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素素是炙热如火,虽说在城里的道观修行,却是隔三差五来到府邸陪伴许妙娘,态度相当的热情奔放。
两位美人心意,连许妙娘都能看出来,几次对他说要做出选择,却不能让别人空耗妙龄好年华,毕竟夫人只能是一个,侍妾又有些委屈了别人。
“行了,有些事你自己看得明白,为了人心聚散也应该早做决断。”李慕白的话等于催促李易,也等同断了李鸣的继承之路,毕竟亲子比侄子重要。
“平乐一地的冶铁便如此发达,我看夔州路也有大型铁矿,可以扩大开采,能够紧靠大江,充分利用水利,无论从人力上还是成本上,都有很大的推进。。。。。”李易明白人心聚散的意思,他的婚姻不仅是个人的事情,还关系到方方面面的人物,对他的事业有着极大影响,才转变了话题。
李慕白心下叹息不已,暗道李易的脑袋中,装的都是什么?真是妖孽。
在火井县呆了十余日,即将元旦,李易才回到成@都府华阳县,回来便与叶知秋商议自己的想法。
叶知秋听完李易就各项改良的法子,不禁笑道:“学士,还有几天便是元旦,是不是操之过急了。”
李易愕然,笑道:“是有点急了,但时不我待,这些年来我闲暇时的心得,全部都拿出来,让书吏们年后编撰归类,能用在书院的就用,各项法治条款,咱们再商议完善,寻军州试行。”
叶知秋无奈摇了摇头,道:“也罢,就随了学士意思办。不过,上次我提的事,学士可曾考虑?”
“什么事?”李易怔了怔神,有些不解地望着叶知秋。
叶知秋一阵无语,瞪着李易道:“如今,学士坐镇蜀川,居上游虎视京湖,结群山掌控关陇,人心所向、人心所在,唯缺阴阳调和,成龙凤祥泰方能固人心,成大业。”
李易心下明了,看来不说李慕白急了,连叶知秋也下了最后通牒,想想两位女子如何选择,实在让人伤脑筋啊!
叶知秋毫不介意李易神色变幻,却淡淡地道:“学士良配首选蜀川名士家的小娘子,其次在豪强中择偶,最后嘛!”
话没有说完,李易的眼神很鄙视,尽管他知道叶知秋持重而论,作为他已经隐隐成为一方诸侯,不仅要面对强悍的蒙古人,还要应付心有不甘的士人,首要的是收拢蜀川人心,士人之心最为重要,能够通过婚姻与蜀川士人建立良好关系,的确是上上的策略。
“你有合适的人选?”他充满戏虐地反问,叶知秋明显把南玥和宫素素排列在第三等级。
叶知秋眉头轻抬,似乎不在意李易目光,轻声道:“成都名士多家有女,学士可一一选之。”
李易沉默良久,颇为幽怨地瞪了眼叶知秋,继而轻轻叹道:“你还不知道我所想?”
“南尚言和宫道长的确是绝代,只是还要学士自断,不能再犹豫了。”叶知秋并没有否决,而是请李易速速决断。
“尽早不尽晚,明白。”李易白了眼叶知秋。
“双管齐下,善莫大焉。”叶知秋心情不错地笑了。
“对了,攻伐巩州战事策划如何了?”既然婚姻大事有了定论,李易的心思转到了战场。
这段时间来,蜀川大军不断整编修整,在边地要害囤积粮草,就是为了发动大规模战役,拿下巩州为当前首要目标。
“正在策划,相信很快就有定论。”叶知秋负责制定计划,有些事情不用李易亲体力行了。
“我想了想,认为不要太大了,这次主动出击范围限定,只是拿下巩州,暂时不要夺取凉州和永兴军。”李易斟酌着语言说道。按照原有计划还要拿下西凉府,在他近来考虑时有点出脱,认为西凉是阔端的封地,永兴军也是关中大镇,两处真的拿下来的话,恐怕会引起蒙古人强烈反弹。
“嗯,学士所虑是极,我们暂时无力北上,精力先用在下游最好。”叶知秋很赞成李易主张,当时他对这个动议就有些犹豫,毕竟蜀川刚刚拿下来,不宜和蒙古人硬拼。
李易眉头微蹙,听出叶知秋话里有话,不由地说道:“看来先生对下游很感兴趣。”
“呵呵,这个待会再说。”叶知秋双眼闪过狡黠的光芒,慢悠悠地道:“拿下巩州不过是外围缓冲,兼顾养马的地界,岷州也是事无不可,只是宽度定要把握得当,决不能引来路人的主力,让我们不得休息。”
李易默默地颔首,经过连年的大战,蜀川百姓流离失所,虽说成@都府路、潼川府路乃至夔州路安稳下来,生产仅仅是恢复了点,并没有到战前水平,这个时候和蒙古军决战,似乎有点太早了些,左右都不是划算的生意。
“再给学士十年休养生息,或许能够决胜天下。”
李易不经意地笑了,再过十年不过三十余岁,正是精力旺盛的好年华,他压根就能耗的起,当下说道:“先生,在陇右养马,等同于在虏人眼皮底下啊!”
这还真是个大问题,陇右多山不假,巩州却是处处平川草场,对于马军犀利的蒙古军来说,是绝佳的战场。
“这个就是后话了,只要有相当的威慑力,他们会谨慎用兵的。”叶知秋毫不担心蒙古军反击,那场大败真是伤筋动骨,要说那么快反击几乎不可能,充其量也就是骚扰。
“学士,现在要考虑的是汪世显,此贼手里依然有上万精锐,经营巩昌地面多年,可不是容易拿下的。”
李易点头称是,沔州之战重创蒙古军主力,却依然没有达到全歼的目的,汪世显逃脱回了巩州,依旧有不弱的力量,想要以客军随意拿下来,还真要历经恶战不可。
“不过,汪世显倒不用太多关心,不过是冢中枯骨,关键是学士能否占据大义。”叶知秋的话题转了回来。
李易的心咯噔跳了下,谨慎地问道:“何为大义?”
“学士早就明白,何必再作态。”叶知秋淡淡地笑道。
李易没有回答,双眉紧锁自言自语道:“何时最好?”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