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她心里,从没怪过孩子。本不属于大森林的小生命,来到了与自己同样陌生的边陲小镇。这里交通、医疗、教育都很落后,自然将孩子所欠缺的都归咎于自身。这个小生命,是在安祥、慈爱、宽容的怀抱里快乐生活的。在莽莽林海中,满眼的自然,就让他在自然中成长吧,真是不敢想未来,因为就连自己都无法预测。
环境,是人的摇篮。父母爱看书的习惯,还是潜移默化的影响了他,从文字中,他学会了自我教育。上了幼儿园,读了小学、初中、高中,上了大学,他自己走出了这大片大片的森林,选择了城市,远离了亲人,找到了挚爱。母亲终于理解,曾经一位母亲,执意将女儿送去大城市的苦心,她的心里,似乎有了一点安慰。
人生阅历,让她引导孩子自立。人生一世,能靠谁呢?从文,从政,都不是最稳妥的选择,唯选从商,立足生存。在她的哲学里,一切要靠自己去努力争取,也包括生命,别抱怨生活,也要原谅自己,因为人在宽容中成熟,自己也不例外,一定要善待亲朋,付出爱心,要有人情味儿,热情能焕发出缕缕让人惬意的春风。
在城市安家创业,没有亲人支援,在当代可谓步履维艰。过去,人们因钱增值。而今,人们被钱困惑。她不想看到,孩子们为钱贬值。她甘愿当孩奴、房奴,不希望下一代再为奴,算是了却对孩子的欠疚,让下一代人的人生更自由。孩子远在千里之外,母爱的爱抚,让他如自由的小鸟,象欢快的小溪,求索自己的方向。(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