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凌厉中原,顾盼生姿
第十六章 玉壁攻防战
秋意浓,北方的原野被染上了一层耀眼的金黄。风吹过,茂盛的秋草纷纷翻滚起来,如同一道道灿烂的波涛。此时,辽阔的大地上,正有一匹黑色的骏马在奔驰。马背上,一展大红色披风随风飞扬,猎猎作响。
一碧万顷的天空中,有一排大雁队列整齐,向南方飞去。马背上的人忽然勒紧缰绳,停了下来,抬头向大雁望去,眼神中充满羡慕之情。
这骑马之人正是陆鸿影,此时她成为将军府函吏已有两年时间。在这两年时间里,陆鸿影借着给高澄送信之便,去了不少地方。经过种种历练,人长大了,也成熟了不少,但眉宇间的那一抹阳光之色却不曾减少分毫。
秋风迎面吹来,陆鸿影立于青天和黄草地之间,四周辽阔无边,仿佛天地间只有她一人。陆鸿影兴奋地张开双臂,仰天清啸一声,那种快乐和自由的感觉简直快要使她飞上天去。
此时正值东魏武定四年(公元546年)深秋,东、西两魏之间再起战事。丞相高欢亲率十万大军,攻打西魏玉壁城(位于今山西稷山西南)。而陆鸿影正是奉高澄之命,赶往东魏军中,做一名随军函吏,以便更加快速地向身在邺城的高大将军汇报战果。
天空中的大雁已经远去,陆鸿影又在壮丽的大自然中享受了一阵,便再次伏在马背上,向玉壁城的方向一路疾驰。
两日后,风尘仆仆的陆鸿影到达东魏军大营。负责接待的士兵是个朴实的汉子,他虽然很惊讶高大将军竟会派一个小姑娘来做随军函吏,但还是很热情地迎接了她。
这是陆鸿影平生第一次进入军营,里面的一切对于她来说都十分新鲜。一顶顶素白的营帐星罗棋布,身着盔甲的士兵们在营帐之间穿行,不时还有一些歌声从营地里传来。
“放马大泽中,草好马著膘。牌子铁裲裆,互鉾鸐尾条。”
歌声粗犷,也听不出什么调子。一首歌唱罢,响起了一阵大笑声。而后又有一汉子扯着嗓子唱道:“前行看后行,齐著铁裲裆。前头看后头,齐著铁互鉾。”歌声也是同样的难听至极。陆鸿影不由自主地笑出声来,但不知为什么,身上却有一股澎湃的热血渐渐上涌。
陆鸿影在营地里溜达了一会儿,却并没有见到多少士兵。听说高丞相此番出征,一共带了十万余人,这大白天的,人都去哪儿了呢?陆鸿影随便询问了一名士兵,那士兵将陆鸿影带到营地之外,用手指着远处道:“他们都在那里挖沟呢。”
“挖沟?”陆鸿影疑惑地看去,果然,只见大队人马都集中在前面,一个个拿着铁锨和铲子正在卖力地掘地三尺。陆鸿影大惑不解:“这是在做什么?”
那士兵笑了笑,向陆鸿影解释起了原委。
原来这并不是高欢第一次攻打玉壁城,早在四年前,高欢就曾率领大军来攻打过。那是东魏兴和四年的时候,高欢亲率大军从汾、绛两州进入西魏,扎下四十里连营,意图全取西魏河东地区。高欢踌躇满志,本以为胜利在握,岂料竟然连续攻打了九天,都没能撼动玉壁城分毫。就在攻城的第九天,天上突然降下一场暴雪,东魏军队准备不足,缺衣少食,导致大批士兵被饿死、冻死。而后方的粮草一时间又供应不上,因此无奈之下,高欢只得下令退兵。
有了前车之鉴,这一次高欢不打算贸然强攻了,他提前准备了许多计策,想用最小的代价拿下玉壁城。而“挖沟”正是计策之一。
四年前,西魏弘农守将王思政为加强防御,镇守河东,在地势险要的玉壁修筑起一座城池,名为玉壁城。这座城池直面东魏晋州西南边境,距高欢所居住的晋阳仅有七百里路程。玉壁城筑于汾水下游南岸,北临汾水谷地,西为黄河,东为涑水河,三面皆是黄土断崖,只有南侧有道路可与外界连接。
城池矗立于河流冲击而成的黄土高台之上,是一道天险。城内土地肥沃,富产粮食,能够满足军需民用。对于西魏而言,据玉壁则长安无忧而坐望晋阳,对于东魏而言,得玉壁则晋阳无虑而长安可下。对于这样一块兵家必争的宝地,高欢岂有不动心之理?况且现下玉壁城在西魏手里,这就等于是在高欢的家门口大张旗鼓地修了个贼窝点,若是不拿下此城,他便日日如芒刺在背。
因此,准备了整整四年时间,高欢又领着大军兵临城下了。这一次,他是志在必得。
由于玉壁城的水源仅仅来源于北面的汾水,于是高欢下令让士兵们在汾水边上开挖河道,意图引走水流。高欢断定,若是玉壁城断绝了水源,则城中必定大乱,而玉壁这道天险也将唾手可得。
士兵们觉得这是一条妙计,因此都十分卖力。在众志成城地努力下,汾水竟然在一夜之间改道,绕过了玉壁城。
高欢十分满意,因此便坐在帅帐之中等待好消息。岂料等了几日,对面的玉壁城竟然一点动静也没有,平静如初,丝毫不见乱象。高欢大疑,急忙命人前去打探。原来高欢只知玉壁城取水全部仰赖汾水,却不知城中的地下水也极为丰富。玉壁城守将韦孝宽见汾水改道,便命人在城中凿井取水,很快,断水的问题便得到了解决。
那韦孝宽是玉壁城的筑造者王思政的接班人,四年前,王思政因成功击退高欢被升为骠骑大将军,而后调任。临走前,他向西魏丞相宇文泰推荐了一人接替他镇守玉壁城,那人便是韦孝宽。韦孝宽虽然年纪轻轻,但是战功卓著,深得宇文泰信任。此次出兵,高欢本想猛攻玉壁城,引宇文泰挥师来救,这样便可围城打援。可谁知宇文泰接到东魏大军围城的消息后,竟然不发一兵一卒,由此可见,他已将西魏的大门全权交付给了韦孝宽。
断水之计行不通了,高欢又想出了第二条妙计。他命士兵们在玉壁城南侧用黄土堆成山丘,这样便可居高临下,一鼓作气冲进玉壁城。前几天,士兵们辛辛苦苦挖的河道没有派上用场,这次可是扳回一局的好机会,因此人人都憋足了一股劲儿。
这一日,士兵们都在忙活着“堆土”,但有一名眼尖的士兵忽然发现了对面城楼上的诡异举动。士兵们纷纷爬上山丘,只见玉壁城的城楼上人头攒动,那些西魏士兵们扛着一块块的大木板,正往城楼两侧的两座塔楼上堆。
看了半晌,士兵们恍然大悟,原来对方见到自己堆起土山,便开始加高他们的塔楼,以防在高度上失去优势。
“娘的,那群关中人还挺聪明!”士兵们纷纷骂了起来,开始加快堆土山的速度。但他们毕竟是从地面上堆起,而人家却是从塔楼上往上增高,就算再怎么拼命也高不过人家。而且,当西魏士兵将塔楼加高后,但凡看到东魏士兵爬上土山,就向他们射出乱箭,投掷石块。两军还未正式交手,东魏士兵便已经伤亡不少。因此,这“堆土山”的妙计,也失去了作用。
高欢阴沉着脸,又祭出了第三条妙计“钻地道”。既然士兵无法从高处冲入城中,那便从地底下走吧。于是当即下令,开挖地道十条,直通玉壁城门。士兵们得到命令,只好又挥着铲子日以继夜地挖。高欢带来的这十万士兵自打到了玉壁以来,还未与敌人交战一场,就先做了好几天的壮劳力。不过这也怪不得高欢,他这几条计策本来都是能够以智取胜的好计策,谁知却偏偏碰上个韦孝宽。这韦孝宽就好像是高欢天生的克星,高欢道高一尺,他总能魔高一丈。
当地道全部挖好后,东魏士兵兵分十路,同时钻入地底,像土拨鼠一样在黑暗狭窄的地道里潜行。但是他们做梦也没想到,西魏士兵们早已在地道的中间横着挖了条沟堑,将地道拦腰截断,并在出口处恭候多时。韦孝宽还让人在地道口堆积了许多柴草,用火点燃,然后用皮排拼命往地道里鼓风。
地道里十分黑暗,眼不能视物,等到东魏士兵们闻到刺鼻的异味时,才发现大事不妙。一时间,蜷缩在地道里的士兵们乱作一团,只是地道里很是狭窄,移动十分不便,人到了危急关头,又岂能从容有序的撤退?伴随着滚滚浓烟,地道里的景象如同人间地狱,士兵们嘶喊着意图逃命,但许多人挤在一起,最后也只能相互踩踏。少数侥幸从出口处钻出来的东魏士兵一踏上地面,也立刻被对方的人马包围,然后乱刀砍死。
一片混乱过后,那进入地道的十路人马竟然只有寥寥数十人幸存了下来。其余的人不是被浓烟呛死,便是被自己人踩死。
“遁地”之计又失败了,东魏军士气大跌。若说原先的“断水”和“土山”仅仅是双方人马在策略上的交锋,那么这一次高欢却是结结实实地收获了一次惨败。陆鸿影待在军营里,情绪也随之跌入谷底。之前粗犷嘹亮的歌声早已不在,取而代之的则是伤兵们接连不断地喊痛之声。
莫非这一次又要输了么?她忍不住这样想。
低迷的气氛在军中蔓延开来,但高欢却仍然不想放弃。他将自己关在帅帐中一日,然后又下达了一道命令——制造冲车。
冲车也叫“对楼”,车辕由铁打造,体积庞大,是撞击城墙的利器。士兵们站在冲车上,用身披铁甲的战马拉动车身,猛地撞向玉壁城的城墙。只听“哗啦哗啦”几声,城墙竟被撞下一大块来,连城门也歪斜了。
此次攻城,高欢亲自上场督战,士兵们看到冲车奏效了,又见丞相亲临,一时间士气大振。冲车不断变化着方向,不一会儿的功夫,玉壁的城墙又损坏了不少。高欢看得连连点头,心情终于舒畅了一些。
岂料一个时辰之后,高欢脸色骤然大变。只见玉壁城的城楼上忽然垂下几张硕大无比的白色东西,那东西覆盖在城墙上,冲车撞到它,力道竟如泥牛入海,消失无踪。高欢定睛瞧了半天才发现,那白色的东西竟是几张布幔。那布幔是韦孝宽命人迅速特制出来的,又厚又大。冲车冲到哪里,布幔就移到哪里,以柔克刚,竟然让冲车的威力大减。
高欢气得眼前发黑,可他毕竟是经历过无数大风大浪的人,见此情形,急生一智。他吩咐手下将领道:“速去准备长竹竿,在竹竿顶端绑上松香,以火点燃,伸到城墙上去给本相烧了他那几块烂布!”
几日之后,竹竿备好,高欢又发动了一轮攻击。士兵们先驾着冲车冲到城墙下,西魏士兵又垂下布幔。这回,东魏士兵们拿出早已准备好的长竹竿,点燃顶端,伸到布幔上去。转眼间,浓烟滚滚,冲天升起,布幔被迅速烧掉,后面的城墙露了出来。
就在高欢哈哈大笑,以为此计得逞时,韦孝宽又带着将士出现在城楼上。他们人手一柄长钩,只要一见到燃着火的竹竿,便伸钩去割。被割掉松香的竹竿瞬间就没了用武之地,韦孝宽又将一张新的布幔垂了下来,末了,还赏给东魏士兵一个轻蔑的眼神。
“冲车”之计也行不通了,高欢犯起了倔脾气,不拿下玉壁城,活剐韦孝宽,誓不回朝。经历了四计连败,高欢决定使出自己的杀招——焚柱之法。
所谓“焚柱之法”便是指先挖出几条通往对方城下的地道,将地下的泥土掏得十分松软,然后用木头柱子支撑起来。等到地道完成后,放火烧掉柱子,使地层塌陷,城墙倒塌。此计可以说是一条绝佳妙计,当年高欢率兵起义,攻破邺城时,用的便是这“焚柱之法”。
地道都是现成的,可以再拿来利用一次。只是当众将士清理地道时,从里面抬出的一具具被烟熏成黑锅底一样的尸体,却让大家感受到一阵悲痛。如果此计再失败,他们岂非是白死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