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叔叔可不要笑话小侄,在您面前,我可不敢说自己是将军,您还是以贤侄称呼小子吧!”
“恭敬不如从命,不过,听闻了贤侄这几年在海上和倭国所作所为,真的是让人刮目相看。
原来几兄弟之中,就属你最有出息,现在看来也仍然还是你这个做大哥的最厉害。”
那中年人对着戚英笑呵呵的说道,一旁作陪的戚安国可不干。
“唐叔叔,怎可如此说法,我也很厉害,好多城池可都是我帮兄长打下来的。
上次海瑞先生还说什么来着,对了,千金之子,坐不垂堂。
反正就是让兄长不要亲自上战场打仗,到时候打仗都是我的事儿,兄长有什么厉害的。”
两家人关系本就很好,互相之间交谈也没显得生分,戚安国这么一说,所有人倒是都哄堂大笑,气氛都变得活络。
“贤侄,刚刚所说的海瑞海大人,可是之前那淳安县强项令海瑞?”唐鹤龄问道。
“然也,此人被海盗所虏,又为小子所救,现在替我戚家军处理政事,乃是我大明之大才。”戚英赶快回答。
“海瑞海大人,确实乃是海内大才,其名我已经仰慕已久,有时间到时要去拜访一番。”
“若叔叔有此意,小子到时候自当安排。”
这唐叔叔跟戚家军可有渊源,此人名为唐鹤龄,乃是家中长子,其父名为唐顺之,和戚继光乃是忘年之交,同时也能够算得上是戚继光的师傅。
唐顺之家世显赫,祖父唐贵是进士出身,任户部给事中,其父唐宝也是进士出身,任河南信阳与湖南永州府知府,可谓书香门第。
唐顺之从小聪慧,二十三岁参加会试,便荣登第一。
年少而负才气,同时看不惯那些言官瞎逼逼,使得年轻的唐顺之,性格上似乎有些孤傲,在官场上并不顺利。
嘉靖十八年(公元1539年),唐顺之被削职还乡。
他削职还乡,造就出了一个堪称妖孽的全才。
唐顺之回乡后闭门谢客,昼夜讲究忘寝废食的读书,除儒学经典外,射学算学、天文律历、山川地志、兵法战阵无所不学。
唐顺还向一位河南武人杨松学习杨家枪法,没过多久便成为了天下有名的用枪高手。
唐顺之在每个方面都取得了巨大成就。
他是嘉靖文坛三大家之一,文采飞扬。
他精通于割圆术和勾股定理,破解了自元末失传的郭守敬算法。
他制作了天文图,以用于军事实战,还可以运用于农业生产。
兵法韬略上,俞大猷都是他的学生。
他的杨家枪法,既有继承,还有自己的发展,戚继光曾经专门到他门下学习。
最早的鸳鸯阵的刀牌、狼筅、长枪小队组合,也是他发明的。
说到这里,或许诸位会有个想法,这唐顺之简直就是个妖孽。
只是因为他跟朝堂上的众人关系不好,加上刚刚要参与抗倭,就死于疾病,这才名声不显。
但这并不妨碍他是一个文武全才,甚至有可能是穿越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