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大炮没想到汪燕会提出这个问题,怎么就莫名其妙冒出个许小红来?
哎哎,这个问题怎么回答呢?真还不如让汪燕再拧一把算啦。
许小红同汪燕,虽说是同一所学校出来的,但许小红比汪燕高两届,如果论个人长相,两人的确不相上下,但论个性,许小红就比汪燕温柔多了,所以,当时在学校里,许小红才是所有男同学心目中的梦中情人。
而汪燕,恰被那些男同学取了个外号,叫小辣椒。
小辣椒怎么可能同人间仙子相比呢?
在气质上,两人根本无法相比。
许小红由于家庭的影响,出落得花样的美,有着古典文雅的气质。那时候,由于刘大炮家境贫困,在她的面前,几乎不敢逼视,所以一直以来,她只是刘大炮脑中一个虚无的幻想而已!
但是,越是幻想的东西,越有着某种不可替代的神秘和高贵。
“臭大炮,这个问题很难回答吗?”汪燕瞪视着刘大炮,又在刘大炮的胳膊上狠狠地拧了一下。
刘大炮回过神来,瞧着汪燕那期待的眼光,故意避其锋芒,反而问她:“我就奇怪了,怎么好端端的突然提到许小红呢?这么多年过去了,我对她,早就没啥印象了,你这突然问起来,让我如何作答?”
“我就是想听听你的真心话!到底谁更漂亮?”汪燕仍是不依不饶的样子。
刘大炮心里突然一动,蓦地想起什么,便连忙问:“汪燕,我知道了,昨天的那个电话,一定就是许小红打来的!对吗?”
难道说,许小红想到石头村来玩几天?
“你是不是还与她有联系呢?”汪燕不回答刘大炮,却反过来问刘大炮。
“怎么可能!我都离开校门好几年了!又当了两年兵,怎么可能还有联系?”刘大炮一脸委曲,对汪燕说,“这几年你不是不知道,我一直在部队生活!”
“那你怎么就想到昨天那电话是她打的呢?”汪燕穷追不舍。
我去!这丫头,她故意逗我吧?她三番两次提到她,就算是傻瓜也不难猜出来啊!
但是刘大炮没说,从汪燕的表情里,刘大炮基本上可以肯定下来,许小红马上要来石头村了!只是让刘大炮莫名其妙的是,以许小红那个城市里来的千金大小姐,怎么就突然想起要来石头村呢?石头村又不是什么出名的地方,她一个大小姐,能习惯得了么?
不过,如果许小红真的要来石头村,刘大炮心里莫名有些兴奋,毕竟是同一所学校出来的,而且那时候许小红对自己一直不错!这么长时间未见面了,如今再次相见,会是一番什么样的情景呢?
刘大炮的心里,开始莫名其妙地盼望起来。
可是,汪燕正在刘大炮的身边,这种兴奋的心情,还是不能太明显了!
“行,就算是你猜出来的吧!”汪燕低头沉思了一下,继续咬住问题不放,“快点正面回答我的问题,你别想着回避!”
“当然是你啦!”刘大炮毫不犹豫地回答。
汪燕见刘大炮这样说,眉毛一下子飞扬起来,但是,她仍是有些不信,嘴里继续问:“大炮,你说我比许小红漂亮,但是我听学校的同学曾经说过,在读书的时候,你还给许小红写过情书,到底有没有这回事呢?”
我去!这个问题与究竟是谁漂亮有毛关系?
刘大炮冷静地问她:“尽瞎说,你听哪个同学说的?”
“李峰!”
“他?”刘大炮倒吸一口凉气,想想也应该是他那小子,“汪燕,这个你也相信?你不是不知道,李峰那小子就从来没有说过一句真话,你真的相信他所说的?”
“当然,因为我看到过你写的情书!”汪燕嚷着,眼泪突然不争气地流了下来,“情书上面的笔迹,我认得出来,那正是你写的!”
“我去!你咋就那么肯定?就算你认得出那是我的笔迹,但在学生时代,你不是不知道,人人都说我文笔好,我帮人代写情书,这很正常啊!”
“是吗?鬼才信你!”
信不信拉倒!刘大炮也生气了,汪燕这是哪根神经搭错了?偏偏问些过去的陈年旧事?不过,对付眼前的尴尬处境刘大炮倒是想到一个绝妙的主意,为了不让汪燕这丫头伤心,刘大炮唯有对她表现得热情一些。
想到这里,刘大炮趁汪燕不注意,直接亲上了她的樱桃小嘴,让她相信,她在刘大炮心中的重要性绝对不比许小红差!
果真,汪燕在刘大炮亲上她的小嘴之后不吭声了,嘴里还热情地配和着刘大炮,发出一连串“呜呜”的声音。
这时一阵微风吹来,带来山上的野花的香气,刘大炮和汪燕,同时在心里轻轻地吁了一口气。
刘大炮吻着吻着,心里便有一丝异样的感觉。
汪燕随着刘大炮的亲吻全身滚烫,身子也在慢慢软化下来。
这一吻,吻得天翻地覆,吻得刘大炮和汪燕,都快要窒息了!
过了好久好久,他们停止了接吻,而汪燕,已经脸如红霞,安安静静地依偎在刘大炮的怀里。
刘大炮扬了扬嘴角,对汪燕轻声说:“这一下,你还信不信了?”
汪燕红着脸轻轻地摇了摇头,害羞地对刘大炮说:“我信了,那封情信不是你写的!”
“现在,咱们也得去镇上啦!等一下太阳更大了,走山路会更加辛苦的!”刘大炮拉着汪燕的手,就往前面奔去。
汪燕的脸一直红着,跟在刘大炮的身后像一个幸福的小女人。
走过泥石路面,他们终于来到了响水镇上。
响水镇是周围方圆几十公里的重要乡镇,占地面积较大,一条主街,两条副街,两边全是店铺!乡下人都喜欢的货物,堆得到处都是!更有那些形形色色的人群,操着当地的方音,在那里不停地呼喝着。
刘大炮和汪燕赶来,才知道今天正好是响水镇赶集的日子,一大早街上就涌来一大帮乡里的农民,他们挑着自己的货物,到处叫卖着。(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