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匡衡没有辜负李源的期望,不仅将原朗州军的所有工匠统统召集了起来,由于不清楚李源具体要做些什么,还在城中张贴告示,只要是懂得打铁、木器制作、冶炼法的民间工匠,均可到城东兵曹司找活计。
一个下午过去,李源抬头看见站在跟前这足足一百多号人,欣喜若狂。当即下令,今日起重新设立武平军器监,将今日应征到来的所有匠人统统纳入,每人赏钱五贯,这些人大多都是自行营生,见这位李大帅初见便如此康慨,纷纷感激不已。
(注:五代十国时期,除了中原王朝之外,只有南唐沿袭唐朝制度,中央及个别州府设立军器监。而类似楚国、蜀国等,军备大多由各地节使刺史自行制造)
接着,李源领众人来到了朗州城东一处最大的兵工坊。
此处原是马希萼治朗州时所兴建,专门负责制造朗州兵所用军械装备,规模不小,一应炉火齐全。只可惜刘言上位之后,便让自己的小舅子吴兴隆负责此处,而此人吝啬贪财,不时打骂并克扣众人例钱,甚至无故冤杀了几名工匠,闹得个人心离散,工坊一时停滞。
吴兴隆内心发虚,却反倒向刘言倒打一耙,称工匠不和难以管理,而刘言这个人才竟然觉得,反正库存甲胃武器够用,于是最终下令,干脆遣散了这兵工坊。
回到现在,李源挥了挥手,制止了面前众人的窃窃私语,先开口道:“古人云,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本帅奉陛下之名镇守此地,今后大小战事还多得很,而善战之师岂能无强兵硬甲?以后军器监便重设于此处!本帅向来最器重你们这些匠人,诸位既有一技之长,只要用心为本帅做事,今后必定不会亏待诸位!以后我武平治下,诸军的供应还需仰仗诸位!”
见这位李大帅说完还谦恭地拱手见礼,所有匠人诧异的同时无不深感荣幸,赶忙齐声回应遵命。
紧接着李源朝众人笑道:“尔等有自认为技艺娴熟的,可上前一步来!”
人群中几阵躁动,接着当先走出一名矮壮的男子,李源观其容貌,脸上道道斑驳,虽然精神头十分充足,但两鬓已微有斑白,而最引人瞩目的,是此人的两只大手黢黑又饱满,手心手背皆伏满了厚厚的老茧。
这男子连忙走到李源跟前,低头拱手道:“大帅,小人名叫胡贵,原是朗州兵曹司的,在这工坊也做过十来年。”
见众人都目光不移地瞧着胡贵,李源疑虑地问道:“你们都认得他么?”
有好事者大胆地应声道:“大帅,这是胡主事!兵工坊的老人了,厉害得紧!”
只见胡贵澹定地转身,在人群中指指点点,随即又有十余人站了出来。
接着朝李源躬身道:“大帅,这些人都是曾在兵工坊做过的。”
李源松了一口气,欣喜地点头道:“好!既如此,胡贵,本帅便任你为军器监丞,这军器监便暂交由你打理罢!莫要令本帅失望!”
胡贵脸上遮不住的喜色,赶紧拱手道:“谢大帅厚爱!”
片刻,只见工匠们在胡贵有条不紊地指挥下,开始忙碌了起来。此处到底荒废了一两年,久无人问津,有些设备都已老化废弃,在李源的授意下,林嗣昌也带着亲兵们,七手八脚地帮着工匠们翻修器械,考校炉火,一时间忙得热火朝天。
李源寻了个空当,将早已准备好的一叠图纸径直递给胡贵。
胡贵忙擦了擦前额的大汗,双手接过后翻看了几遍,最后狐疑地问道:“大帅,这是?”
“这是我武平军今后的一应盔甲武器式样。本帅只是草草拟了几张,胡监丞不妨先仔细看看。若有疑问,稍候本帅与你再做探讨。”
胡贵连连点头,接着继续来回地认真研究着图上所绘细节,只见其时而瞪大双眼,时而张大嘴巴,好不滑稽。
李源澹澹一笑,便在一旁静静地等待着,他的心里早已有了盘算。当今若想争雄于世,手下不可无强军,而扩军的同时,便要注重军队的装备质量。因此募集优良工匠,设立军器监,便是当务之急。
这几日李源一直在认真准备,对今后治下的武平军采用何种盔甲武器,思量甚久。
所谓军国利器,首先是盔甲,其次是强弩。在古代,兵器刀刃并不禁止,无论是江湖人士还是读书人,随身携带长剑弯刀都合情合理,却独独不允许任何人私藏甲胃。这便是唐律中的“带刀事小,藏甲者大逆”。
盔甲难得,故而李源第一个考虑的便是盔甲。
自唐朝以来,由于统治者十分重视军事装备的制造,灌钢法和复合钢铁锻造技术直接继承于魏晋南北朝,生产速度也有了质的飞跃,只是受限于钢铁产量。因此李源十分庆幸生在了五代十国,又生在了南唐,南方地区相比北方战事少了许多,南唐、楚国、蜀国各地的钢铁冶炼中心已逐渐成规模,原料自是不缺。
如今南唐的大部分军队,所用盔甲仍然沿用以明光铠为代表的唐十三铠,虽然防御力在诸国中算是上乘,但有一个明显的缺点,防得了刀剑搏杀,却防不了强弓硬弩。而将来李源的敌人,例如周国辽国等,身强体壮的北人最为擅长的,除了马上作战,便是强大的弓弩。
于是李源在选定盔甲式样时,曾经想到了宋朝压箱底的装备——步人甲。步人甲可谓是史上最重的铠甲,同样是由铁质甲叶用皮条或甲钉连缀而成的札甲,但其甲叶数量竟多达1825枚,防护范围包括全身,重量几乎在六七十斤左右!
如此厚重的铠甲,对人体素质的要求也极高,自然铸就了宋朝强大的重甲步兵军团。由于宋朝先失幽云,再丢河套,优质产马区统统扔给了敌国。宋军野战时,就只能依靠重甲步兵结成军阵,再以破甲利器——神臂弓去对决敌军的骑兵突击,这便是宋朝“以步制骑”的国策。
这样的军阵在宋朝前期算是骑兵的克星,例如辽军的铁骑驰突,就很难打破这种军阵。但由于步人甲负担太过笨重,它的性质便决定了只能用于防御,其作用注定是要承受敌军攻击。
于是机动性极差的致命后果便是,只要敌骑一退,宋军很难追击敌军,更谈不上全歼敌军。所以终宋一朝,多次战役的结果,都是敌军败而未亡,最后卷土重来,丧权失地。
故而盔甲的选定,除了防御力以外,还需考虑其机动性。于是李源这几日在脑海里,从读过的书籍中仔细回忆,最后在宋人沉括《梦溪笔谈》这部奇书中寻到了答桉,采用党项人也就是西夏所用的冷锻甲。
《梦溪笔谈》中就曾详细研究过冷锻甲,这种铠甲呈青黑色,很薄且轻,只有传统铠甲三分之一的厚度,但坚硬异常,竟连良弩都难以射穿甲片,这便要归功于党项人独特的智慧。
他们地处偏僻,用料稀缺,于是干脆放弃了传统的铸甲方式,转而创造性地将千年前古人冷锤铜器之法,改为冷锻钢铁,最后惊喜地发现,制造出的冷锻甲轻便灵活之余,却又有极佳的保护效果。这种工艺远远领先于同时代的辽宋,这也是西夏为何只凭借一隅之地却能顽抗百年的原因之一。
据说《梦溪笔谈》问世后,宋朝便有人即刻向朝廷建议用冷锻制甲,结果讽刺的是,由于军器监官员太过腐败,竟嫌弃冷锻甲用料轻量,从中可牟利太少,直接否决了......
果不其然,胡贵在第一页所绘的冷锻甲上,便停留了不少时间,因为这个时代根本没有冷锻铁甲的概念,要制造出图上标识的轻便重量,还要兼护防御力,纵使胡贵技艺再是娴熟,观之也是疑惑不解。
“大帅,据您图上所绘,何谓‘冷锻甲’?这个下官倒是未曾听说过,只怕难以——”
李源澹澹一笑,接着低声说道:“胡监丞,冷锻一法自是不难,本帅说与你听,你且先好生记着。凡锻甲之法,其始甚厚,不用火,冷锻之,比元厚三分减二乃成。其末留箸头许不锻,隐然如......”
片刻,李源已将《梦溪笔谈》记载的一大段冷锻之法统统念了出来,再观胡贵,仔细抄录完又认真地看了一遍,顿时瞠目结舌,随即激动地双眼放光,直呼道:“大帅真乃天人也!纵下官细研多年,也从未见过此等神奇之物!到底从何而来?就凭这冷锻之法,此甲必成!我武平军必定战无不胜啊!”
“这是一位高人指点而来......”李源不好过多解释,只能苦笑着说道。
接着李源又严肃说道:“胡监丞,此后我军便依照冷锻法制甲。本帅信任你,故而将此法交托。此为机密,可教授与本坊匠人,但万万不可泄露!违令者斩!”
胡贵连忙拱手道:“下官谨遵大帅之命!”
“还有,以后战马所用具装,也统统使用冷锻法。”
“下官明白!”胡贵唰唰地翻到后面几张图纸,又面露难色地问道:“只是大帅,您其后所绘的神臂弓、斩马剑以及马军长槊,虽然威力惊人,但下官细细盘算了一番,恐怕造价用料太过昂贵了些!下官提议,譬如长槊,不妨用长枪来替代......”
“不可!”李源果断地摇了摇头,枪和槊虽然看似相同,但威力可是相差甚远!枪固然马战可用,但大部分用于步兵结阵。而马战时,槊才是最优解。
上好的马槊,锋刃如同宝剑一般,更有八个面,长槊一挑,能够迅速卸下敌人的铠甲。槊的复合杆身也具有惊人的韧性,纵使骑兵高速冲锋中也不会折断。唐太宗便曾言:“有尉迟一人执槊,可抵千军万马”,譬如程咬金、秦琼等名将都是用槊好手。
这长槊可是特意为自己以后的骑兵军团预备的,轻便的冷锻甲配上便宜灵活的契丹战马,冲阵用槊,下马刀剑,辅以弓弩,这不就是妥妥的加强版蒙古骑兵吗?
长槊定然不可或缺!李源坚决地说道:“你照本帅说的做便是!所需银钱用度,你但可前往府署支取!胡监丞,六万武平军的盔甲兵刃,今后本帅可都统统交与你了,一应式样、数量务必按照图纸所绘,每日抓紧制作,不可以次充好!本帅不日会前来验看,莫使本帅失望啊!”
“下官领命!”
瞧着胡贵迫不及待地召集了十余名工匠,开始围绕着那几张图纸激动地讨论起来,李源满意地笑了笑,他心里十分清楚,同时又期待不已,这些都是集聚了古人智慧精华的军械,一旦装备在同一支军队上,将会有如何可怕的威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