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九州倭人拥有绝对的人数优势,可以派出多路人马,对戚家军进行骚扰。
现下戚家军变成了九州最强的势力,在人数上面对大友家,也占有绝对优势。
大友家变成了弱势群体,必须要转换攻防思路。
趁着戚家军在日向国长驱直入,大友家在四国的攻略,也比较顺利。
无论是一条家,西园寺家,还是宇都宫家,都无法对大友家形成有效的抵抗。
大友家已经在四国,占领了差不多十五万石的土地,四国一共有八十八万石,这相当于占了近两成。
这些土地横跨土佐国和伊予国,足以当作大友家的第二基地。
大友宗麟为何执意要打四国,还不是被戚家军逼的,必须要给大友家找一个后路。
他现在必须要回到丰后国坐镇,否则戚家军来时,大友家可能会群龙无首,分崩离析。
他之前可不是用怀柔手段上位的,手下的豪族、国人们对他可是多有不满,他不敢有任何的侥幸心理。
他留下了年仅十三岁的长子,刚刚已经元服的大友义统在此处,作为名义上的主官。
同时留下了军师角隈石宗、家老吉弘鉴理对其辅佐,中低级武士若干,大量钱粮,另有三千精锐人马。
大友宗麟带着两千人,坐船返回了丰后国。
四国的形式已经和历史上,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刚刚出兵时,戚英自己都想不到,进攻会如此的顺利,一个月不到,就打下一个令制国。
想想前两年,甚至一年的时间,才能够打下一两个倭郡,那种速度实在是龟爬。
尤其是伊东家在日向国战役中的表现,实在是太给力了,该犯傻的时候犯傻,士卒该投降的时候投降。
抗战神剧的导演和编剧,估计都不敢这么写。
还有像山田昌宗、佐土原佑摄这样主动投降过来的带路党,一路上面都在表忠心,进攻速度怎么能够不快?
当整个日向国全部打下来,回头再看会发现,其实荒武欢久才是最给力的那个。
只有他给戚家军的进攻造成过麻烦,日向国的其他人,几乎全是垃圾。
半个月时间,日向国已然被攻下了。
之前大友家出的好几路人马,跟戚家军进行对峙,没有成效。
但所谓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戚家军只剩下大友家这一个对手时,自然不可能放过,将大友家消灭,把九州完全占下的机会。
之前在筑前国,城井朝房带着五千人进攻花尾城,戚家老四戚昌国,用少量人马,防守的滴水不漏。
而且还趁着一次夜袭的机会,斩杀了对方两、三百人马。
在对方撤退时,也通过远程武器干扰,分割包围的方式,来追击城井家的人,斩杀和俘虏了两百余人。
这对丰前国人是比较大的打击。
城井镇房和戚安国两个武艺相当,对峙之时,他们倒是打过几场,不分伯仲。
在战场上,两边军队的形式,就跟主将单挑的结果一样,也不能够奈何得了对方,只能够一直维持对峙的态势。
但戚家军处于强势,他们是乐见其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