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4战云再起(2)
次日天还没亮,吴军就营垒大开,成群的吴军斥候从营中出来,洒向四面八方的山林中。
一夜的监视让工农人民军侦察兵李乔十分疲惫,可是眼皮底下的吴军营垒突然有了动静,李乔瞬间就从困倦中清醒过来。他搓了搓脸,让自己振奋起来。
李乔注视着敌军的动向,赶紧对身边的战士说道:“快去告诉团长,敌人的探子出来了,让同志们做好隐蔽,不要暴露。”
……
潘濬的斥候部队没有发现隐藏在山坳里的工农人民军两个团,于是放心大胆地拔营赶路了。邓平和孙承彦精神大振,立刻带领战士们冲下山,在二道坡路口构筑防线。
“潘濬这伙吴军人数不少,肯定不至于打打就投降了,”邓平有些兴奋地说,“把防线搞得结实些,千万不能让敌人跑了!”
孙承彦眯眼笑了,他早早做了充足的准备。这次前来打伏击,他不但随军携带了大量的水泥,还苦苦哀求基建部的王青,给他安排了几名优秀的工程师。他要凭借充足的准备,让吴国人有来无回。
为了请来这几位工程大家,他在王青面前说了不少卑微的话。原本他还以为这些准备用不上了,自己白白做了这些打算,孙承彦大为光火。听闻季平还要让自己在后方打伏击,孙承彦当时的反应可谓是大喜过望。
“你们不用考虑后续如何拆除的问题,”孙承彦对工程师们如是说,“尽可能放开胆子造,把你们的毕生所学都用上!什么水泥啊钢筋啊都往上湖!就算后续拆除起来麻烦些,总要比让我的战士蒙受伤亡强得多!”
工程师们眉开眼笑。大家都是穷苦出身,要说一路跋涉,十分辛苦,这些工程师们倒也无所谓。他们愿意来的最大原因,还是想在拥有充足的材料的前提下一展所学,证明一下自己的建筑水平。
为首的工程师是基建部的副部长杨喜,听闻孙承彦此言,他大喜过望:“好!这可是你说的!以后怎么拆除这些障碍是你们军队的事儿,可别找我们的麻烦!”
孙承彦连连摆手:“绝对不会,你们就放手施为吧!就算是把二道坡挖成个大坑,也是我们工农人民军的事儿,绝对用不着你们来填坑!”
一众工程师摩拳擦掌,要说让他们把山挖出个大坑来,他们的确做不到。可是凭借着手头这些绝不算少的钢筋水泥,以及数千人力,在三五日之内构筑一道铜墙铁壁还不在话下。
……
潘濬的主力大军在一日内就会到达永备工事防线,这样的压力还是颇为不小。李定找到彭应之,二人一齐放下了手边的工作,来到永备工事观战。
“李主席,应之同志,”季平亲自去迎接,“你们怎么来了!”
彭应之哈哈大笑:“老季,好久不见啊!”
季平失笑道:“怎么就好久不见?不过仅仅是十几天没见罢了。”
“哦?才十几天吗?”彭应之眨眨眼,“我感觉已经过了很久了。”
李定笑道:“不光是应之这么觉得,就连我也有同感!前面打起仗来,我们在汉复县都跟着提心吊胆,谁也睡不好觉。虽然才过去十几天,我们都觉得度日如年啊!”
季平豪迈地仰天大笑:“两位老同志,你们还信不着我老季吗?别说是潘濬,就算是那孙权领兵,倾国而来,我也能给他们打的满地找牙!”
李定和彭应之被季平的洒脱所感染,一齐放声大笑起来,三人的手紧紧握在了一起。
“主席,你们最好还是回去,”季平止住了笑声,一脸认真地说道,“潘濬不是普通的将领,我们这边万一要是守不住,还是挺危险的。克之,尤其是你,你的身份非比寻常,还是赶紧回汉复县吧。”
李定笑着说道:“老季,刚刚你出言张狂,怎么一句话的功夫就萎下来了?我李定也是解放党员,也是七尺高的汉子,也是和大家一样的战士,怎么到你嘴里就非比寻常了?”
彭应之一把揪住季平,哈哈大笑:“我和克之既然来了,你就休想撵我们走了!”
季平面色严肃,一副公事公办的表情:“好,但我可提醒你们,我们每个战士都安排了战斗任务,没人保护你们的安全。要是碰到危险,你们可得自求多福。”
彭应之拍了拍腰间的佩剑,无所谓地道:“所以我们才带了这个。”
李定笑道:“放心吧,我们不会给工农人民军添麻烦的。”
听闻李主席来前线了,三团的战士们一个个都十分激动。虽然战士们都在阵地上,没有人擅离职守,可是一个个眼神都不由自主地往箭塔上瞟。
李定和彭应之从箭塔上下来,来到了阵地上,看着战士们的眼神,李定哑然失笑:“同志们,大家辛苦了!”
“不辛苦!”战士们都兴奋起来,“主席同志好!”
李定大笑,和战士们一样,毫无风度地蹲在战壕里,“你们是哪个部分的?”
“三团一队六组!”战士们七嘴八舌地回答道。
“好样的!”李定称赞道,“同志们别害怕,等战斗打响了,我会一直在那座箭塔上陪着你们。”
“我们不怕!”战士们欢乐地笑成一团。
“主席,咱们家里怎么样了?”见李定丝毫没有架子,一名稍微年长些的战士壮起胆子问道。
李定拍拍他的肩膀:“放心吧,大家的家人都会第一时间得知你们的情况,你们不用惦记。”
战士们纷纷点头,出征在外,自己的亲人们一定都很惦记自己,能让他们安心,就是战士们最大的心愿。
李定回过头,对着彭应之道:“应之,你帮我记下来。等回去之后,我们要在军队中做好相应的安排。一定要让每名战士都能收到家里的家书,也能写信给自己的家人。”
彭应之笑笑:“这个不难,让季平把战士们的户口统计送到人民政府,汤和安排好相关工作,书信往来很快就能实现。”
战士们的眼睛都亮了起来,正所谓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能在行军和驻扎的时候,看一看家中的近况,和亲人爱人说些体己话,对这些战士们来说比什么都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