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岸连岛之上不断溅起人的肢体,由于之前南直隶没有善战的总兵,也没有某个威望极重的官员彻底打压下明官员内部的贪墨和相互扯皮,进而能够确保作战的武器装备和粮草辎重,故而大明军队对于孔军的攻击以此次最为强烈。[]
孔军之前修建的壁堡在强大的火力面前毫无抗击之力,而无数红了眼睛的明军却驾着轻舟冲向了连岛。
孔军的型炮弹在半个时辰之后便耗尽了,之后明军便大批靠近连岛海岸。
在大量明军登上了连岛,并且打出了登录成功的旗语之后,明水军的炮声便戛然而止。
“杀!”
“杀!”
上了岸的明军迅尽可能找到自家的编制和将校,然而呼啸着散入连岛,杀向躲在各处的连岛水匪。
陈继盛眼见明军登录,当即拔出刀来厉声朝部下喝道:“各位,给老子系紧了裤腰带,杀!杀!杀!”
孔有德也算是有几分本事的人,他练的兵也算锐利,虽然常年抢劫,匪气十足,但拼杀起来却毫不含糊。
岛屿之上,明朝水师远道而来自然不可能运来马屁,而孔军在内6也不可能抢到很多的战马来组建一支骑兵,于是两支步卒短兵相接了。
一支是悍匪,一支是精兵。
主舰之上,梁涛高举着千里眼,也就是所谓的望远镜,,距离很远,虽然他的眼力极佳,但有千里眼定然看得更清晰。
这大半年来,梁涛在南京做了很多的事情,全国各地的传教士--只要是懂得明设计的,都被各地官员推荐到了南京。
传教士们极其希望得到政府的帮助,以弘扬他们的教义,于是梁涛利用他们此种心理,开办了少年学堂,挑选了三百个灾区的孤儿就学。()
也搞了很多的新鲜玩意儿,这千里眼当初由传教士带入了中国,当初弥其珍贵,如今却在南京器械厂司却可以大规模生产了。
孙元化在京畿南方招募了许多逃难的人口,青壮除了加入各处的军营,手巧的进入了其创建的火器局成为后备人才,而梁涛也于南直隶招募了许多人口扩大了南京的兵器司,其下辖的火器局、兵甲厂、器械厂司扩大了数倍,南方的经济实力好、更多的是自从梁涛南来之后杀势如雷,又抄了几百上千官绅的宅邸,故而贪墨之事大减,如今南直隶的税收大幅度上升从去年的三百万两多出了三分之二。
去年抄家出了四五百万两,可谓狠到了极,如此极大地补充了扩大计划所需的银两缺口。这也是襄王的大军众相依附的原因。
有了钱,原本辽东的各种生产便可以大幅度的投入,于是火炮、弩箭、火铳大量增产。
且不南直隶大半年的变化,且眼前。
大股的明军开始投入战场,孔军此时除了熟悉地形之外,人数优势已然被搬了过来,明军成两面包围之势,后面投入的士卒向两边包围过去,中间还有一支精锐如同一把锯子,在使劲将贼军割成散乱的几部分。
陈继盛一见形势不对头,当即吹了一声尖锐的口哨,当即孔军如潮水一般向连岛的另一头退去,在那边他们还有撤退到下一岛屿继续防守的船。
当日,陈继盛残部退到鸭岛,明军水师占领连岛。
···
九日,明水师进攻鸭岛,陈继盛再败,败退于竹岛。
孔有德无奈,派遣另一手下悍将李政明领援军三千赴竹岛增援,令遣校于耿仲明处要援兵。
耿仲明以其畏惧明军此乃调虎离山、虽攻竹岛,意在开山岛,不听调。
十日,明军强攻,不克,然而孔军伤亡近半,竹岛所部基本被打残。
当夜孔军主动撤退至老巢朔岛。
十一日,明军占领竹岛。
孔有德再度派遣校以唇亡齿寒晓谕耿仲明,耿仲明深以为然,遂调精兵四千倾巢而来相助。
十二日,明军休整。
十三日,明军佯攻朔岛。在明军强势压力之下,孔有德不得已,将守备森严的朔岛交出部分海岸线让与耿仲明军防守。
十四日,清早的太阳再次爬了起来,今天的热闹定然非同寻常啊!
多日血战,明军的这支新建的锐军经过血与火的淬炼显然更加有杀势,神色更加冷峻,眼神更加锋利,仿佛一对出鞘的刀子,整个人也更加嗜血。
宝剑锋从磨砺出,精锐必须从血水里练就。
“咚咚···”
鼓声于清晨初露,甲板上站满了各类兵种的明军士兵,有瞄准炮兵,有装弹的,有不断从船舱里运弹的,也有随时准备短兵相接的士卒。他们位置分明的排布满了一条条船上。
朔岛上,孔有德站在一处位置偏后的岩石之上,远眺明军船阵。
虽然有了耿钟明的四千人马来源援,但他却没有丝毫的安全感。
东海的这些岛屿其实地势并不险要,至少远比渤海那里的连串岛屿要平坦的多,虽孔有德在此经营了数年,但是岛上本就没有迭起的天然地势,难道你让他变出来?
更何况这些年大部分精力他们都仿佛在了劫掠之上,怎么一天到晚去忙那些挖土壕是脏活累活?便是他想,手下兄弟也不愿意啊。
远处,明军原本夜间聚拢以利防守的船阵慢慢散开来,随即,原本收缩的炮孔伸了出来。黑洞洞的狭长的炮管,弥漫着死亡的气息在此露出他的狰狞。
今日,明军先选择的突破口还是昨日的地方,也还是由孔有德重兵把守的要处。
“装弹!”
“射!”
“砰··”
“砰···”
最先射的较远射程的弗朗机炮开始雷鸣,随即,船阵开始缓缓靠近朔岛,然后登6船开始冲击。
孔有德军队死命抵挡,朔岛的地形比起其他地方来要稍微崎岖些,孔有德毕竟在此待了数年,他的军队炮火不如人,那自然只能倚仗地形了。
许多地方稍不留神便会冒出一个贼兵来,朝着明军刷的便是一箭,然而一低身,便逃之夭夭,等明军一挥而上,却又不见一个人影。
孔军虽然偷袭很舒畅,但是它的风险在于凡是利于躲藏人的凹凸之处,明军的炮火便会覆盖一遍,故而损失更大。
两军相持不下,却闻明军分出了一股偏师去了南口。
哼,终于知道吃不要下了么?我老孔倒要瞧瞧,你辽东梁这头北方猛虎到了水里是不是牙口还这么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