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都在想什么?
到后来戚英只是强做微笑,也不再说什么。
唐鹤龄发现戚英的异样表情,还以为是戚英有些厌了这样的聚会。
“贤侄,我看你似是有些疲惫,是否最近公务缠身,有些精神不振。
这想来也是我们打扰,最近听说你们这正是春耕之时,若有事务需要帮忙,请尽管说便是。
这一地之政务,我也是管过的,你交给我也不会有问题,我的三弟,还有家中这几个不孝子,也都还能够帮忙处理些事务。”
唐鹤龄这么说,自然有道理。
两家关系莫逆,本来他们唐家就是过来倭国,找一能够庇护之地,没有必要扭扭捏捏的。
我们就是来求官的,直接告诉你便是,反倒不显得生分。
只是这唐鹤龄有些会错了意,这戚英既不是劳累,也并不是在想着如何安置他们,他想的是如何得到他的女儿。
这么说或许有些直白,但戚英本来也是如此作想。
单论刚刚唐鹤龄所说,他可是当过知府的人,政绩还不错,深得百姓爱戴。
一府都能够掌控,他为戚家军管理一座县城,绝无任何问题,更何况只是处理一些普通的农耕事务。
劝课农桑是这个时代,各地官府所主要负责之事。
“小侄确实是有些疲劳,不如稍后小侄备下晚宴,再款待叔父一家上下何如?”
“大善……”
等众人离开之后,戚英却把唐鹤龄留下。
唐鹤龄也乐得如此,就算戚英不找他,他也要老着脸来找戚英。
这次他们前来,戚英并没有询问原因。
想想他一个原知府,而且还是一地的豪门大阀,带着家中众人,以及门下的门客和弟子,来到这倭国,代表着唐家可能是真摊上事儿了,而且还是摊上大事了。
也确实是如此,唐顺之之前一直被那些言官所不喜。
他心直口快,为人耿直,跟那些通过贬低他人上位的言官,自然是不能够玩到一块。
之后他又习武,从一个文人倾向于变成了一个武将,这看在文人的眼中,更加对他有所鄙视。
一个读书人,你好好的读书,变成了一个臭丘八是作甚?
唐顺之是死了,但是他儿子还在,他的唐家也还在。
这些之前不喜欢他的人,随着严嵩的倒台,不但没有实力受损,反倒是因为徐阶的提拔,一个个有了更高的权势。
所谓秋后算账,唐顺之是人死茶凉,但是父债子来还。
于是唐鹤龄兄弟,也便因为父亲之前的言行,受到了牵连。
不只是唐鹤龄,他们三兄弟的官职全部都丢了,家中几个子弟,还有族中后生,以及门人的功名也全部都受到了影响。
戚继光刚好在这个时候,得到了这样的消息。
他将唐家接到了蓟州,本是希望唐鹤龄能够在自己的麾下留用的。
把这唐家留下,手下就多了一个知府,一名武将,还有十多个能够处理政务的人才。
对于戚继光这样坐镇一方的人,自然知道人才的重要性,想要把唐家收为己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