㈢小宇宙围绕大轴心
宇宙母球爆炸后,喷发出无计其数的明物质以烟、尘、火、气等状态向各个方向飞射。待分级喷射力也减缓以至消失,被暗物质冷却后的明物质逐渐以火、冰、土、石、金属等形态显露出来并成为星体。众星体在保持一阵惯性前行之后逐步稳定下来,向失去推动力的方向倾斜、旋转,随后带出一股旋转风,形成柱状黑洞。黑洞吸收多余气体,使明物质的实体更加鲜明。黑洞继续旋转,进而从两端给星体吸力或推动力,促使众星体以此黑洞为轴进行公转。
一级爆炸后,各星体的形状极不规则,还有很多大块头,以片、条、块状等各种形态出现。当它们的转速达到一定程度时,又开始燃烧、压缩,直到中心也被气化后便形成二级乃至更多级的分级爆炸。由于分级体为多种形状,所以再次爆炸后的小宇宙大多保持了原来的形状。每次分级爆炸,都会产生一个小宇宙星系,也会像母球一样生成小黑洞。星系团里的星体在自转的同时也围绕小黑洞轴公转,当然无论分为多少级,无一例外地都要在大公转之中。
大质量的恒星定位之后,会以其独特的吸引力粘住部分行星围绕自己运转。
分级爆炸之后产生了角度,使部分星体的轨道形成交叉,相互产生碰撞。撞击结果是分裂甚至碎裂。分裂后的小星体很多也会被较大星体俘获成卫星。一些被撞碎的还可能形成行星的环状带。个别的则成为散漫星体作为彗星在太空中游荡。
分级爆炸完成后,随着爆发力的消失,众星体开始旋转。星系中所有星体的旋转风联合起来会使轴心形成黑洞。但个体风相互连成一片、融为一体需要一定时间,形成密闭黑洞更是缓慢的事。在黑洞未完全闭合前仍会存有裂缝。裂缝里则是宇宙形成前的阴冷世界。银河裂缝很可能正处于这个时期。
银河系是由上亿颗恒星带着众多行星组成的大家族。它的中心黑洞在形成之初便开始吸收气体,让太阳类的恒星得以光芒四射。
太阳的热能和光亮照射了周边的多颗行星,这些行星以太阳为中心确定了一个较为固定的公转轨道,形成太阳系,组成宇宙中的家庭细胞。其中就包括地球。
地球与太阳距离适中,温度适宜,逐渐诞生、繁衍了生物。可一旦随着太阳在银河系的公转中走到那条裂缝区间时,惨状就发生了:那里黑暗无比,又寒冷得出奇。就连太阳之类的星体也像猛地掉进冰窟里。所有的光芒被阻断,所有的热量被吸收,地球会像突然失去母亲的孤儿一样,曾经的温暖被剥夺,持久的严寒令地表开始结冰。
这条裂缝与整个银河系相比虽然不大,但对地球来讲,这段路实在是太长、太艰难了。地面上所有物质全部结上了冰,就连海洋也冻到千米之外。地球上的生物不见了,哪怕是力量最强大、最富有智慧的统治性动物也无影无踪。只在三千米以下的海洋靠近火山口附近还存留一些生物,下一批地球的生命或许会从这里重新繁衍开来。
待裂缝终于走到尽头之日,太阳的能量重又照射到地球上,地球开始复苏。
这就是进入冰河期的状况。这是太阳带着众行星绕银河系一圈必然要经的一段艰辛之路。在最初银河系星团较为紧密的时候,地球上的冰河期几亿年就有一次。随着黑洞逐渐形成,内部吸力和外口推力均增加,令银河系里数十亿颗星体渐渐扩散开来,裂缝略见缩小。现在,每次冰河期的间隔大约相距十几亿年。以后,随着星体的继续扩散还会再延长循环时间,冰冻期的时间也相应缩短。待黑洞完全密闭之后,裂缝也会随之消失。
刚开始的地球非常笨重,而且极不规则。经过无数次的被撞击之后,它的份量小了很多,质地也密了许多。最后一次大的撞击是把它旁边的一个犄角撞掉了,这使它自身分离出来一颗小星体。这颗脱离地球的星体欲离它而去,却又被它的引力牢牢吸住。地球从此把它当作自己的一颗卫星,与它相生相伴。那颗卫星即是月亮。
没有月亮之前,地球自转速度很快,地轴也不固定。有了月亮之后,被它分出一定的引力。月亮也以母体赋予它的本能吸引了地球上的潮汐,于是它们相互稳定了。地球绕地轴均衡自转,自转一圈即为一天。月亮除自转外,还花费一个月的时间绕地球公转一周。并且还跟着地球绕太阳公转,转一圈就是一年的时间。太阳系又围银河系旋转,同时也在宇宙大主轴的推力中。
银河系带着太阳及诸星系围绕太空进行公转。这个公转是以母球爆炸点为中心,与其它星座同步进行的。所以从整个宇宙来看,若干星座总在旋转,却互不干扰,星座间的距离也变化不大,这实在是太空浩瀚的结果。
整个宇宙,有数十亿个类似银河系的星团以家族式的共同居住方式生活着,人类把它们分成若干星座。也有一级爆炸即直接成为个体的星球始终散漫地独居,只在远离星团的地方遥相辉映。也有的爆炸物一直没太大变化,它们是由冰、土等组成的彗星。还有灰尘,这本是可有可无的东西,却是爆炸所带来的不可避免的副产品,只有主黑洞的大扫帚才能最后将它们回收。
㈣规律使然大同小异
主黑洞是孕育下一轮宇宙明物质的子宫。
在条件成熟之时,母球喷发,明物质诞生。
但任何明物质都是有寿命的,包括地球、月亮、太阳、银河系以及本轮宇宙的所有星体。
总有一天,月亮会脱离地球而去,地球又会像没有月亮之前那样晃荡起来。紧跟着即是四季出现混乱,地表温度大升大降。地球上的生物加速消亡,只有部分群体以迅速改变自己的方式来最大限度地适应越变越坏的环境。
当太阳快要燃尽时,地球的末日就到来了。太阳死亡之前会像回光返照那样,集所有能量瞬间爆发。超长的光辐射会给地球以及它能涉及到的所有球体喷上火焰,让它们燃烧、塌陷,并在其毁灭之后随着光焰的收回吸力将其引到太阳本体上。那时的地球也会变成熔岩,随着太阳的自转覆盖到太阳表面。
太阳渐渐冷却后,慢慢地以白矮星的身份孤独地存在一段时间。最后中心坍塌,形成空洞。空洞的产生让太阳的重量骤然减轻,自转速度加快。空洞越来越大,随之产生的黑色漩涡吸附着一切它所遇到的东西。吸收、搅拌、压缩……不停运动的结果使中心压力增大、温度升高,球体内部出现越来越大的向外张力。张力逐渐从中心移向外层,致使外壳渐渐出现鼓包,接着变成长形、尖形。
当中心开始燃烧以后,承受不住的张力从尖头处冲破外壳,射出一道蓝荧荧的亮光。这就是死亡星球的爆炸,人们称为超新星。爆炸释放了黑洞的压力,也让黑洞旋风更加肆无忌惮起来。
这时的太阳已经没有了固定的公转轨道,它被快速自转带动着逐渐向宇宙的爆炸中心偏移。在途中,它会遇到许多和它一样、消灭了众多恒星和彗星的死亡恒星,与它们的小黑洞连在一起汇入主黑洞。
随着主黑洞的涤荡,太空中星体迅速减少。那些还活着的星体,质量小又躲不开的也有可能被黑洞吞噬掉。就是离得足够远的,因为当初出自同一母体,所以寿数相差不多,用不了多久就会重演死亡过程,终将变成黑洞里的一个组成部分。
单个星体经历了自身的坍塌、爆炸、燃烧、压缩后,到主黑洞里很快被撕碎,再被燃烧、压缩,最后在一个大旋涡里形成一个质地较密的压缩球。外面则还原给空旷、黑暗、寒冷的暗物质世界。
巨星压缩球里孕育的正是下一代宇宙婴儿。等到时机成熟,它们即会破壳而出。因此,每一次出生都预示着死亡,而上一次死亡的终点也是下一次再生的起点。
孕育、诞生、成长、衰老、死亡,再走孕育之路,这循环反复的自然规律适用于宇宙,适用于一切明物质,当然也包括地球上的生物以及生物群中的任一个体。不同之处是形态上的千差万别以及寿命的长短。
宇宙中的明物质无计其数,但有生命的星球却微乎其微。这是因为大自然“生”的法则是要建立在一定条件基础上的。地球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地球上能够进行生命轮回,得益于温暖的阳光、充足的空气以及充沛的水源。千姿百态、形形色色是大自然的生存方式,万事万物都按照自然规律的法则生存与消亡。
初生的地球和其它星球一样,经过母球、子球的一次次喷发,成为体积较小的明物质之一。再通过旋转形成球体,确定自己的基本定位,接受外部引力逐渐稳定下来,吸引相互作用的卫星确立相对稳固的运行轨道。不同之处在于:它在混乱时期经历过很多次其它物体的碰撞,内部结构发生了变化,形成熔岩状态。虽然在与黑暗的摩擦中温度骤降,外壳逐渐凝固起来,变得僵硬,但中心仍存有大面积的岩浆及火焰。熔岩凝固的过程也是缓慢且有反复的:火焰在一次次攻不出去的无奈撤离中留下了毛细血管般的若干通道。这些通道,使它们能在地下火焰裂变压力增高的情况下稍稍释放一下。每次释放,都能呈现出非常壮观的火山喷发景象。
最初,地球表面都是裸露的岩石和冰块。在恶劣的环境中,地球从炽热熔岩到冷成冰冻,温度大起大落。无数次撞击给地球减去沉重负担并得到月亮卫星的同时,也让地球的密度增加了。有些地方在地壳被猛烈撞击之后经过震荡重新排列组合起来,形成错落不平的地理环境,这就是起初的造山运动。当然,也有的地方成了撞击坑。
太阳系形成后,地球带着月亮固定了运行轨道。有了太阳的照耀,地球上一年四季分明,冰层开始融化。除了南极、北极以及海拔相当高的山峰外,大部分地表上的冰都被融化成水,水气上升形成雨,雨水流成河,河积聚成海,海连结成洋。
海洋在地球和月亮的引力之间形成有规律的潮汐,加上随着风、霜、雨、雪等自然现象的循环往复,沙、石相连部位渐渐现出沟壑。沟壑越来越深,直至将整个地球分成几个大的板块。然而,水并没有停止流动的本能,它整日冲刷缓慢推移,使大陆板块由连结变为分离。
日久天长水滴石穿的磨练,也使地球表面风化的沙土随水流走、随风飘散,让山石质地日益显露出伟岸的身躯,进一步形成了垂直挺立的山和山脉。
星体间隙逐渐扩大,加上大气层的保护,地球安全多了。除了一些自由散漫的彗星时常光顾外,基本上没有了其它后顾之忧。地球得以休养生息。
每一次宇宙形成,总有一批星球能够产生出如地球般的环境。但迄今为止,人类凭借越来越先进的技术和设备不断向外太空搜寻,仍未找到适合生物生存的第二个地球,足以说明宇宙虽然广阔,但地球类星体的生成必须具备充足的条件和时间。在未找到同样允许灵魂附体的活邻居之前,地球生物还要照此孤独地生存下去。(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