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我们走得实在是太慢了,要不你们先去吧。”
“没事,本官在这你们安全点。”
那人嘴角抽了抽,他根本就没料到张玉会耐心地随着自己慢慢的走。
按照计划,张玉应该先走才对,自己和后面这群人根本就没走过这么长的路,已经快坚持不住了。
这两天走了五六十里路,眼前这群人现在坐在地上任凭带头的怎么催不肯起来。
不少人已经骂骂咧咧,张玉听在耳朵里一句话也不多说,休息一会就要赶路。
看那幽怨的小眼神,直勾勾的盯着自己,就好像随时准备弄自己一样。张玉转过头去躲着笑。
“大人还是快点去到棱县,不然那些人要是知道了消息肯定会掩盖事实的。”
带头的人走了两天也受不了了,今天一直在耳边说这些话。
“各位,本官不会丢下你们不管的,请放心。”
这句话就好像是丢了块石头在平静的水面,溅起了水花,有人已经开始啜泣,缩成一团坐在地上。
“你看,他们都被本官所感动,这要是弃你们而去本官的良心过不去啊!”
张玉此刻充满了责任感,抓住那人的手坚定地说出这句话。
那人心里一定是绝望了,面色苍白的愣在原地,张玉松开他让他去把人都叫起来赶路。
十几个孩子坐在马车上,其余人则一步一步往前走去。
张玉也下车跟他们走了一段路,才一个多时辰就坚持不住回到马车里。
按这样慢慢走,还得三四天才能到棱县,不知道他们能不能坚持到那个时候。
后面马车的车夫过来通知张玉有人掉队了,张玉让所有人停下来休息,吃完午饭再走。
“怎么回事,十几个人怎么停下了。”
“大人,他们走不动了,就先别管他们了。”
“怎么能这样,一个人都不能少,要是出事了该怎么办,本官要对你们负责的。”
张玉坚定的看着后面的道路上那十几个人,落后得不远。
“咱们去给他们加油打气。”
那人一脸不情愿,张玉感觉他都快委屈得哭了,不过这跟自己有什么关系?
那十几个人看张玉来了,咬着牙抓着衣角泪水在眼眶里转圈。
“前面已经开始煮粥去了,咱们就再走一段去前面休息吧。”
张玉用温柔的声音呼吁他们快点起来,那群人相互搀扶着站了起来。
张玉笑着看带头的,好像在说这不就起来了吗?那人已经快崩溃了。
“我是造了什么孽啊!”那人突然疯跑起来。
其他人看带头的都这副模样了也都跟着他往别处跑完了,车里的孩子看着这些人在那笑着拍手。
只剩下这些孩子,其他人已经没影了。
“大人,这是怎么了?”江平看到那些人疯了一样觉得很疑惑。
“不管他们,咱们吃完午饭就赶路。”
“孩子们,你们为什么要跟着那群人乱走呢?”
张玉看着这些孩子问道。
“娘说跟大婶出来玩有好吃的。”
“寄养几天。”
“我看到有人给娘钱了。”
一群孩子说着说着都哭了起来。
真是可怜这些无辜的孩子,不怎么懂事就被那些家伙带出来了,他们的父母真是不合格。
“你们的家在哪,棱县吗?”
“是,我们都是一个村子的。”年纪稍微大点的一个孩子说到。
“好,那我把你们送回去。”
吃完午饭,众人又坐上马车。
有些不怎么需要的东西都被丢了,就是忘为了让孩子们坐在车上。
根据那个孩子所说,他们的家是在棱县边上,几乎不算棱县的管辖区域了。
…
在张玉看不到的地方,有人观察着他的一举一动。那个带头人疯跑一阵后被逮住了。
“他这是怎么了?”
“谁知道啊。”
几人看到他发疯,直接用绳子把他绑住了丢在一匹马身上,快马加鞭赶回了棱县。
长时间的颠簸几乎快要了那人的命,连疯都疯不动了,呆滞地看着前方。
几人把他拖到房子里,从后院走出来一个年轻人,看到浑身脏乱不堪,神经兮兮的这人有些犯恶心。
“情况都知道了还把他带过来干嘛?”年轻人捏着鼻子责备到。
“这人应该还有点用吧。”有人说到。
“有个屁的用,把他拖出去,随便给几两银子让他滚的远远的。”
两人把他又拖了出去,往大街上一丢,随便从口袋里摸出几两碎银子丢在地上。
那人想了想,又把银子捡起来装进自己的腰包。
第三天中午,车辆缓缓进入村庄,不少人都过来看热闹。
孩子们从车上下来,哭着钻进自己父母的怀里,有的则是一路小跑着回了家。
“本官是京城来的,你们村长在哪,让他现在过来见我。”
有人去通知村长,张玉坐在马车上看着外面这群百姓,纯朴的眼神不像是坏心人。
“大人,老叟便是村长。”一个满是白发杵着拐杖的老头走了过来。
“我问你,这些孩子为什么会跟着陌生人在外面受苦?他们的父母都在这吧!”
“这…”
那些孩子的父母都走了过来跪在他面前,怀里的孩子在吃东西,这几天路上除了米饭也没什么吃的。
“为什么你们会把孩子交给其他人。”
“大人,那些人都是我们的远亲,前几日说带孩子们去县城玩,这才让他们带着的。”
“远亲。”
“是,关系也挺好的。”
“这两天村长已经派人去县城找了,可是根本就没有找到。”
“大人,老叟已经报过官了,官府也四处在找孩子们。”村长也跪了下来。
这群人的话张玉也不怎么相信,不过看那些孩子都紧紧抱着自己的父母,看上去应该不会是坏人。
“你说官府派人找了,本官会去核实。”
“请大人明查。”
“以后别轻易把孩子交托给别人,没那么多好心人。”
众人叩首回应张玉,张玉让他们起来该干嘛干嘛去。
一群人上来谢过张玉,各自往家里走去。
张玉下了马车,那村长想留下张玉来吃晚饭。
“老人家,前几日来的那些人都是那里人。”
“他们都是在县城的,曾经从村子里出去的,前几日一起回来待了两天便说带孩子们出去看看,大家看都是熟人便没有多疑。”
“你们的心也太大了吧,万一他们把孩子拐跑了怎么办?”
“老叟也万分愧疚,前日便派人去了县府报官,满城都找遍了却没有找到。”
“你确定官府的人帮你们找了?”
“确定,村里人跟着去找的。”
那些假流民的领头人说是世家与官府同流合污,现在看来全是骗自己的。
为的就是让自己去京城叫人过来,制造一次误会么?这样对他们有什么好处。
张玉正在思考这些问题,外面有人进来了。抬起头一看,是几个衙役。
“大人,我们是棱县衙门的衙役,来接大人进城的。”
“你们怎么知道我在这里?”
“我们前几日就得到消息说大人快到棱县了,本来这两日是要去官道等大人,谁想这村里的孩子不见了,衙门忙着找孩子,没有人手来接大人。
刚好来村里调查这件事的时候看到有马车,一问车夫才知道大人已经到棱县了。”
“那些孩子已经回来了,我跟你们回去把拐走孩子的人抓起来。”
张玉起身告辞,上了马车,村民们夹道送别了他。
几个衙役骑着马走在最前面,不停的在交流这几日的桉子。
江平现在是文官,和张玉一起坐在马车里面。
“听那些衙役所说,这几日的桉子不少。”
“你听力这么好?”
张玉只知道外面的人在讲话,不过听不清在说什么内容。
“我的听力比一般人好一点。”江平仔细听着他们的对话。
“他们说方家那座矿在招矿工,工钱给得很高。”
“这是当然,挖矿又累又辛苦,钱少没人会去帮忙的。”
江平把他们的对话一一陈述给张玉听,都是些平时的杂事,张玉也懒得听了,侧着头自己睡觉去了。
醒来的时候太阳都快下山了,张玉看着外面还是只有草木,连城门都没看到。
“快到了吗?”张玉问道前面的衙役。
“马上就到了,再有半个时辰就能看到城门了。”
半个时辰后,张玉看到了远处的城楼。
掀开帘子,前面的衙役跟守城兵打了个招呼,有人查看了一下马车便放行了。
张玉坐出马车左顾右盼,在一家酒楼的窗口看到了江安。
江安也看向张玉,随后把窗户一关。
此刻方家的人也在某个角落看着自己吧?张玉装作看街景左顾右盼,没有看到可疑人员,但不代表没有。
“大人以后就住在官府的大院子,房间已经收拾好了。”
衙役跟张玉说到,指了指远处的一座大宅子。
“这么大的宅院,棱县很有钱吗?”
“回大人,那宅院是方家出资建盖,棱县的官员都住在那。”
又是方家,手伸得够长。张玉点点头钻回马车。
“下官恭迎大人到来。”
棱县的县令带着一群官员在门口等着张玉,张玉一下车那些人便围了上来。
“大人里面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