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泰的话让孔颖达瞬间脸面一红,孔颖达没有想到,一时竟然被李泰钻了空子。于是开口说:"还请魏王问来。"
"不知始皇帝嬴政,在你儒家的心中是何地位。"李泰开口对孔颖达问道。
"***嬴政乃是一代暴君,不知体恤百姓,所以秦只传二世便亡了。"孔颖达直白的对李泰说道。
"那不只是何人统一了纷争数百年的天下,是何人统一了文字,是何人统一了度量衡,是何人统一了货币。"李泰直视着孔颖达说道。
"这些都是***嬴政暴政的产物,又有什么值得炫耀的。"孔颖达不屑的说道。
"你们儒家如此的诋毁始皇帝,应该就是因为焚书坑儒吧。"李泰看着孔颖达说道。
李泰的这句话,绝对刺到了孔颖达的痛处。焚书坑儒是儒家最昏暗的一段时间。正因为***焚书坑儒,才让儒家遭到了重创。直到汉武帝时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才慢慢的恢复了元气。
"一派胡言,他焚书坑儒是自毁江山,汉朝尊崇儒术,江山绵长四百余年。可是***所创下的大秦却只传两世。原因就是他不敬先贤,不尊儒术。"孔颖达愤怒地对李泰说道。
"并不是始皇帝不知何是儒家教法,而是你们歪解了圣人所传。试想一下,就连你们眼中的奇淫巧技的墨家,都会得到始皇帝的重用。何况你口中伟大的儒家呢。"李泰摇头叹息的说道。
"魏王说我不懂儒家礼教,那不知魏王你又对儒家礼教理解多少呢。"此时的孔颖达已经气愤难耐了。
"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意思就是说达者为师,应该广集天下学识,以此充实儒家学术。"
"就连当年孔圣人,也曾经拜过七岁项橐为师。并且还向道教老子问礼,这些你们哪一个传承到了。"
"在你们眼中,只有儒家才是正统,其他任何学派皆上不得大雅之堂。你们这是在毁儒家,并非是在将儒家发扬光大。"李泰愤怒的指责着孔颖达说道。
李泰说话将分寸掌握得十分到位,他并没有一味的贬低儒家。而是先抬高孔子,然后训斥如今的儒家弟子。
李泰的话让孔颖达一时之间无言以对,虽然他并不觉得自己的理念是错的。但是却找不出合适的理由反驳李泰。
可是李泰并没有想过,就是放过孔颖达。只见李泰继续说道:"如果以你这陈旧的思想继续发展儒家。用不了多久,儒家学术将彻底消失在历史长河之中。只会成为百姓们街头巷尾的谈资。"
"魏王所言极是,这也是为何会有人说,儒家是酸儒腐儒的原因。"这时魏征站出来支持李泰说道。
"先秦的儒家,才是真正的孔孟之道。而我们现在奉承的儒家,应该称之为董学,是在对先秦"六艺之科"与"孔子之术"进行揉合,对包括阴阳、五行、儒、道、墨、法、名、杂,乃至术数和方技等家在内的诸家学说。"杜淹出言说道。
杜淹和魏征这二人虽然都是儒家,但是他们奉承的是新儒家。在他们眼中如孔颖达这样的儒家老派学者,就是酸儒腐儒。
此时孔令达气得七窍生烟,他没有想到,竟然儒家的人都站出来指责他。于是颤抖着身躯,用手指着魏征和杜淹说道:"趋权附势有辱圣贤,老夫不耻与你等为伍。"
孔颖达说完之后,便向李世民告辞。毕竟这里他实在是呆不下去了。再呆下去的话也只能是自取其辱。
"父皇,如今孔大人已经自知无理,还请父皇赐婚于他们二人。"孔颖达离开之后,李泰对李世民说道。
"皇上,魏王言语虽然有一些偏激,但是所讲却并无道理。还请皇上下旨赐婚。"魏征出班对李世民说了。
魏征虽然是新儒家,但是他还有着另外一个身份。那就是贾柳楼结义的大哥,也就是说他隶属于瓦岗一派的。
(龙魂写的是演义,并非是历史。所以各位不要告诉龙魂,说魏征原来是李建成的旧部,这一点龙魂也知道。)
魏征站了出来,瓦岗一系的人自然也不能无动于衷。于是秦琼,徐茂公,程咬金等瓦岗一系的代表,也纷纷出言附议。
就连房玄龄,杜如悔等人也同时表示,支持李泰。不要看这简单的一次赐婚,这关乎着墨家被不被承认。
也就是说,从李世民下旨赐婚的那一刻起,他将承认墨家是名正言顺的存在。虽然并不代表墨家,可以成为大唐国尊崇的正统之道。但是却表示大唐并不排斥墨家。
"既然各位爱卿都觉得此事可行,那朕便下旨赐婚。"李世民说完之后,亲自命人取来文房四宝。
一般情况下,皇帝下达圣旨,并非是皇帝亲手所书。而是有专门负责书写圣旨的人书写,然后交给皇帝御览并盖上玉玺。
而今天李世民却命人取来了文房四宝,自己提笔刷刷点点写了一道赐婚圣旨。这也变相的说明了李世民的态度。
有一些刚才没有站出来支持李泰的大臣,此时不由得也有一丝的后悔。因为他们已经看到了李世民的态度,那就是李世民是支持李泰的。
"门下:朕听闻北平王罗艺之孙罗焕,墨家魏心瑶郎才女貌天作之合。今朕特下旨赐婚,并赏赐凤冠霞帔。钦此。"李世民亲自将圣旨宣读之后,命贴身太监将圣旨交给了罗焕。
罗焕和魏心瑶接过圣旨之后,再次跪地行三拜九叩大礼,口称谢主隆恩。
"罗通,魏心瑶平身,等一下随李泰前往后宫,接受皇后娘娘的祝福。"李世民对罗通和魏心瑶说道。
这一下在场的众人更加觉得吃惊,原本李世民亲自书写圣旨,并且亲口宣读,已经让众人感到石破天惊了。
没有想到,如今竟然让他们前往后宫,接受皇后娘娘的祝福。估计就算当时李泰与武媚娘订婚,也没有这个待遇吧。
二人自然再次跪地叩谢皇恩,然后起身规规矩矩的站在了一旁。直到满朝文武走出金銮殿之后,他们才跟着李泰向后宫而去。(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