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八章空营
曹操眼中杀机一闪而过,冷冷的下令道:“传令曹洪、荀彧,务必缠住太史慈兵马十日,不得让太史慈兵马走脱。”
然后又令道:“夏侯渊率一万兵马为先锋,三日内进入河内,断太史慈兵马退路,其余大军随后跟进,我要让太史慈永远留在河南郡内。”
“诺!”
随后大军开拔,夏侯渊率一万骑兵迅速向河内而去,曹操亲率大军跟在其后,而留守弘农大营的夏侯惇大军则主动出击,向陈子明大军营地靠拢。
就在夏侯惇大军靠近陈子明大军营地之时,张飞率兵马从大营之中杀出,赵云从左侧杀来,黄忠从右侧杀来。
夏侯惇见此,惊恐万分,好在军师程昱行事果断,令三员大将各率一万兵马阻挡来敌,而后率大军后撤。
夏侯惇兵马并没有陷入陈子明大军包围之中,否则定会损失惨重。
曹操得知此事后,传令夏侯惇坚守大营,莫要随意出兵。
待夏侯惇大军后撤后,陈子明率大军退出弘农之地,在河东安营扎寨,而后令黄忠率十万大军留守河东大营,自己则亲率其余兵马向北边冯翎而去。
“奉孝,你留于此地安心养病,曹操大军已经南下,当不会再来犯河东之地,至于河内,乃洛阳门户,曹操绝不会让其落入我等之手,如今不是和曹操决战之机,河内之地便让与曹操。”
陈子明安排黄忠守河东,郭嘉为军师之后,带着赵云、张辽大军向北而去。
“奉孝先生,丞相好像忘记了还在洛阳之外的子义等人。”等陈子明等走远后,黄忠突然想道什么,急忙向郭嘉问计。
“呵呵,以孔明之智,且会置身于险境之中,子义大军无忧,将军不必担忧。”郭嘉知道陈子明早就派人传信给太史慈和诸葛亮,让他们二人小心曹操断其后路,所以郭嘉和陈子明都没有担忧太史慈大军。
。。。。。。。。。。。。。。。。。。。。。。。。。。。
“文若先生,丞相令我等拖住太史慈兵马,莫让其逃脱。”曹洪接到曹操的信后,立刻找来荀彧商议此事。
“看来丞相已经放弃凉州之地,欲取河内郡,断太史慈退路。”荀彧听后,立刻在脑中形成一副司隶州的地图。
洛阳南方是荆州南阳郡、东南方是豫州颍川郡,东方则是司隶州的河内郡,东北方则是司隶州河东郡,北方乃弘农郡,弘农之北是冯翎郡,如今弘农在曹操手中,陈子明大军想要进攻凉州,唯有走冯翎。
而河内乃河南门户所在,只要拿下河内郡,则可保河南无忧,洛阳则可以高枕无忧,同时,只要曹操拿下河内,那么洛阳城外的太史慈大军退路就断了。
无论是南边的南阳郡还是东南的颍川郡都有曹操兵马防守,等曹操大军从河内而来,太史慈大军插翅难逃。
“近来太史慈兵马可有动静?”荀彧想通一切后,心中一阵欣慰,他还算没有看错人,曹操现在虽然落在下风,但没有放弃,而是一直在努力。
要是曹操真的一直和陈子明大军在弘农死磕,不断的从各地调兵来救援洛阳,这才让荀彧失望,因为现在曹操没有资格和刘备打消耗战。
还不如直接放弃凉州,回身拿下河内,确保现有的领地安稳,毕竟无论是兖州还是豫州,现在都没有多少兵马驻防,要是曹操继续和陈子明在弘农死磕下去,刘备没了耐心,从后方调大军攻兖州和豫州,曹操将会处于被动之中。
“据探子报,太史慈兵马进来并吾异动,除了偶尔派兵马四处收集粮草以外,没有任何行动。”曹洪想了想,最近收集的情报来看,太史慈任然和以前一样呆在大营之中。
“嗯,收集粮草?太史慈大军缺粮?”荀彧疑惑的问道。要知道刘备治下富裕,还组建了专门的运量队为大军运送粮草,一般来说,刘备手中的各路兵马不应该出现缺粮的事情才对。
“这就不得而知了。”曹洪无奈的道:“探子根本不敢靠近太史慈大营,太史慈大营四周皆有游骑巡查,至于大营之内是何种情况,更是无从查知。”
“文若先生,莫非太史慈想用此计,引我大军出城,而后伏击之?”曹洪认为太史慈派人出去寻找粮食是做给他看的,目的就是想引他出城。
“不对,以诸葛亮之智,当不会做如此无用之功?”荀彧立刻反对,曹洪都能看的出这可能是计,不会派大军出城,那么诸葛亮就不会用这样低级的计谋来诱敌。
“不好!”荀彧想了很多诸葛亮的目的,最终唯一能解释得过去的,就是诸葛亮用此计瞒天过海,带大军跑了。
“将军,速速派人前去查看太史慈大营,若我猜测不错,太史慈等人已带大军悄然离去,此时城外大营不过是一座空营。”荀彧立刻对曹洪道。
“来人。。。。。。。”曹洪听后,立刻派人前去查看,不久,派去之人回来告知,太史慈大营的确是座空营,其内随大旗招展,人影幢幢,不过是些草人罢了。
“来人,速派出游骑,探查太史慈大军动向,并将此时告知丞相。”曹洪听后,脸色难看,太史慈近十万大军,竟然在他的眼皮底下跑了。
不过十万大军之众,不是想跑就能跑掉的,曹洪派去的游骑很快就寻到太史慈大军的踪迹,顺势寻到太史慈兵马。
“太史慈大军已到八十里之外,我等追之不急,当速派人告知丞相,让其派兵马于河内之地拦截。”当曹洪得知太史慈兵马如今的方为后,无奈的叹了口气。
而且他也不敢贸然派兵追击,否则太史慈杀个回马枪,洛阳就危险了。
当曹操接到太史慈兵马已经逃离洛阳城外,向河内急进之后,令夏侯渊前锋兵马速速迎上去缠足太史慈兵马,好为他调动大军围剿太史慈争取时间。(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