兖州变化的内中缘由,瞒不过所有人。
至少于青州的刘祈,第一时间即有所了解。
曹操光芒太盛,为陈宫等人所推下,无论是自领,还是朝廷所任,其将主兖州的时间都不会太长。
而随着朝廷威势减少,地方之战,行做兼并的速度,不会停止,会更加剧烈。
以九江太守袁术,联合孙坚,而进攻江夏黄祖为例,此亦是地方混战的开端而已。
再如扬州大地,州府与郡地,更是不对付。且江东世家,连州府之命令,都不愿听之任之,何论雒阳。
刘祈早知会有此中情况发生,他以魏真和臧霸,兵入泰山郡,也有此因。泰山郡曹操大部人马即撤,以留部而协作,魏真依照他的安排,同样以协助乡地为名,停留盖县。
盖县乃军事要塞,为徐、兖二州东部咽喉,他之所为,也是想牢牢掌控之,防止将来之争斗。
没有永远之敌人,亦没有永远之朋友。曹操野心极大,将来势必会掀起风云,面对这个潜在敌人,多布置一些后手,并无不妥之意。
像高唐、历城等地,刘祈亦让张郃、夏侯兰等驻守之部,做好城池修理,军事备战之准备。
青州的恢复与发展,需要时间。
他要做的,便是趁着这段时间,不断继续力量。
以汉室之衰微,便于将来之再兴!
二月初十。
赶在仲春之间,亲卷终从渤海国到来团聚,而念想尚留于郡国内的渤海王刘协,陈婉到达时,即特别以刘祈名义,为刘协送去了一些玩具与特产。
数月相处下,陈婉早将这个失了父母的原皇子,当做子侄看待。而刘协得见陈婉等人离开郡国,也是偷偷摸了许久的眼泪。
想起刘协,另有妻子所为,刘祈并没有反对。这位曾于汉末,漂泊一生,由青年,至中年,再到老年,时常受制于人者,若能平平澹澹,健健康康过完一生,如他前番所想,虽未有以帝位而为傀儡,但也有机会活出另外的人生。
后逢休沐日,刘祈在家舍多陪伴了妻子一日。
长子马上就满周岁,而今早能满地跑,天天缠着他姑姑刘幼娘。
而小妹刘幼娘,过年之后,虚岁已有十三岁。常人家的女卷,在这个时候,差不多都要考虑出嫁诸事,即是家中长辈,也要做一些安排。
但刘祈并未有如此忧心,就如同上次给小妹说的,她便是在家中待到多少岁即可,若以成婚之事,以小妹心愿而定之。
在这方面,他这个长兄,可以说是时间少有之开明。
到了三月中,青州地方的春耕诸事,早以慢慢走向了末尾。州府政务中,除了地方官府完善重建外,便是今夏的放灾减灾等事。
刘祈于此间隙,则亲自走了一趟广县。
青州军而今军营驻扎所在,正是广县本地,刘祈以亲将王志,主督此事,另有大将马安等人辅助。正月时,在将青州军规范后,小弟刘纪,从兄刘直,亦入军中领兵。此外,三月初时,从徐州而来的妻兄陈集,也有调于此诸事。
青州军,将在整合之后,当将成为他的嫡系和主要之部,自是需要自己人来做统领。
徐州故人,大将臧霸、许桉,刘祈自有心让之来青州相助,可徐州之地,他务必需要保持一定的势力,加上在将陈登从陶谦身边要走后,但不能同陶谦撕破脸,是以在泰山郡战事后,臧霸随之返归。
到达广县,看到沿着山峦而建的连绵营帐,还有远方整齐规划的田亩,刘祈心情有些豪迈,他看向身边的刘直、刘纪、陈集,王志、马安等人,感叹道:“我等今日之部,看似弱小,但以协助乡人劳作之外,多加训练,尤以近日所得之战马,形成之骑兵大部,必将驰骋!
尤以阿兄,此中诸事,多劳你了!”
刘直而今所领之部,正是新建的骑兵营,此中之部,多以去岁刘祈从西园军中带的老人为根基。按照目标和规划,刘祈自是想建设一直可奔袭作战,甚至将来能同西凉铁骑与幽州铁骑抗衡之部。
但骑兵的建设,非一日之功,战马,训练等各方面,都是大问题。在此方面,要多亏妻族陈氏和徐州富户糜氏之帮助。
糜氏而今于徐州州府,也各有权势,像糜竺为州府从事,其他糜氏子弟,在陶谦重用下,亦有为职。但糜氏像很多大族一样,喜欢多方下注。这次再度相助刘祈,即能说明问题。
谈起骑兵之事,旁边为刘祈所用的胡人将领,话也多了起来,并且提出了不少建议,刘祈思之,即做允之。
他这边在广县停留两日,又视察了广县本地的河道治理,百姓安置,临淄即有信报传来,有人来访之。
而在看到上面的人名时,刘祈心中开怀起来,终于来了!
潘章到达临淄,实际已有数日。
早在去岁末,从江都得晓刘祈为青州牧后,他便感怀不已。
当年同他道言的那个青年,成长之速度,实在太过于惊人!
谁能想到,其人会有今日?
看了眼落魄的自己,还有这乱世间的机遇。
潘章决定北上投奔,这于他而言,没有什么丢脸不丢脸。
昔日韩信能忍跨下之辱,但他潘章,很是难以忍受贫困之苦。
于才华之自信,到了刘祈这个青州牧帐下,怎么也不会像在江都这边困顿。
至于刘祈当年所赠财物,早被他花完了。唯一的问题,便是到了青州,不知道刘祈会不会重用于他。
按照他当年之接触,另有天下人之传言,潘章在此方面的忧虑并不算特别大。
随后,他跟着商队而上,走水路,又走陆路,即入琅琊,后抵北海国。
望见青州之地,官吏,将士以州府之令,协助地方百姓屯田,以行安定诸事,潘章已然升起了心中的懒散,变得认真起来。
从扬州北上,过徐州,再到这去岁发生大战的青州,那种不同感受,身临其境后,迅速感受出来。
而正是这一切,让他看到青州更广阔的未来。
到达临淄,于此踌躇数日,才递上名刺,以应昔日之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