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
话说陆国元与青衣老者罗吉在嘉兴的府衙内正在谈论辽东的战事进展时,一名革命军军统将士秋蝉携着张明的礼物前来拜会。这个礼物便是张明命匠人特制的两杆遂发枪。
赶在此时给陆国元送礼,张明自然也是有些深意。一来是因为革命军刚刚收复了青州,未免关系闹僵所以表达下自己的歉意。而来是因为他二姐独自随着陆国元远赴江南,为了她的安全着想,便送一杆遂发枪,以便二公主在紧要关头可以自保。
至于表面上说的庆贺陆国元攻下江南,击败郑辉,只不过是冠冕堂皇的政治说辞而已!
在秋蝉教会了陆国元与二公主使用遂发枪后,便准备回太原复命,而二公主则拉住他,询问了一些家里的近况后,又准备了一些江南的特产给家人与孩子们带回去,也算是回礼了。
直到秋蝉走后,陆国元依旧还深陷于这杆遂发枪上。他已经连续试了五枪,就其威力与操作性来说,确实又是一件神兵啊!
青衣老者罗吉则是面无表情的说道:"还真是想什么来什么啊!"
陆国元把玩着手里的遂发枪,没有抬头的说道:"有了此物,我们青州军也一样可以与革命军那般无敌呐!"
青衣老者罗吉闻言,叹了口气说道:"是啊!可惜我们没有,子明以你的武艺能避开弓箭,可能也避开这遂发枪。"
陆国元听到这话,心里一震,接着有些皱起面孔,有些消沉的说道:"不能!这遂发枪所发射的铁丸已近急速,但听巨声却不见弹丸,人力是避不开的。"接着他也叹了一口气说道:"老师,你说我这小舅子心里装的到底是什么,这样的神兵都制得出来。"
青衣老者罗吉没有说话,而是面露无奈的摇了摇头。
而此时却听见屋外又传来一声"啪!"的巨响,陆国元与青衣老者罗吉赶忙起身走到院中查看。
原来是二公主李蓉正在院里试枪呢,只见遂发枪巨大的后坐力将二公主顶的倒退了几步,握枪的手也被震得直发麻,要不是她也是练家子,体格强壮,说不定这一枪便要将她击倒在地了。
她兴奋的看着手里的遂发枪,仔细的摸索一阵后,便将其小心的裹了一层缎子放入了枪匣内。
看着这一幕,陆国元无奈的摇了摇头,便又转身回到了屋内。
这些日子来,江南已经有一半的城池被收复,想来不到年关便可以平定整个江南了。
对于陆国元来说,当务之急还是要寻到在水上游弋的五万江南军,若是不解决掉这个心头之患,他又怎能安心呢!
而此刻远在西北的陇右军在李清的率领下已经越过祁山朝着蜀州最北境扶州开进,整军十五万人,五万骑兵、十万步兵。
叶正平在查探清楚敌情后,也一时间陷入了沉思。陇右军原先总计十万人马,此时的十五万人,应该是有新招募的五万士卒。但是十五万已经是陇右的极限了,难道这李清也要学陆国元赌上身家性命,不占蜀州不罢休吗?
不!不!不!李清绝对不是这样的人,这些年他龟缩陇右不仅因为投鼠忌器输不起,还证明了他的贪心。
李清是贪婪的,得到的东西绝对不会轻易舍弃。但是现在他竟然不在陇右留下一兵一卒防御吐蕃,而是倾巢而出,直扑蜀州。
那其中的原因怕是只有一个,李清与吐蕃只见达成了什么协议,又或者双方直接勾结图谋蜀州。
叶正平是个明白人,陇右军舍弃陇西敢进犯蜀州,必然是有其依仗的,这个依仗最大的可能便是吐蕃。
虽然叶正平想到了这一点,但是他不清楚吐蕃会不会直接出兵干涉蜀州与陇右的战事。若是不出兵,只是提供一些粮草辎重之类的援助,那事情便好办了,他只要击溃了陇右军就行。但是若是吐蕃也直接出兵干涉,从蜀州的西侧进犯的话,他便需要做好准备,两线作战。
害怕吗!不!吐蕃与陇右还不会让叶正平感到害怕,他只不过是觉得麻烦而已!
为了探清吐蕃人到底会不会直接出兵,叶正平派了几股探马前往雅州、黎州、恭州三郡,将发现与吐蕃有关的信息全都记录回来。
目前蜀州军只有十万人的规模,在原先七万郑州军旧部的基础上又征集了三万新兵,之前保卫蜀州、抵抗突厥时的人马早已全部就地解散。这主要还是因为叶正平想要让蜀州休养生息几年,积攒些实力的缘故。
五日后,李清已经率领着十五万陇右大军越过了怀道城,距离进入蜀州不到一日的功夫。而此时叶正平从派出的探马回馈的消息看来,这吐蕃人确实是准备直接干预蜀州事宜了。
在黎州境内这些日子里多了许多陌生面孔,许多都是吐蕃人,这些吐蕃人并非以往与蜀州进行贸易的商人,而几乎都是青壮。而且吐蕃商人近期的贸易也在大大减少,许多货物都被囤积在了与黎州交界的康定城内。
这些吐蕃人青壮应该是吐蕃的前哨或者探马,伺机准备破坏黎州的守备,而那些物资应该便是为吐蕃人进犯蜀州准备的。
既然明白了他们的意图,叶正平自然便要采取一些措施了。当下来看只要先期在黎州挡住吐蕃人,再寻机击溃李清的陇右军是为上策。
但是他现在不清楚吐蕃到底准备了多少人来攻伐黎州,看来只能先下手为强了。
叶正平就是这点上让人佩服万分,在遇到危机的时候,他选择的不是坐以待毙或者固守待援,他选择的是先下手为强!
既然吐蕃人在康定城内集聚了大量的粮草辎重,那便先断了你的粮道。叶正平集结了一支两千人的军队,全部轻装简行,除了武器之外只携带了猛火油等易燃物,朝着黎州出发,协助黎州守军毁了吐蕃的粮道。(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