道:“赵元佐你这个登徒子,一一今天要杀了你!”

赵元佐知道一一是在讲气话,嘻嘻哈哈笑着道“杀啊!噗通一声捅进去元佐就摆在这里了!”

一一小姐见赵元佐顽皮滑稽,气得把脑袋别过去不看他;但竹箫枪头还是顶在赵元佐身上却不像里面刺。

赵元佐轻轻抓住竹箫枪顶端往自己怀里一扯,一一小姐的身子便像一团肉粽子进入赵元佐的怀里。

赵元佐趁机将她抱住亲昵着道:“小妹的醋劲应该散一散了,如果醋劲冲天大家日后还怎么相处?”

一一小姐听赵元佐如此讲,不镇定也得镇定起来,推开他道:“你一见面就抱住的哪个女子是谁,跟本小姐斗打的又是什么人?”

赵元佐见一一小姐问起话来,禁不住扬声大笑道:“小妹已经知道小可是皇子,皇子身边有几个女子那不是再正常不过嘛!”

顿了一下伸长脖子咽下一口唾沫道:“小可一见面拥抱的姑娘是银屏公主,可她是从小抚养本皇子的丫鬟名叫王翠屏!”

“她是个丫鬟!”一一小姐脸上的气色慢慢释缓过来,赵元佐一句“丫鬟”似乎让她看见东方的曙光。

一一小姐从小就听爷爷讲述皇宫、皇上的事情,知道皇上有三宫六院七十二妃那是很正常的事情,问题是三宫六院七十二妃中的皇后最大;翠屏既然是丫鬟那么真要給赵元佐做老婆似乎就做不了正宫。

一一贼女子想得还真多,可是她还不知道,翠屏这个丫鬟是皇上的义女,被册封为银屏公主。

宋太宗赵匡胤当初之所以收翠屏姑娘为义女,很大成分是见她从小抱养赵元佐想让她终生侍奉五皇子。

一一小姐也真有点意思,吃醋成分里面多了些醋劲嫉妒翠屏。

一一小姐问过翠屏姑娘后又问应九儿:“和本小姐厮杀的女子又是谁,她的武功还真不赖!”

“她是应九儿,本皇子的女保镖;这是父皇赐予的!”赵元佐直言不讳道:“一一小妹对九儿姐姐也嫉妒?”

赵元佐如此这般说着,把手往后指指道:“一一小妹看见没有,那边出了翠屏、九儿还有坠儿、寻儿、盏儿、影儿四个丫鬟哩!”

赵元佐本想讲出她们都是我的人,可是话到嘴边没有讲出来,笑脸相对道:“元佐这么一讲一一小妹是不是减少了一点醋性……”

说言未了,便见薛维汉、马青山骑马疾驶而来。

薛维汉打马来到赵元佐和一一小姐跟前下了马,一一小姐一见爷爷“咯咯”笑了两声道:“爷爷你的任务是保护那些被西夏鞑子兵俘虏了又被元哥哥营救出来的牧民,怎么……”

一一小姐话没说完,便见薛维汉怒气冲冲道:“你还说啦!是你马青山大哥把老朽喊过来的!”

薛维汉边走边说:“一一你怎么越长越不懂事啊,咋就用刀来砍五皇子?还有银屏公主?人家银屏公主可是大宋皇上的义女啊!”

薛维汉被马青山喊过来后,现在一僧一道那里了解了情况;一清道长薛弘毅一见薛维汉便和他称兄道弟,两人来不及细数谁的辈分大小;一清道长先提到薛维汉的孙女一一小姐刁蛮横娇砍杀赵元佐和银屏公主,说赵元佐和一一小姐向北边的山沟去了,薛维汉便和马青山急急追了过来。

一一笑声呵呵地走到薛维汉跟前,顽皮地拽住他的一条胳膊道:“爷爷您说什么呀!一一啥时候刀砍元哥哥哪?没见一一和元哥哥好好的吗?”

薛维汉见孙女鸡嘴耐舌,本来向发火,可是一件这赵元佐和一一两人啥事情也没有,还像昨天夜里那样的友善;摊摊手想说什么又没有讲出来。

一一拽着爷爷来到马匹跟前嘿嘿笑道:“爷爷您一定是糊涂哪?一一在狠毒也不会用刀去砍元哥哥,您上马;一一正和元哥哥商量着要去拜见他的一僧一道两个师傅哩!”

一一姑娘真是一张狗脸嘛说变就变,而且还耍赖皮不承认自己拿刀去砍赵元佐和银屏公主。

薛维汉没治,看向赵元佐,想让赵元佐证明一哈自己的孙女砍没砍他。

赵元佐见薛爷爷用期盼的目光盯视自己,心中明白他想需要什么;但赵元佐也做起王连举叛变了革命,嘻嘻哈哈道:“爷爷,一一小妹只不过跟元佐玩儿;怎么能说用刀来砍!”

薛维汉长长叹了一声,知道赵元佐是在替自己的孙女打掩护;心中有气有喜,气的是两个小家伙都是枉顾事实;喜的是两人闹了矛盾很快能和好枪口一致对外。

赵元佐见薛爷爷进退维谷,有话没话地找话说,道:“爷爷,我师父一清道长也姓薛,是唐朝平阳郡公薛仁贵的后裔;弄不好跟你沾亲带故哩!”

薛维汉听赵元佐如此讲,捋了一下下颌上几根稀疏的胡髯笑道:“刚才老朽已经和一清道长作了简单交流,已经知道他是薛楚玉的后代;老朽则是薛讷的后代!”

薛仁贵有5个儿子,长子薛讷就是《说唐演义》中的人物薛丁山原型;二子薛慎惑,三子薛楚卿,四子薛楚珍,五子薛楚玉。

薛讷字慎言,薛仁贵死前薛讷只是个小县令;49岁时被武则天提拔为幽州太守。

薛讷在玄宗时长期跟突厥做战,后随阿史那等将领征吐蕃,雪父亲的大非川之耻。薛讷是大气晚成的将军,玄宗爱将,追封薛讷为羽林大将军。

薛讷在唐玄宗时大破突厥,复封平阳郡公(薛仁贵封平阳郡公),谥号昭定,年七十二卒。《新唐书》说他:“性沉勇寡言,其用兵,临大敌益壮。”

薛慎惑,官至司礼主簿。薛楚卿、薛楚珍,文人,其族没落。

薛楚玉字瑶,赫赫有名的平卢营口节度使,后来被人告发渎职,免其官,由安录山取代。

薛楚玉的离职加快了安史之乱的爆发,说他是渎职,其实原因很复杂。《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载:薛楚玉,官至左羽林将军,封汾阴县伯。

薛嵩,薛楚玉之子,膂力过人,不治生产,少年时误入歧途跟随安史叛军,后归唐,为昭义军节度使,封高平郡王,后改封平阳郡王。生平喜好蹴鞠,大历七年卒,赠太保。

薛嵩之弟薛昽(《旧唐书》作薛崿),大历七年继承兄长薛嵩节度使位,但在大历十年,被部将裴志清所逐,将兵马归田承嗣,逃到洺州。后入朝请罪,唐朝廷免其罪,将其地一分为三,以薛嵩族子薛择为相州刺史,薛雄(薛慎惑之孙,薛光之子)为卫州刺史,薛坚(薛讷之孙,薛直之子)为洺州刺史。田承嗣引诱薛雄造反,薛雄不从,被田承嗣派去的刺客杀害了。

薛平,薛嵩之子,字坦途。以司徒致仕,封魏国公,年八十卒,赠太傅。

薛从,薛平之子,字顺之。官终左领军卫上将军,赠工部尚书,与父亲同为一时之名臣。

赵元佐和薛维汉边走边谈薛家的族史,来到一清道长和智远高僧跟前又是一阵谈论。

一清道长说他是薛仁贵玄孙薛从的后代,由于看破红尘后遁入空门;作了老君庵方丈后法号一清道长。

智远高僧听薛维汉将薛门族史讲述一遍,激动不已道:“哎呀呀我的薛老兄,你这么一说老衲也和你能车上故亲啊!”

一清道长插上话:“对呀,秃驴的先祖是突厥阿史那氏,他的本名阿史那翁钵!”

一清道长说着,便将阿史那氏的历史給大家科普一番:

阿是哪是突厥的皇姓,意为高贵的狼。

狼性的统治者操持政权,何等的暴虐人们一想就知道。

然而阿史那氏掌控的突厥政权被强盛的唐朝灭亡了。

阿史那氏统治突厥时和唐王朝进行旷日持久的战争,其中五陇阪之战、泾阳之战、渭水之盟、定襄之战、阴山之战、庭州之战最为激烈和具有戏剧性。

唐朝一开始实行的是安抚防御策略,后来逐渐转为进攻;由于突厥内部的分裂和内乱加剧了灭亡的步伐。

唐王朝分别于公元640年和657年彻底击败东、西突厥,突厥贵族率众投降唐朝,著名的大将阿史那思摩就是突厥人。

阿史那思摩别名李思摩,官拜右武候大将军、化州都督、右武卫大将军,封爵怀化郡王。

阿史那思摩随从唐太宗东征高句丽被流矢击中,唐太宗亲自为其吮血;不久班师回朝死于京师,追赠兵部尚书、夏州都督,陪葬昭陵,筑坟像白道山;将其功劳刻碑立于化州。

智远高僧见一清道长对阿史那氏的族史了解得比自己还清楚,禁不住笑道:“薛弘毅这是个百宝箱,啥东西都往里面塞;对我们阿史那氏的族史了解得如此清楚!”

智远高僧说着,扬声大笑道:“老衲就是阿史那思摩的后代,从小未能继承祖辈之业,喜欢舞枪弄棒,后来随一个西域高僧学习魔功,去汴梁途中相遇薛弘毅结交为知己;今天赶来皇城草原有和薛维汉大哥相遇,看来这是天意!”

智远高僧嘟囔一阵,看向薛维汉和薛弘毅两人道:“二位都是平阳郡公的后代,可不知谁的辈分大?”

一清道长讪讪而笑,道:“现在过去几百年,查辈分已经弄不清楚;薛老将军年长贫道就称呼他为大哥吧!”

智远高僧嘿嘿笑道:“一清老弟称呼薛老将军为大哥,贫僧也就称呼他为大哥吧!”

智远高僧说着,双手合十念了一声“阿弥陀佛!”一清道长也就唱了一声“元始天尊!”

赵元佐笑得山响,说今天我们可谓八路亲朋来相会;可不知一僧一道二位师傅和屏姑、九儿姐姐是如何找到这个地方来的……

【告知书友,时代在变化,免费站点难以长存,手机app多书源站点切换看书大势所趋,站长给你推荐的这个换源APP,听书音色多、换源、找书都好使!】
章节报错

上一章 目 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热门推荐: 陆地键仙 万相之王 从木叶开始逃亡 人族镇守使 从长津湖开始 我有一剑 修罗武神 我只想安静的做个苟道中人 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星汉灿烂
相关推荐:废柴小仙:尊上,别闹恶魔丫头,别闹!给大佬递系统妖孽老公,别闹!别闹,妖受不了美漫之开局融合祖国人啼笑王妃,请别闹我真的只想靠才华我真的只想送外卖精灵之我只是个解说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