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凌河城此时已是强弩之末了,若不是城中之人仍旧有着顽强的不屈意志,恐怕此时此城早就在如此大势之下沦入了后金之爪中.
如今皇太极却是不急着攻城了,正如努尔哈赤所言,大明--参天大树也,欲伐树,先减其枝干!对他大金来讲,明朝毕竟已经一脉相传了三百年,在中原根深蒂固,而且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欲--则不达!若要彻底大败、彻底使这只病入膏肓的老虎彻底失去反抗能力,那就必须先拔其爪牙、减其羽翼,如此,方能成其大业!
···
皑皑的雪地里头,一支着虎虎北风的明军此时却正在向凌河畔深一脚浅一脚的移动,几辆马车还在雪地里艰难的前行,车夫不住的挥舞着马鞭,好让马儿再使把劲,遍地的旌旗随风嗤嗤作响,几面巨大的梁字大旗之下,还躲藏着几面高字的旗帜。虽然积雪满地,把道路完全覆盖上了一层厚厚的棉袄,整个人踩下去,脚丫子大半只会卡在里头,可这些步卒却怡然不惧。
孙元化看着不远处走在前面的这支不惧严寒的精锐之师,又看着自己所领的六千所谓“精锐”火器营,自己手下这群兵士,虽然训练日短,然而这并非是借口,训练日短火器运用不熟此是正理,可又岂能和雪地行军搭上关系?
他打量着前方那支蜿蜒前行的大军,其虽行军吃力,但却依然井然有序,不似自己手下的这群儿郎,人数虽少,秩序却差,行军途中怨声载道,到如今--已是落下了解难军一大截,和么狗屁的“精锐”火器营,瞧瞧人家,不最前头的解难军,便是辽东的其他部队亦是比我等迅,这些才是真正之“精锐”,我等···实在是···汗颜那!
看来自己的确不是治军的人才啊,倒不如--将火器营交予经略大人,自己还是好生研究自己的大炮吧,只有那里才是自己的才华展翅之地!一时间,孙元化眼中闪现过一丝异彩,他这个人,虽贵为巡抚大员,却喜欢研究机械,并深喑其中而不能自拔!
正当孙元化暗自走神之际,前方深一脚浅一脚行来一员校,那人远远瞧见孙元化,止住脚步,抱了一拳,朗声道:“孙大人,我家军师大人请孙大人的火器营快些!”
孙元化苦笑了一声,快?我何尝不想快些,可手下兵丁却快不起来啊!孙元化旁边的一个粗壮的将官重哼了一声,低沉着声道:“如此天气,也只有你家大人脾气古怪,好生不晓得道理,竟然还要赶路。[]”
那员校闻言大怒,道:“你这厮好不晓事,天气严寒那又如何,我上万解难军将士莫非不在此处前行乎?我家梁将军与一万骑兵已在前线与狗建奴大战数天,我等后援岂敢怠慢?”
孙元化一见两人争执,急忙摆手和解道:“不必如此不必如此,大家同在辽东为国效力,不必彼此伤了和气,事急--理当如此。”话毕,他又转向自己身边那员将官好言道:“(张)可大,你等还是多去催上一催吧,莫要让人看笑话。”
那员叫‘可大’的将官朝那员解难军传令官瞪了一眼,也不话,随即抱拳向后走去。
···
雪天步行虽辛苦,但好在下雪之前两部人马相距路程并不算远,是以凌河边上的梁涛所部终究是迎来了高亮一行。而河对岸,皇太极为了像上次明军由孙承宗所指挥之大凌河之战一般,再次一举绞杀明朝有生力量,他除了留下几路人马时刻监视大凌河守军之外,竟将不远处大凌河城外的五六万大军也悉数带到了此处。
明辽东诸军军营之中。
外边北风依旧呼呼如刀,帐内却是豪气似火。
“诸位,今日我辽东大军聚聚一堂,来日,定要他建奴碰个头破血流。”
“哈哈哈···”
“将军(梁大人)所言甚是··”
“理该是如此!”
诸营内将官纷纷大声附和,大呼畅快,这两日,后金兵丝毫没有占到一丝便宜,这倒让闻讯的其他官兵也是士气一振,胆气大增。
曾经威震辽东,闹得京师时常戒严的建奴狗贼,也不过如此嘛!有我解难,天下无难事!
梁涛也不多言,他缓缓举起一碗酒水,朝帐中诸官员道:“今日我全军在此共拒建奴贼子,我大明东北之门户,全赖诸军勉励守之。”顿了顿,梁涛淡淡一一扫过这些辽东武将或眼珠子乱转的的脸庞,然后继续道:“我梁某人,曾于圣上御驾之前大言不惭--若辽东失寸土,请斩梁某人头。”梁涛继续冷眼扫视着帐内诸将官,又道:“如今后金大炮摧坚城如朽木,不大凌河城乃我大明辽东之地,城内亦尚有数万百姓将官,事故梁某不得不救。或者在场诸位有心中怨恨梁某此举,···”
“我等不敢!”左右诸将官闻此言急忙齐齐请罪。
梁涛摆了摆手示意无碍,然后继续道:“然而无论如何事已至此,今朝--诸君既来此战场死生之地,则应置生死于度外,共效命于我华夏。若有人作战惜命、怯战畏敌,本官--”梁涛顿了顿,眼神突然严厉起来,扫视了一眼四方,“亲自斩之于前线!”
梁涛再次提升厉喝道:“诸君可知晓了?”
无论是解难军将校,亦或是孙元化的火器营兵官,还是其他原本的辽东兵官,在梁涛的威赫之下,神色均是一震。
“我等敢不从命!”
“今日,幸赖我步军行营带来百坛烈酒,时值严冬,诸位可喝上些许,且御严寒。只是,军中忌多饮,酒--只此一碗,饭菜倒是可以管饱,诸位明白?”梁涛随即温声道。
诸官员一见梁涛缓下神色来,心里也暗送一口气,梁涛身上的气势,那可都是用尸体和鲜血推出来的,威势岂能平凡?
“然而若有人不顾军纪,纵酒寻欢,斩!”一个字,虽无大声响,却是铿锵有力!
帐中诸人神色一凛,当即朗声道:“我等谨遵军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