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树阳也是脸色大变,他立刻明白自己着了胡国柱的道。原来他抽调五万大军,分五路对新汉军驻守的五个山头发起夜战攻击,以吸引新汉军的注意力。却令两支各有两万人的军队则悄悄从官道偷越防线,对县城发起了进攻。
幸好省防军的三个团守城,也都忠于职守,在对方摸到城下时发觉了。哨兵立刻以手榴弹示警,这才引起了接连而起的爆炸声。
省防军的战士们没有住在军营里,他们在城楼、藏兵洞和城门洞内和衣而睡,随时保持着警戒状态。当听到哨兵手榴弹的爆炸声时,战士们立刻惊醒了。按照事先的分配,战士们迅速进入自己的战斗位置,在城墙上组成了防线。
尽管省防军还在使用燧发枪,但这并不妨碍他们以排枪对城外的周军发起反击。周军很快也以火绳枪进行反击,双方顿时展开了对射。
火绳枪在黑夜中有着明显的标记,眼看着面前如星空般闪耀的火绳头,省防军的战士们就好像打靶一样。若不是双方数量差距太多,恐怕很快就能让周军火枪队覆灭了。
省防军芦溪团的团长白斯明站在城头,挥舞着手中的燧发手铳,不停的大声发出命令,指挥着战士们向周军火枪队形密集处进行攒射。
战斗进行了大约十分钟,城下突然传来了一声剧烈的爆炸,城门洞内硝烟四起,负责看守城门的士兵们惨叫着倒飞了出来。
白斯明脸色一变顿时惊叫出声:“不好,城门有危险。”
城门的确出现了危机,原来周军火枪队与城头守军展开对射的时候,部分周军枪牌手摸黑将大捆的掌心雷送入了城门洞点燃。
尽管黑火药的掌心雷不可能炸塌城门楼,但包铁叶的木制大门却挡不住爆炸的威力,顿时四分五裂失去了作用。勐烈的冲击波将门后守卫的战士们吹出十几米远,倒地后便吐血不止,眼看是内脏受了严重的震伤。
见到大门敞开,周军枪牌手们呐喊着冲了过来。负责守卫西门的白斯明眼中冒火,他深知一旦城门失手,凭省防军这点兵力根本不足以抵挡数量庞大的周军。他也不知哪里来的力气,竟然从高达五米的城门楼上一跃而下,径直落在了城门洞前。
手中燧发手铳开火,命中一个冲来的周军士兵,随后白斯明扔掉没了子弹的手铳,伸手从腰间抽出了手榴弹。在近距离内使用手榴弹非常危险,破片很可能杀伤自己,但面对着大队涌来的周军士兵他已经别无选择。
白斯明咬着牙用手夹住两枚手榴弹,同时拉开了导火索。右手用力向前一甩,将手榴弹扔进来周军士兵中间,随后他双手抱头向后趴倒。刚刚趴在地上,白斯明耳边就听到了剧烈的爆炸声,紧接着一股罡风从背上刮过,他只感觉背心一疼就彻底麻木了。
虽然知道自己已经受伤,白斯明却没时间查看,他单膝跪地用手支撑起来大喊道:“预备队,堵住城门。”
趁着手榴弹爆炸造成的间隙,守在城下的预备队冲了上来,这些人手中使用的正是龚涛送来的霰弹枪。
当周军的后续部队踩着同伴的尸体,呐喊着再次冲入城门洞的时候,立刻遭到了十多支霰弹枪的攒射。密集的霰弹在狭小的城门洞内肆虐,将弹道内的所有身躯都撕成了碎片。
不断射击的霰弹枪犹如一道钢铁长城,阻挡了企图通过城门洞进城的周军士兵。接着这个时间,有不少省防军的战士们搬来木头石块,总算在城门洞口出堆砌了一道一米半高的街垒。
有了这个阻挡,战士们就能用霰弹枪轻松对付打算进入城门洞的敌军了。很快萍乡县城的另外一个城门,也遭遇了同样的险情,但早有准备的战士们依旧使用霰弹枪,将周军士兵赶了回去。
萍乡县城周围的战斗异常激烈,但凭借着更好的武器,省防军三个团勉强抵挡住了四万周军的攻城战。双方战况十分激烈,周军拼命进攻城门,却怎么也破解不了霰弹枪的攒射。
乡萍县城只有两个城门,每一边都布置了十多支霰弹枪,而堵住城门洞只需要七八支就够了。这样一来霰弹枪有了冷却枪管和装弹的时间,让守军拥有了连绵不断的火力,任凭多少周军往上冲都只是送死罢了。
城头的作战同样很依仗霰弹枪,当战士们用霰弹枪对着爬城的周军倾泻子弹时,简直就是地狱般的画面。每次射击都会命中数人,而被正面打中的士兵变得犹如破布一般残碎,就算是老兵见了也要呕吐不止的。
周军的攻城战堪称惨烈,双方大战近一个小时,十倍于守军的他们依旧没人成功爬上城头,双方胶着于残酷的拉锯战中。很快周军就没心思攻城了,在他们的身后出现了多股新汉军的身影。
这些士兵是从驻守几处山头阵地上撤过来的士兵,他们从侧后对周军攻城部队展开了袭击。随着手榴弹的不断爆炸,几支部队越来越近,很快汇合在了一起。负责增援的龚涛找到各支部队的负责人一问,才知道增援的几路人马加起来才只有千来人。
依靠这点人在外围骚扰可以,若想击败数万攻城大军是不现实的。龚涛扫视四周将牙一咬说道:“所有人跟我走,驱逐西门的敌兵,我们进城去。”
带着近千援军,龚涛下令以手榴弹开路,不断炸死靠过来的周军士兵。在援军充足的手榴弹攻击下,攻城的周军是好放弃了城门处,任由他们靠近了城门。战士们在城门外围成了圈子,向着不断涌来的周军士兵投掷手榴弹,坚守住清理出来的城门处。
城头的守军也不傻,发现这支小部队守住城门,竟然面对攻城的周军开火,立刻就派人用绳子坠了下来。“大人,你们是援军吗?”那个少尉军官被带到了龚涛面前,敬了个礼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