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爹,儿子听说,大哥总是很喜欢喝可口可乐,但大哥身体并不是很好,儿子听说总是喝太甜的饮料,对身体并不好。”
朱棣一听小儿子说起大儿子,脸色就不是很好,“你大哥别的方面尚可,就是好名声,过于放纵自己。”
看来,大哥好色,也传到了爹的耳朵里了。
正想着,朱高燨便听到他爹道,“你娘说,你年纪不小了,该给你成亲了。”
朱高燨的脸色一红,道,“这种事,爹和娘决定就好了。”
徐氏那边来人催父子二人去用午膳,这时候离午膳时间已经过了很久了,三人简单地吃了一顿,顺便将启程的时间定在了后天一早。
之后,朱棣命钦天监算了一下,当日利出行,又算了时辰,辰时三刻正好。
次日,大朝会后,朱高炽来后宫,看到他娘正在收拾行装,他四弟歪在他娘平日里坐的榻上,朱高炽想到自己又是监国郡王了,问道,“四弟,听说你要在南边建立一所大学,有没有要大哥帮你张罗的地方?”
朱高炽只差说,大哥又是监国郡王了,你有什么需求就跟大哥说。
朱高燨想了想,“大哥,南方这边的大学,校舍太小了,将来的大学,我想增加一座图书馆,回头我把图纸给你,你让工部尽快做起来!”
朱高炽只是想在四弟面前炫耀一番,他并不想真的为朱高燨出力,毕竟,当大哥的哪能给弟弟卖力?
朱高炽顿时脸上的笑已经笑不出来了,面对朱高燨冷静地看过来的一双没有多少温度的眼睛,他忙道,“好,大哥帮你盯着。”
徐氏看到兄弟二人和睦,她高兴不已,一面指挥宫女们收拾衣服,一面对朱高炽道,“你弟弟年纪小,出力却不少,处处都要他,他一个人哪里忙得过来,你们当哥哥的,能帮就帮一把。”
朱高炽心中再不乐意,也不得不摆出一副笑脸应道,“是,娘,儿子遵命!”
“这就好!”徐氏很是欣慰。
朱高燨甩着腰间的玉珮,没搭理朱高炽,对他娘道,“娘,您想带多少行李就带多少行李,儿子这次再带您坐船过去,不像上次还拜访倭国和朝鲜,这次过去三五天功夫就到直沽港,从那边上岸,到北京就快了。”
两日后的早晨,大明的诸多低阶的文臣武将先是在码头将皇帝皇后皇子,还有被皇上点名要随行的权臣贵戚们送走,接下来,那些要留守职位的官员们留下,其他的人,他们的妻子和孩子们则一窝蜂地走水路或是陆路,冲向了北京城。
现在,大明有班车和轮船从应天府到北京,班车是长途巴士,虽然没有后世那种可以用来躺卧的长途客车,坐在车上会很难受,但一路从应天府到北京城只需要两天时间,晚上可以在加油站休息一晚上,只需要付十文钱的住宿费,比起以前坐马车,那真是太快,又太舒服了。
而以前,也不是人人都租得起马车,马车加上车夫,在路上至少要花上一二十天时间,这还是顺利的情况下。
坐轮船过去,也很便利,沿海都非常安全。
应天府到北京仅这一条修通的驰道,就给大明人带来了很大的变化。
朱棣一家三口坐上了主舰,其余随行人员坐在后面的油轮上,浩浩荡荡的船只朝着直沽港行去。
轮船刚刚出海,便收到了朱高煦那边的短波信号,主舰在济州岛附近稍作停留,朱高煦乘坐的军舰便过来了。
朱高燨忙到甲板上去迎接,他扶在船舷上朝站在甲板上,等待两艘军舰对接的朱高煦,喊道,“二哥!”
“四弟!”朱高煦明显高兴不已,大幅度地朝这边挥手,“四弟,你终于回来了,我可真是太高兴了!”
朱高燨将这番话解读成为“你再不回来,我一个人都撑不住”的意思。
朱高燨笑笑,站在船舷边上,等朱高煦过来的时候,他伸手扶了一把。
兄弟二人一扭头,不知何时,朱棣和徐氏已经出来了,徐氏站在舱门口,脸色有些不好,想必是刚才看到朱高煦从对面军舰上过来,生怕他一不小心掉到海里去了。
“娘!”朱高煦也是小半年没有看到娘了,上前一步,噗通跪下,膝盖在地上摩擦出好远,喊了一声,眼眶一热。
“老二回来了!”徐氏忙摸了摸儿子的头,“还不快给你父皇行礼!”
“爹!”朱高煦憨憨傻傻地喊了一声,他实则是奉旨出征,回来的第一件事是要向朱棣复命,徐氏提醒他,也没有提醒成功。
“起来吧,辛苦了!”到底是自己的儿子,这尿性,说不好像自己,朱棣也不跟这憨儿子计较,他吸了吸鼻子,皱起眉头,“还不快去梳洗一番,陪你娘用午膳。”
“是!”
朱高燨让人在甲板上固定起了桌椅板凳,将一把太阳伞张开,遮住了头顶的太阳,海风吹拂,带来略有些咸味的空气,有着在应天府深宫之中不一样的味道。
徐氏的心情便很好,她坐在躺椅上,不敢像丈夫和儿子那样舒适地靠着,但阳光、海水和清风让她非常舒服,心情也随之畅快起来。
不一会儿,朱高煦沐浴完后就出来了,他先给父母行过礼,又与朱高燨见过礼后,一屁股朝剩下的躺椅上躺下,身体朝后晃了晃,叹了一声,“还是家里舒服啊!”
朱高燨有些忍不住,问朱高煦,“二哥,倭国那边怎么样?”
“一溃千里,他们也太穷了点吧,我天啊,那所谓的武士刀,连我们大明的菜刀都不如。不过,那些人都跟傻子一样,打不过的话,就二话不说,跪在地上,拿刀切腹,真是不知所谓!“朱高煦言语间,对倭国非常鄙夷,觉得那么个岛国简直是不值一提。
朱高燨心说,你现在瞧不起的倭国,从唐朝开始就不断地再像我们学习,但等到十九世纪,日本天皇重新掌权后,日本便模彷西方社会,实施明治维新,国力强盛,企图以弹丸小国征服、奴役我们。
“这倭国,我们无论如何不可小觑,他们的生存环境注定了他们是一个见证过最恶劣自然灾害,很多我们听都不曾听说的自然灾害一次次地降临在他们的头上,让他们天生就有危机感,在危机中生存下来的民族,不缺乏侵略性,偏偏他们还是我们的邻居。”
朱高燨的话,一下子警醒了朱高煦,他腾地从躺椅上坐起来,看着弟弟,“四弟,你这份真知灼见真是厉害,你不知道,你不在的时候,这帮倭国混蛋,居然还想刺杀爹。”
具体是怎么回事,朱高燨已经听闻了,他朝爹看了一眼,眼中满含关切,只不过,那份对倭国的愤怒令他埋在了心底。
“那边的人呢?”朱高燨问道。
“唉,本来说他们那的环境不好,打算把他们都送到大明来做事,给他们一碗饭吃,谁知,他们竟然不领情,觉得我们是侵略者。“朱高煦一直在解读父亲和四弟的话,他觉得自己学到了精髓。
朱高燨笑了一下,担心这样的话题会引起母亲的不适,正好黄俨来问父亲摆饭的事,便终止了这个话题。
用过饭后,大家都不想动,依然躺在甲板上。
很快,朱高煦可能是累了,歪了一会儿,便听到了他有节奏的呼噜声。
朱高燨朝母亲看了一眼,见她依然端坐在椅子上,便觉得她这么坐着应当很累,问道,“娘,儿子陪您进去休息?”
徐氏摇摇头,“不了,我这会儿没困意。”
朱棣也注意到了,“你这么坐着不累?这里也没外人,躺一会儿,等有人来了,朕教你。”
徐氏这才小心翼翼地往后躺去,她觉得浑身都舒坦起来了,不一会儿,也慢慢地睡着了。
“听说你娘最近夜里睡觉好些了。”朱棣道,“瞧着,你娘气色也不错了。”
朱高燨笑道,“这都是爹的功劳。”
“倭国那边,你是怎么打算的?”
“倭国属于岛国,位于火山岛链上,金银矿的存储量很大。回头儿子过去瞧一瞧,看都在哪些地方?儿子以为,可以鼓励一些贵族过去那边置地建房子,爹也可以去那边靠近富士山的地方或是海边圈上一块地,三不时带娘过去度假,冬天的时候泡泡温泉还是很不错的。”
朱棣一听便非常向往,倭国离大明很近,过去的话,走海路,四五天的功夫就到了,他还真的想去看看。
“那倭国的话,既然已经是我大明的领土部分,要不,取名叫大和州如何?”
朱高燨心说他爹取名是真厉害,笑道,“儿子觉着这名字不错,就叫大和州好了。二哥不是说,要把天皇押送进京的吗?难道是路上出了什么事?”
朱棣道,“哦,这事儿,爹忘了和你说了,天皇乘坐的那艘船在海上遇到了风浪,听说不小心沉了。这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就没在朝会上讲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