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朝的反击让整个人类世界震惊,从兵力来说,夏朝一次性出动超过七十万大军,整个人类世界也只有夏朝可以做到这么大手笔,但是从各支军队的实际情况来看却又不是很多,就拿东境来说,十六万人就想灭掉和渤海是远远不够的。
北境更不用说,铁勒等都是草原大部,纵使元气遭到损伤,想以二十万的兵力灭之尚不是力所能及,西境要对付四国,它们虽然单个都是小国,可碰到这种情况一定会联合起来竭力抵抗,只有十八万人显得兵力不足。
南境面对国力更胜一筹的南诏,仅出二十万兵力怎么看都不像是要做灭国之举。综合起来,很多人推断,夏朝的反击仅仅只是想重创这些国家,夏朝的兵力多毋庸置疑,但打仗消耗最多的是粮草,就算是夏朝也无法供应七十多万兵力长时间作战。
事实发展也证实了这些人的判断,夏军在接下来的一个月的时间里疾来疾走,并不在一个地方多做停留,也没有建立起什么有效的统治。
夏朝西境军在短短的二十天之内,就连续击溃了契丹和高昌两国的军队,就像一柄尖刀插进他们的腹地里,可打完一场仗之后就迅速的退走了,攻而不取的原因只有一个,他们并非是为了取地。
不取地便要取些其他的东西,其中最多的不是金银财宝、也不是瓷器丝绸,而是人的性命、是士兵们的性命。
比如说高昌毕罗城一战,安西军一举击破契丹与高昌联军九万,重要的还不是这战果,而是安西军在战场上将血腥至极的狼群战术再次发挥到极致,仅仅五个时辰,联军便付出了六万士兵的生命,残部想要撤离战场,夏军围上来,二话不说就挥刀,又有万余士兵掉了脑袋,其余皆被夏军俘虏。
夏军的目的是为了削弱国力,那么什么才是削弱国力最快的方法呢?就是杀人,这可不是杀那些男女老少的普通百姓,而是军队,军队中皆是这个国家的青壮年,他们是最有威胁的武器,杀掉他们,国家就丧失掉了这武器。
况且,有一个道理讲得很明白,无论现在丢失了多少,只要人还在,那么那些总能拿回来。
而现在,夏军把其他的东西留给了这个国家,却把更加重要的人给杀了,这叫釜底抽薪,这远比灭了这个国,给他们的伤害更大。
元历1328年的三月至六月,夏朝四境的战场上,与毕罗城一战相同的一幕屡屡发生,再比如说,攻破之役,杨宁所率领的安东军尤其是奔狼骑可谓所向披靡,他们的战功建立在无数的人头之上,据不完全统计,此战中,大约有三分之一也就是十万人的士兵葬身在奔狼骑的刀下。
自杨宁任安东大都护以来,他的恶名早已成为了东境各国发狂诅咒的对象,这一战更是让人对他的畏惧上升到了一个顶峰、对他的憎恨则上升到了一个更高的位置,据说每一个人死前都要用手指沾着自己的血在地上写上杨宁的名字,用以诅咒他,在的部落里,他们笃信的巫师一次又一次的对杨宁施出恶毒的咒语。
可杨宁对此却毫不在意,他说道:“这些人是有多么愚蠢,自己杀不死我,却要寄托于鬼神,弱者到了这个份上已经是可恨了!”
于是,他对这些可恨的人越来越残忍,在这场战争中遭遇到了有史以来最大的危机,面对他们憎恨的对象,男人们战死了,老人、女人甚至是孩子都拿着武器站在了夏军、杨宁的面前。
杨宁的回应则是:“踩死他们。”
由老弱妇孺拼凑起来的队伍根本抵挡不住夏军的冲击,尽管他们奋勇的抗争了,却还是一排又一排的倒在了夏军的马蹄下。
很快的,人的反抗让夏军士兵也不禁动容,他们无法对这些人痛下杀手,便只是让他们失去了战斗能力,杨宁在这过程中始终闭着眼睛。
的损伤十分惨重,几乎已经被打得奄奄一息,这个在夏朝东境拥有悠久历史的民族已经到了灭亡的边缘,这时候杨宁做出了一个决定,他将一部分投降者作为俘虏带回了安东,让他们在安东生活,一些不肯投降的则将他们往北方驱离,还有一些愿意臣服但不愿离开故乡的就让他们继续待在原地。
至此,一分为三,迎来了史上空前的大分裂时期,走向了各自不同的结局:迁入安东的逐渐被夏朝人同化,去往北方的在不断与夏朝的对抗、与其他国家的对抗中消亡,而留在原地的则在夏朝的控制下迎来了繁盛期,并在数百年之后,建立起了一个属于他们的真正的国家,这是后话。
南诏是南境新近崛起的国家,对于夏朝来说,它的一切实际上还在迷雾之中,考虑到今后少不了跟他们打交道,夏朝的这次军事行动要试探南诏实力的意思。
右天成军和左金天军在灭楚之战中配合过,他们又都是夏朝的中央禁军,南诏虽然早有准备,却错估了夏军的实力,也没有想到夏军的攻势会那么猛烈,所以他们在边境的防线一下子就被夏军冲破了。
在接下来的两个多月里,两支夏朝禁军紧密合作,在南诏的北部纵横驰骋、如入无人之境,南诏大军几次与之交手皆以惨败收场,夏军深刻贯彻了他们的战略目的。他们歼灭军队、攻破城池、抢掠粮草,从不在一个地方逗留。
蒙山被当做夏军的最值得依靠的屏障,而对于南诏来说,失去蒙山就意味着整个北部疆土都无险可守,只能任由夏军铁蹄践踏了。
前线败仗战报接连传来,大大刺激了南诏朝廷,他们在击败诸蛮之后即制定了攻灭楚国、又击夏朝的计划,只是一切都还来不及实施,夏朝就先下手为强灭掉了楚国,夺取了谅山要塞。
南诏本想趁着夏朝在楚地立足不稳发动进攻,获得对自己有利的态势,不料功败垂成、损兵折将。不过他们并没有意识到夏朝有多强,只当自己还未尽全力,便想继续积蓄力量,等来日再战。
他们很快预料到夏朝会发动反击,这回是在他们自己的土地上战斗,他们信心满满的制定了作战计划,可是夏朝的攻势进展之快已经超越了他们的想象,尤其是火器在战场上的应用,南诏大军几乎无法抵挡,导致一败再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