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荣赶到城下,见汉军闭城不出,传令三军,各自选择有利地势,安营扎寨。
夜幕降临,世宗召集将领开会,部署新的作战计划,虽然艾泰没有军衔,但是也被世宗刻意要求参加会议。
听完个路首领汇报玩军情,世宗说道:“高平之战,我军差点失败,太祖建立的基业几乎要陷入万劫不复之地,幸而有两个人助我,最终大获全胜。”
“匡胤、艾泰你们出列。”世宗说到。
赵匡胤和艾泰并肩出列,站在世宗面前。
世宗说道:“赵匡胤先是战前向朕举荐了大侠艾泰,然后在战斗最危及的时刻挺身而出,机变智谋,带领我军改变颓势,进而取得胜利,有大功劳,朕记下了,等班师回朝之后,定有嘉奖。”
“谢陛下,陛下英明神武,不畏危险亲自阵前督战,臣也是钦佩得紧。”赵匡胤笑着答道。
世宗笑了笑,接着说道:“艾泰,艾大侠,你也是有大功劳之人,你神功无敌,神秘莫测,每每让朕和众将领们大开眼界,先是只身一人探敌营获取了重要的情报,接下来组织救援队大量救助我军伤员,更关键的是朕身陷险境的时刻,你还出手救了朕,你的功法真是让朕叹为观止,你说吧,你想要什么赏赐。”
艾泰不假思索地答道:“回我皇,草民本是一山野人士,些微功劳不敢要取任何的奖赏。”
这时,张永德说道:“诶,艾大侠客气了,皇上赏罚分明,你有功劳自然便要奖励,这样才能明我军的纪律,你想要什么直说便是,皇上自然会答应。”
其他将领,包括赵匡胤在内,也都纷纷劝说艾泰,艾泰的本领他们看在眼里,都很佩服,所以要奖励艾泰他们都没有异议。
艾泰摇了摇手,说道:“回陛下,众位将军,艾泰实在无心赏赐,只想为国为民做一些事情罢了,想想天下百姓受战乱之苦,我实在没有享乐的心思。”
听了艾泰的话,世宗大赞,接连叫了几个好,然后说道:“这样吧,艾大侠的功劳就先记下,等日后一起奖赏。”
艾泰这次施展出了真本领,让人人叹服,从皇帝到各将军都把艾泰大侠大侠的称呼,十分尊敬,这一切的改变,最替艾泰高兴的便是赵匡胤,看到自己的兄弟这么短的时间便取得了世宗和众将的信任,他真心的高兴,自己的眼光没有看错人。
世宗又说道:“众将皆有功劳,明日全力攻城,如能擒住刘崇者,便是首功一件。”
众将皆答誓死效命。
正在这个当口,忽听小校来报,说樊爱能、何徽带领所部兵马回来了,正在营外求见。
原来,樊爱能、何徽及其所率人马,临阵逃跑之后,转而想投靠北汉,可是他们并没有得到北汉主刘崇的尊重,汉军溃败退回城后,他们并没有能随汉军进城,不是他们不想入城,是刘崇不让他们入城。
刘崇不准他们进城,是因为他信不过樊爱能、何徽,临阵投降的叛军是真降,还是假降?谁能说得清楚,说不定是诈降呢!再说,汉军有数万之众,这区区数百降兵,有你不多,无你也不少,万一是诈降,那不是倒大霉吗?由于有了这种想法,他命人将樊爱能、何徽和他们的部队拒之城外。
樊爱能、何徽可就惨了,原以为新找了个主子,无奈人家不要这样的龟孙子。万般无奈,只好回头,来到周军阵前,再求旧主子柴荣收容。
世宗一听这两个逃将回来了,骂道:“这两个狗日的,还有脸回来,去看看他们为什么回来了。”
“是!”报告的小校立即领命下去了。
不多时,小校回到世宗身前,将事情的原委一一向世宗讲明。
世宗怒极,起身缓步而行,大声说道:“他们都是叛徒、败类,临阵脱逃,几乎导致我军溃败,这种不仁不义、不忠不孝的小人,正可谓自作孽,不可活,来人,把樊爱能、何徽及临阵降敌的士兵全部都给我推出营外斩首示众。”
“是!”小校领命而去。
众将听了,无不佩服,暗赞世宗是个明事理皇帝,同时感觉他的威严增添了不少。
樊爱能、何徽及临阵降敌的士兵共有数百人之多,这些人被推出大营斩首示众,数百颗血淋淋的人头被挂在树上,三军将士见了,非常解气,无不啐之。
第二天,柴荣继续驱兵攻城,刘崇已经是被吓破了胆,闭城不出,尽用弓箭、滚木、飞石、开水招待周兵。
赵匡胤再次身先士卒,带领士兵以火攻城。
而艾泰再次组织着他的那批救援队进行急救,救火了不少士兵,他也快速地取得了众将士的信任。
刘崇在城上,见一名周将指挥汉军以火攻城,吓得心惊胆战,命令弓箭手,集中起来射杀这名周将。赵匡胤立即成了众矢之的。箭如飞蝗,令人防不胜防,一支流箭射中了赵匡胤的左臂,顿时血流如注。
赵匡胤咬牙拔去箭头,正欲裹伤再战,后面站在高处督阵的柴荣看见了,深恐伤了栋梁之将,急命鸣金收兵,召赵匡胤回营治伤。
刘崇知道周兵的厉害,不敢出城追敌,一连数日,只是坚守城池,不敢出战。
柴荣见久攻不下,觉得这样相持下去也非长久之计,加之此次御驾亲征在于仓促之间,准备不足,粮草供应有些困难,赵匡胤又身负箭伤,所以决定暂时退兵,待有机会再图进取,于是便传令三军,拔寨退回汴梁开封。
高平之役,是事关后周生死存亡的一战。赵匡胤是确保这一战役大获全胜的关键人物。他在紧急关头大智大勇的出色表现,令周军上下刮目相看。
艾泰也顺利且快速地融入军中,取得了世宗和将士们的信任,他的功法让所有的人叹服。
世宗班师回朝,艾泰让赵匡胤等先行回去,自己要会高平城中,接上莫小琪之后,再随后赶赴汴梁。(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