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如此,徐寅却表示一再担忧这一行动会破坏了当前的稳定局势。要知道,自从杨行密卒于广陵,吴国的扩张政策,不仅没有因杨行密的去世而有所改变,徐温执政后,为巩固统治权,反而更加频频用兵于江西。虽如此,闽王却仍不放弃与吴国交好的希望。
梁开平三年七月,徐温派兵击灭危全讽,吴国此时更加志得意满。至九月,吴国派遣使者张知远欲与闽地修好,但张知远傲慢的态度,惹怒了闽王,因此将张知远斩首,自此吴、闽两地交恶。
徐寅认为,吴国派遣张知远使闽,其目的可能有二。首先,可能希望先将闽地收为附庸,其二,可能要求闽地共同夹击吴越,以求一举消灭吴越,事实上这二件事都不可能为闽王所同意。
闽王了解,一旦沦为吴国附庸,则将失去吴越、楚两国的支持,如此将使闽地难以生存,若是吴越灭亡,则闽地形势将难以独自与吴国抗衡,闽地迟早也会被吴国并吞。
张知远被斩首一事,表面上看来是因张知远态度不佳,但依闽王的个性来看,绝非会因此等小事而动怒之人。虽张知远使闽时,可能因吴国雄霸于南方,使张知远自以为是上国使者,丝毫不将弱小的闽地放在眼中,或许因此在与闽王对谈中,出言多有不逊,但这应非张知远被斩首的主因。张知远被斩首的主因,可能是闽王欲向吴越、楚等国表示,其将完全与吴国断绝关系。
若是王审知未将张知远斩首,则吴越、楚国两方则可能会害怕闽地是否与吴国有何密约,而因此与闽地产生疏离,若是如此,则闽地恐将难以生存,可能走上亡国之途。闽王为表达其抗吴的决心,更为争取吴越、楚等国的支持,便下令将张知远斩首,如此方能取得吴越、楚两国的信任。
再看汉国,并无意于争霸南方,仅有意割据岭表,志在五管而已,这正说明汉国刘岩实无大志,只想割据一方,因此刘岩屡次用兵于五管之地,更为争夺五管,多次与楚国发生战事,使两国如同水火一般,互不兼容,虽两国也曾有婚姻的缔结,但两国的关系却未曾因此而有所和解,相反的两国的关系却是更加的恶劣。
汉国又为与楚国争夺五管之地与吴国结盟。故对汉国而言,其所重视的仅为五管之地,五管之地更是汉国禁止别人染指的肉,绝不允许他国伸手进入。所以对闽地来说,其重点在于如何维持王权的延续,以抗衡吴国。对汉国来说,则其重点在于如何打击楚国,以取得五管之地。
故闽地与汉国两国,并未有直接的利害关系,也使得两地的关系得以维持与建立。所以从闽地与汉国关系的发展来看,由于未有直接的利害关系,使两地不管在官方或私人的关系上,都能保持着极为友好的关系。
王延政听了徐寅的分析,虽然觉得很有道理,但还是忍不住另辟蹊跷地认为,虽然一直以来多谓他父王是采取保境安民、交好四邻之策,因而认为闽王并没有侵略他国的野心,但他父王绝非没有任何扩张领土的野心,只是碍于闽地自身的实力而不能展现出来。
闽地小而僻,人口、物资皆不充足,使得闽地能供养的军队人数有限,故若吴国出兵闽地,闽地必须随即向吴越求援,如此方可保存国家。弱小的闽地,其四邻的任一国家,皆强于闽地,因此闽地若向邻近他国出兵,稍有不慎即难逃亡国之灾,故闽王唯有隐藏其领土野心。
王延政大胆地猜测,此时汉主刘岩避灾梅口镇,或许在考虑内外情势下,他父王未尝不是认为机不可失。若是闽王能第一时间获得这个消息,想必也会授命王延美兵袭梅口镇,从而展现长久隐藏的领土野心,也未可知呢!
在当时整个南方,可分为两大联盟,一为吴国、汉国联盟,另一为楚、吴越、闽联盟。楚、吴越、闽联盟,又联合中原王朝来牵制吴国,吴国也为反制此一联盟,便与汉国联盟,因汉国与楚有领土纠纷,且汉国又位于楚、闽之后背,刚好可形成夹击之势。
此外又为牵制中原王朝,吴国又积极拉拢蜀国及荆南,以从侧面对牵制中原王朝,当时天下大势呈现为两大集团,即中原、吴越、楚、闽联盟,对抗吴国、汉国、蜀国联盟,荆南则视利益游走于两大联盟之间,端视何者对其有利。
此时整个天下的局势已呈现紧绷的状态,两大联盟呈现互相包围、互相牵制的局面,即中原联盟包围吴国,吴国联盟则又于中原联盟外,以汉国牵制吴越、楚、闽等,并以蜀国来牵制中原王朝。
中原联盟或是吴国联盟,事实上都是以吴国为中心,主要是因为中原王朝自梁开始即一直多与吴国交恶,朱温于篡位前也曾有意南下一举平定杨行密,唐昭宗干宁四年朱温平定山东各州,便挥军南下攻打杨行密,两方爆发清口之役。
此次战役以朱温大败而告终,朱温大将庞师古更因此战死,朱温的数万大军,战死被俘者甚多,还者不满千人。朱温于清口之役大败后,又与晋王李克用展开夹河大战,致使朱温再也无力南下,杨行密又为对抗朱温,而与晋王李克用订有盟约。
而南方的吴越、楚国、闽地等,又为何愿与中原王朝联合,来共组中原联盟,此即因为吴国势力不断发展,所给中原联盟内各国所带来的影响,当时吴国为南方最强大的国家,常有吞东南之志气。
杨行密有一统南方之志,如此对南方的吴越、楚国、闽地而言,所面临的将是吴国强大之压力,稍有不慎,即可能面临亡国,因此促使南方的吴越、楚国、闽地与中原王朝的联合。
在中原联盟的压力下,吴国也并非全然未曾感受,首先是组织以吴国为中心,汉国、蜀国为外围的吴国联盟以对抗中原联盟,其次是与中原联盟内的吴越、楚国进行和解。
但由于吴越、楚国为中原联盟的第一线,长期与吴国进行抗争,因此和解不易,以吴越来说,自杨行密开始,两国则不断有战事产生,以致吴国与吴越两国的关系是极为恶劣。虽自天复四年两国开始缔结姻亲,但事实上冲突仍时有产生。
除了吴越如此外,楚国对吴国也是如此,杨行密曾要求马殷断绝与朱温的往来。马殷拒绝了杨行密此一要求,而依靠朱温的势力以抗击杨行密,若马殷听从杨行密的要求,则马殷将无以抗衡杨行密。
吴国既难与吴越、楚国等国和解,吴国唯有与吴越、楚国直接进行对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