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隶州、洛阳,一座崭新的府邸拔地而起,无数苦力来回搬运石料巨木,周围更是有无数身披战甲,手持利刃的军士巡防,工程可谓浩瀚。
此地正是曹操的新府邸,也就是他的王府,而离这座即将建成的王府不远,则是冷清的大汉皇宫,如今只要少量士卒把守,皇宫长久失修,杂草丛生,除了宏伟的城墙依然竖立,其他地方看来,根本无法想象,这是曾经辉煌一时的大汉皇宫。
曹操虽然占据洛阳,原来的大汉皇帝也被人在他的眼皮底下被刺杀,随后便是刘氏二主立国,在后来,刘璋被刘备生擒,蜀汉灭亡。
而作为一方霸主,手握雄兵的曹操,如此情况下依然不敢越雷池一步,皇宫就在身旁,曹操最多可以随时进去游览一番,至于入住,他不敢这么干,这便是天下大义。
“主公,一切皆准备就绪,就等王府建成,主公便可入住。”
负责魏王一事的董昭给曹操汇报王准备工作后,便退了出去,大厅内留下曹操,还有戏志才、程昱、荀攸等人。
“刘备有和反应,是否会领兵来犯?”
这是曹操最为关心的问题,至于什么魏王,曹操根本没有表现出任何急切的表情,一副无所谓的样子,自立为王一事是程昱提出来的,目的就是为了大乱刘备的阵脚。
为了拖延一段时间,为了保全自己,曹操欣然同意这个计策,同时派人与孙权暗链,一起逼迫刘备。
“浊卫刚传回密报,刘备各路兵马有备战迹象,但无调动,皆原地待命,想来刘备还未拿定注意。”程昱微微一笑,对自己的计策非常有信心。
“传令各军小心防备,严密监视刘备兵马动向。”曹操满意的点点头,刘备很大几率不会出兵,这点他们早就分析过,也不是很意外。
“报!”
就在此时,急报传来,曹操眼睛猛地睁开,这个时候他最期待,也最不想听到的就是急报,特别是边关急报,可急报还是来了。
不过曹操非常沉稳,示意荀攸查看急报内容,自己则丝毫不为所动。
“丞相!”荀攸一目十行的将急报看完,脸色立刻垮了下来,递上急报,同时沉声道:“急报来自临淄暗间,大汉安乐王刘璋传诏天下,令丞相与大将军孙权投效刘备,不得私自称王。。。。。。。”
荀攸简单的将内容叙述一遍,众人脸色大变,特别是曹操,脸色铁青,名义上他还是刘璋的臣子,称王也是打着刘璋的旗号,如今刘璋下令,立刻让他非常被动。
“主公,当讨逆贼,营救天子。。。。。。。”此时戏志才突然开口,众人身体一震,皆眼睛一亮,如今曹操骑虎难下,刘璋的命令他虽然可以不在意,但如今大义一方在刘备,他如果继续按照原来计划称王,则有失大义。
“联络孙策,攻伐刘备,解救天子!”
曹操很快有了决定,他称王的目的是逼迫刘备出兵,开启站端,大乱刘备的计划,可如今刘备来这一手,他还继续称王,大义上就说不过去了。
“三军备战!”
曹操军令会快传遍四方,曹军迅速集结,大战一触即发。
曹操不可能投效刘备,也不可以继续称王,那么就以解救刘璋为由,高举大义,率先挑起战争,这也和当初的目的一样,表明平静的曹操内心微微叹了口气,他多么希望不理会他称王的事情。
“报!”
曹操的军令刚下达没多久,第二封急报送到曹操府邸。
“大汉魏王。。。。。。。。”
当曹操看到第二封急报上的内容后,紧闭眼睛,久久不出丝毫声音。
而一旁落座的戏志才、程昱、荀攸等人皆闭口不言,没有人敢率先打破这个平静,皆等待曹操开口。
“汝等说说,这大汉魏王,吾接是不接?”
众人听了曹操的问话,抬头望去,只见曹操依然紧闭双眼,目无表情,根本看不出任何瑞尔。
下手的程昱和戏志才对视一眼,微微点头,心中有了答案。
“主公,安乐王之令已传遍天下,若主公再出兵攻伐刘备,则有违大义,军心不稳,当慎重。”董昭是个明人,而且对曹操非常了解,并不是只有程昱和戏志才知道曹操的想法,他董昭也看出曹操的选择。
“刘备兵强马壮,不可轻开战端,且孙权不可信,若其不出兵攻刘,则我等独木难支。”华歆也表示不支持曹操攻打刘备。
“主公。”此时程昱站出来道:“如今天下,为刘备乃大汉正统,其封主公为王,主公可名正言顺镇守一方,护一方百姓。”
“文若,吾当如何?”
大部分人的意思曹操已经知道,可他最为倚重的大才荀还没有开口,对于荀,虽然有段时间和曹操闹了点不愉快,可曹操依然非常重视荀的,这件事曹操也想让荀指点一下。
“蜀汉已亡,当无王也,主公自立蜀汉之王,名不正言不顺。”荀微微沉思,然后道:“刘备即为汉室宗亲,接替帝位,无可厚非,如今刘备以汉帝之名封王,虽有违祖制,但可取也。”
“且江东孙权野心极大,看似与我等同进退,实乃窥窃大汉王位,若主公执意出兵伐刘,孙权恐会坐壁而观。”
荀的意思是支持曹操接受刘备册封,这让众人松了口气,至于荀说孙权很可能也会接受刘备册封,这点没人反对。
众人深以为然的点头,荀攸开口道:“若主公为大汉魏王,则刘备不可无理攻之,主公可暗中积累实力,待天下有变,再谋之。”
荀攸的话说道众人心坎上了,曹操要是接受刘备的册封,那么他就是大汉的王,是大汉的一部分,将来刘备要想攻打曹操,就得找个让天下人心服口服的理由,否则有失大义。
随后众人你一言我一言,皆劝说曹操接受刘备册封,成为大汉魏王,再无一人反对,也无一人提出出兵解救天子刘璋之事,将其忘得一干二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