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四章 裁军风波(下)

关灯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告知书友,时代在变化,免费站点难以长存,手机app多书源站点切换看书大势所趋,站长给你推荐的这个换源APP,听书音色多、换源、找书都好使!】

(一)

武陵大捷又已经了过去数年。整个东北亚地区的和平局面越来越稳如泰山。周边地区事实上已经不复存在能够和胆敢挑战刘申新朝的军事力量。

在长期的和平局面下,整个东亚地区和西域地区的各民族往来贸易,交互迁徙,混杂居住,彼此通婚,出现了文化和人种的大融合。很多民族早已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民族的界线早已模糊不清。很多年轻的国民,已经数代混血,面目特征混同一体,说不清自己到底是哪一族人,从外貌上也无法区分,大家都自认为是新朝的国民,并没有划分何宗何族的习惯了。

因为刘申新朝的国号中包含“汉”字,所以,国民大多自称为“汉人”,遥远的外族也多用“汉人”,指代刘申新朝的人民,用“大汉”或者“大后汉(区别于秦汉时期的汉朝)”指代刘申建立的新朝。

伴随太平的稳固,刘申的新朝开始大规模地建立普遍的社会福利制度。新朝建立了大量的官方免费诊所和药号,由国家提供医生和药材,免费为国民以及居住在汉地的外国人提供普遍医疗服务。当时,仅运京一个城市,免费的诊所就多达100多间,免费药号多达上万家,遍布所有的坊市社区。这些诊所、医生和药号都由中央政府设立的“药事局”进行管理,“药事局”归属户部统辖。

此外,新朝也开始提供广泛的社会救济,在各地指派官员,建立了官方的养老院和济贫所,收容因为疾病残疾或者孤独鳏寡而流离失所,无人奉养的老人、病人、残疾人和乞丐,为他们提供免费的临时食宿之所,冬季免费布施冬衣,提供御寒之所栖身,夏季提供避暑汤茶和清凉的过夜之所。

新朝还广泛开许社会各富裕阶层兴办民间慈善,多有大商贾成立救济商会,共同兴办社会福利,惠及当地的老弱病残和妇女儿童。政府对这些救济商会一方面加强管理,严格审查,另一方面奖励善行,频作表彰。对于民间慈善的杰出人士,朝廷特予恩惠,可以抬籍,封赐为荣誉贵族。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奋斗,新朝各族人民真正做到了老有所养、贫有所依,社会行善之风大为昌盛。当时远来中土经商的西方、南方等国的商旅,初到新朝疆土,都深为当地人的厚道善良和热情真诚所感动,惊讶于新朝各处的干净整洁、彬彬有礼,震惊于民间的路不拾遗,夜不闭户。

很多周边的小国、小部族,都深深仰慕新朝的社会福利系统,纷纷派遣官吏前来体验学习。而新朝也对他们不吝帮助。刘申对有意于广泛惠及国民的小国、小部族不仅提供经验模式方面的支援,而且多有厚礼相赠,帮助他们改善当地民众的生活。由此,刘申的仁君美誉,声名远播四海,成为四海共同景仰的一代仁王圣主,许多小国和小部族,主动对刘申以“父君”敬称,感恩刘申慈父般的关怀与帮助。

(二)

然而,任何事情都有其两面性。

伴随社会福利事业的欣欣向荣和美名传扬,有大臣上疏提出,如今四海安定,皇帝是天下万民万族爱戴的贤圣共主,眼看着在数十上百年的时间内,都不太可能再有大规模的战争发生。在这种情况下,国家每日耗费巨额的金钱,供养着一支没有什么实际用途的庞大军队,实在是一种巨大的浪费。上疏者恳请刘申慎重考虑,要不要逐步裁撤压缩国家军队,仅保留精锐在军籍。这样不仅国家可以有更为丰厚的财力来改善民生,而且可以解放大量的青壮年劳动力,投入到农业生产和制造、流通、贸易领域去,令国力更为强盛。

刘申接受了内阁大臣的建议,将这篇疏奏明发邸报,遍传中央及各地官吏阅览,并许可大家围绕疏奏的内容进行各种附议。一时,这篇裁军疏奏成为了朝廷热议的舆论焦点。

围绕要不要裁军,裁军到什么规模,何时开始,全国文臣武将各抒己见,从各自的角度,向刘申和内阁阐述了其中的利弊。

在热闹的朝议之中,主要的意见分为两派:一派以汉军将领和利益相关部门为主,力陈汉军不可裁撤,认为汉军虽然无有实际的作战功能,但是汉军的强盛存在,是国家安定的基石,是必要的国家威慑,这方面的浪费,不唯必要,而且重要,皇帝绝对不要自毁长城,埋下远端祸因。这一派朝臣痛陈故大将军从赤手空拳入峒城觐见,到从五百兵马艰苦起家,创建这支举世闻名的强大军队的艰辛,希望皇帝不要忘记建军的根本,不要被实用主义的论调所迷惑,一定要坚定地保持国家军队的庞大和强悍,这才是天下繁荣太平的根本。

另一派则以中央及地方的财政及各类文臣为主,也包含部分头脑清醒的汉军将领。他们认为,一个王朝的兴盛,往往刚开始建朝时要依靠强大的军事力量,天下平定之后,王朝能够延续多久,往往是看王朝的政治能否得到民心的拥戴,这才是国家稳固的根本所在,国家的财力越丰富,越能让百姓生活得舒心如意,百姓生活舒心如意,自然对朝廷忠诚不二,天下各族也都仰慕景从,恨不能都来投奔在新朝生活。民心所向,就是最根本的太平之策,谁能与天下万民都热爱、都仰慕的政权匹敌呢?圣人自古都说,仁者无敌,从未说过强者无敌。周朝、唐朝都没有特别强悍凌厉的国家军队,但依然是当时最强盛、最安定的国家,是世界仰望的中心,可见强大的国家军队,并非太平盛世的绝对必要。何况,此次裁军,并非要将国家军队连根拔除,而只是适当控制规模,也有利于军队本身集中财力,提高精锐部分的战力,于军队的发展并无害处。

双方观点在邸报和廷议中反复交锋,各各都有精彩的论述,传颂一时的名疏层出不穷。

在这种热烈讨论的氛围下,裁军,成了朝政的第一大热点。

很多朝臣也看出来了,刘申和内阁既然同意将疏奏明发邸报,让众多官员参与评阅,皇帝的心意应该是可以揣测的,刘申心里,也认为裁军是当前形势发展的所需,只是,他需要更多地听取利弊方面的提醒,需要舆论更为一致的坚定支持。

于是,就有一部分中间派无所谓的朝臣,迎合圣心,投机取巧,站到了支持裁军的立场上。

随着讨论的日益深入,支持裁军的声音越来越响亮,终于从声势上明显压倒了反对派的声音。裁军,日渐成为朝野的共识。大家热议的焦点,也从要不要裁军,转移到了裁军到何种规模,裁军的具体方案和步骤等等细节问题。

在这场大讨论中,有一个人发言甚少,但是忧心如焚,伴随讨论的深入开展和风向转变,他的沉默越来越醒目,他的脸色也越来越阴暗。

这个人,就是汉军的最高军事统帅杨彪。

在杨彪的沉默和阴暗当中,他对刘申的不满和厌恶,也越来越强烈。

他对刘申放纵这场讨论的进行,深怀不满,认为刘申终于要效法种种过河拆桥的历史故事,对汉军上演兔死狗烹的传统戏码了。

而自己,身为功高震主的、被刘申委婉敲打过的全国最高军事长官,大概,也要如韩信一样,厄运当头了。

杨彪认为,刘申存着这个心思,已经很久了。他如今这样的行为,是不可能用言语和辨论劝转的。刘申的心意已经改变了,任谁也无法改变圣心所向。就算劝得了一时,过上几年,刘申的这个念头还会再度萌发,并再度采取行动的。太平岁深月久,忘恩负义的百姓势利短见,支持裁军的声音还会越来越响亮。

所以,彻底解决问题只有一个办法,要给国家更换一个更需要倚重军队力量压服各方的新皇帝。这个新皇帝,不可能是现任的朝野认可,与刘申政治见解和施政风格高度相似,一脉相承的皇太子。

这个皇帝,必须是另外的人。

而这个另外的人,也必定要为军队的绝大部分将领和士兵没有阻碍地接受。

所以,这个人,只能是新汉军创立者陈士钊将军的独生女儿,故大将军珍爱的妹妹,新汉军心目中的美丽女神,第一笔巨额军费的捐赠者——皇后陈琴儿所生的另外一个儿子,一个更加年幼,更加柔软的儿子。(未完待续)

【告知书友,时代在变化,免费站点难以长存,手机app多书源站点切换看书大势所趋,站长给你推荐的这个换源APP,听书音色多、换源、找书都好使!】
章节报错

上一章 目 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热门推荐: 从木叶开始逃亡 陆地键仙 人族镇守使 星汉灿烂 我有一剑 万相之王 我只想安静的做个苟道中人 从长津湖开始 修罗武神 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相关推荐:情于江湖都市绝品医道凡人是怎样练成的少女少女万万年恶来传通天之途我家御兽太卷了棺木床异仙列传一品酒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