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阴似箭,炎炎烈日似乎在告诉人们,已经是入伏的时节。
一辆豪华的马车,缓缓地驶近南京城的南熏门。
在城门口当值的锦衣卫百户纪咏,立即上前用手势示意车夫停车,随后问道:“请问,车中可是岳武穆的后人,长乐公子?”
一名年仅十六七岁,眉清目秀的丫鬟从车帘后探出头来,用清脆的嗓音问道:“不知官爷有何贵干?”
“有戏了!”
纪咏心中一阵窃喜,急忙抱拳施礼道:“我等奉太孙殿下之命,在此恭候长乐公子!”
丫鬟右手拿出一块玉佩,在纪咏眼前晃了晃:“请官爷前面带路!”说完又回到了车帘后。
纪咏一边快步牵过战马,一边招呼着随行的几名训练有素的锦衣卫赶紧上马,翻身上马后,扭头冲着马车里的人说道:“公子请随我来!”说完打马引路而去。
锦衣卫指挥使汪权汇,接到通报后,匆忙出了官邸,站在树荫下等候着,心里却忿忿不平,暗想:“我堂堂正三品大员,可谓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这京城之中无论大小官员,就算是亲王,见了我也得避让三分,这些日子,却为了一个长乐公子劳师动众!”
至于这位长乐公子究竟是何方神圣,汪权汇查证过,除了侠王门生这个身份,能拿得出手一点,其他的也没什么大不了。但是令他搞不懂的是,不仅太孙殿下每日必问长乐公子的行踪,太祖皇帝也随时问起此人。
锦衣卫指挥使的官邸前,马车缓缓停下,一身白色长衫的长乐公子,懒洋洋地伸了个懒腰后,抬腿下了马车,用冷傲的目光扫视了一眼四周。身后两名丫鬟,搀扶着一位,披金戴玉,娇俏可人的女子随后也下了马车。
汪权汇连忙挤出一副笑脸,上前施礼道:“这位想必就是长乐公子吧!”
长乐公子没有作声,只是把手中的龙佩在汪权汇眼前晃了晃,甩开手中的折扇,放在额头前方遮挡耀眼的阳光。
“公子,里面请!”
汪权汇做了一个请的姿势,随后问道:“这位姑娘是……”
长乐公子斜眼瞄了一下汪权汇,抬腿朝官邸中走去,嘴里阴阳怪气地扔下一句话:“汪大人,你这不是明知故问吗?”
汪权汇快步跟上长乐公子,故意装出一副委屈的样子,问道:“公子此话怎讲?”
长乐公子扭头看了一眼汪权汇,冷笑道:“你汪大人是干什么的,当今天下恐怕没有什么事能够躲得过你的法眼!我岳长乐只要被你盯上,每天的一举一动,一日三餐吃的什么,都在你的监控之中……”
汪权汇听到这里,知道眼前这位长乐公子绝对不是省油的灯,急忙陪着笑脸,打着哈哈说道:“汪某人职责所在,还望公子见谅!”
汪权汇陪着长乐公子,在官邸饮了一盏茶,即刻换上朝服,领着长乐公子进宫面圣。
御花园中,青松翠柏,红花绿叶,飞蝶曼舞,百鸟争鸣。
听音亭内,老态龙钟的朱元章正在与长孙朱允炆对弈。
朱允炆识破了朱元章在棋局中露出的破绽,轻声提醒道:“爷爷,您这几步棋看似稳妥,其中却留着破绽。”
朱元章听出朱允炆话中有话,于是笑眯眯地说道:“不妨说来听听!”
朱允炆不卑不亢地答道:“先前看来,此局对您有利,但是从现在的局势来看,您若稍有不慎,此局必成死局!”
“孙儿不必忌讳,直说无妨!”
朱元章知道自己的皇位迟早是要交给朱允炆的,如果在有生之年,还能帮助朱允炆解决一些后顾之忧,他必然会义无反顾。所以,迫切地想知道,朱允炆认为目前还有哪些顾虑和需要解决的麻烦。
朱允炆清楚朱元章知道他想说什么,所以也不想再绕圈子,开门见山地说道:“二十四位王叔个个手握重兵,每个王府就有三支卫队;每支卫队三千至一万九千人的编制。如果每支卫队皆为满编一万九千人,只说王府三卫就有五万四千人的兵力,还没有说封地的驻军!”
朱元章听了,笑道:“亲王养兵护国不是好事吗?他们帮朝廷减轻了多兵的负担!”
朱允炆神情肃穆地说道:“看似好事,其实是麻烦!如果有朝一日他们起了二心,到时候朝廷恐怕鞭长莫及矣!”
这些问题朱元章早就想过无数次,二十四位亲王都是朱允炆的王叔,如果朱允炆想完全掌控他们,的确很难。自己如今已是风烛残年,总不能再去抄刀,削了儿子们的兵权吧,对他而言手心手背都是肉,这把刀又该从何而下。
朱允炆心里清楚,当今天下二十四位亲王中,以驻守九大边防的九位亲王最有能力,也最有实力。
大明的九大重要关隘,起于东北止于西北,分别是:蓟州、宣府、大同、太原、陕西、延绥、宁夏、甘肃、北京,驻守这九大重要边防地,绝对大意不得。
所以,朱元章才亲自挑选的九个能征善战的儿子,去驻守这九大边防要塞,正因为如此,驻守边防这九位亲王的兵力,要比其他亲王的兵力强出数倍。
朱元章也觉得朱允炆的担心是对的,因为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孙儿最担心的,应该是在九大边王吧?”
“正是这九位王叔,和他们手中的兵权!”
朱允炆毫不隐讳地点着头补充道:“天下人皆知,燕王善攻,宁王善谋。据孙儿所知,燕王自幼好习兵法,精练武艺,与名将为伍,曾多次领军北征,而且战无不胜。试问当今天下名将,能胜燕王者,恐怕也是寥寥无几!”
朱元章皱着眉头,默默地点头认可着朱允炆的分析,没有插话。
“宁王为人谨慎,心思缜密,八面玲珑,手握天下无敌的第一骑兵‘朵颜三卫’,这支精锐骑兵冲锋陷阵,攻城略地易如反掌,如入无人之境。”
朱元章听朱允炆分析得头头是道,很想知道朱允炆对这九大天王究竟有多少了解,于是问道:“山西晋王如何?”
朱允炆不假思索地回答:“做事滴水不漏,有纵观大局之能,手握重兵十万。”
朱元章接着又问道:“陕西秦王如何?”
朱允炆如数家珍般地回道:“秦王心高气傲,性情古怪,不好相处,更不容易被拉拢,麾下战将上百员。”
“甘肃肃王又如何?”
朱元章也看得出来,朱允炆的确是下了一些功夫,对将来可能会面临的危险还算比较了解,为此,感到十分欣慰。
“肃王看似喜好清闲,其实野心很大……”
就在爷孙俩这一问一答之际,一名宦官匆匆而来,跪拜在听音亭外,操着鸭公般的嗓音说道:“启奏圣上,锦衣卫指挥使汪权汇领长乐公子求见。”
“速速传来。”
朱元章显得有些兴奋,等宦官退下之后,立即向朱允炆问道:“这位长乐公子真有孙儿你说的那么本事?”
朱允炆已经开始在翘首期盼了,没有直面着朱元章回答道:“爷爷,您是什么人?这位长乐公子有没有本事,还能逃过您的法眼!”
不一会儿,汪权汇和长乐公子在宦官的引领下,来到了听音亭前。
行完面圣大礼之后,朱元章让汪权汇及宦官等人退下,邀请长乐公子到听音亭中落座。
【作者题外话】:亲爱的读者朋友!
想知道这位长乐公子怎么样去面对明太祖朱元章吗?请继续关注下一章节,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