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后国这支大军现在名义上的主将,是大宫司家家主阿苏惟丰,一个并没有什么能力的富二代。
但这支军队里面却有着一个,就算是戚家军都不能够去忽视的人物,他是角隈石宗给予了非常大厚望的甲斐宗运。
一个可以靠着一己之力,将整个大宫司家扛起来,往前走的某人。
他并没有制定什么特别精妙的攻城战术,他的战术只有一个,那就是以人数优势,拼命的攻城,不断攻城。
他将所有人分成五、六队,进行持续不断的进攻,牵制对方兵力,使得对方不能够休息,直到对方崩溃,在城市上出现漏洞为止。
这就是他的算计,就是欺负你人少。
当肥后国人冲上来,吴梓指挥麾下进行着各种防御。
一时之间,城墙之上箭石纷飞,滚烫的热水和油,还有金汁不断的浇下来。
那些直接被石头砸死的,反倒可以说运气比较好,那些沾了金汁,或者是被开水烫伤,那种一辈子的伤痛才是最惨的。
前提是他们必须能够活着,从这里走回去。
戚家军的防守确实非常的优秀,这些明国最常用的防守的手段,在倭国人看来却是五花八门的,非常丰富的守城技巧。
他们从来没有见识过这样的手段,自然也不知道该如何的化解,那就只能够按照甲斐宗运的要求,不断的进行进攻。
甚至到了后面,肥后国人只是进行佯攻,冲上来骗戚家军射出弓箭之类,就立刻向着后面退去,这就要看谁的命好,死不了了。
这逼的戚家军后面,只能够不见兔子不撒鹰。
然而让吴梓有些意外的,对方竟然从山地一侧,对着屋内城偷偷的挖了一条地道,这又是出自甲斐宗运的手笔。
之前攻击力度减小,是因为有一半人马被拉去挖地道,骗戚家军射箭只是一个方面。
他们用了两天的时间,挖通了一条通向屋内城的地道。
吴梓还是经验少了,如果在地上布置一些装了水的大缸,就能够有效防范对方的地道攻势。
但吴梓这边发现状况,虽说即时将对方给击退,但也造成了城内的混乱。
同时也造成了一连串的连锁反应,使得必须有人要回到城内进行战斗,分薄了城墙上的守军,这使得对方一度攻上城墙。
吴梓知道这样下去不行,于是跟戚英一样,下令每个士卒携带十天粮食,将多余的粮草全部烧毁,向着北面进行突围。
戚家军忽然放弃城池,也是非常的突然,就算是甲斐宗运也没有想到,对方会在自己挖了地道后,就直接放弃这座城池。
吴梓当然不想放弃这里,他得到的命令是对这里进行死守,但前提必须是能够守得住。
如果说守不住的话,一直呆在这里,只会白白的牺牲士卒的性命。
这都是他带出来的兵,他可做不到。
之前戚英允许他返回田尻城,跟楼跃一起进行第二道防线的防守,反正筑后国也没有其他多余的地方需要防守。
戚英也说过不计较一城一地之得失,以人命为天,不要过于纠结城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