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听此言,秦王默然无语,武将闭目叹息。
一名军职参事,更是忍不住失声说道:“怎么可能?!”
“旁人不说,且谈那校尉明克敌,其可是不死不伤,万夫莫敌的鬼士托生,怎会连他,亦死在赵国战阵之中?!”
对面文官序列,坐在首位的李斯,微微摇头,出声辩驳道:“所谓鬼士名号,亦不过只是夸大之称,听之便罢,莫要当真。”
身旁一众朝臣,全都赞同点头。
是啊!
人生于世,肉体凡胎,又岂会真的不死?!
秦王政亦长长叹息一声,对于明克敌的出师未捷,心中同样深感可惜。
沉默许久之后,秦王政再次垂目下望,冲着桓翼亲卫,再次问道:“桓翼将军何在?为何已过数日,亦不见他进宫,前来面与寡人?”
“将军,将军他……”
亲卫满脸踌躇,不知该如何回答。
秦王政微微皱眉,似是想起何事,沉声说道:“将军可是受了重创,此刻尚在家中休养,所以未能动身进宫?!”
亲卫摇了摇头,结结巴巴说道:“回,回大王,不是,不是如此。”
秦王政神情微沉,一旁老将王翦见此,赶忙厉声催促说道:“那是因何,还不快说?!”
亲卫深吸一口气,强忍心中惶恐,将头深深埋于地面,咬牙说道:“将军突围之后,因惧怕此次战败,会被大王严惩,随于中途变道,率领其余人等,至东向而行,投于,投于燕国去了。”
此话一出,满厅皆惊。
接着便是一阵诡异而又漫长的寂静。
秦王政面色瞬时无比铁青,双目阴沉如水,藏于衣袖中的双手,死死攥紧,身躯亦微微颤抖,心中已然暴怒无比。
大将桓翼投敌,比之三十万将士全数战死一事,更加让他难以接受。
左下手李斯见此,赶忙侧过身子,俯首于地,行一大礼,高呼说道:“请大王息怒,已身体为重!”
一众文官齐齐大拜,高声喝道:“请大王息怒!”
而右首位的老将王翦,则是直接单膝跪地,满脸郑重之色,抱拳说道:“臣愿率兵十万,杀入燕国,不取狗贼桓翼首级,誓不归秦!”
“请大王恩准!”
武将序列亦在厅中跪成一列,齐声高呼,请命一战。
“呼~~~!”
秦王政重重呼出一口长气,似要将胸内怒火吐出,闭起双目,抬手说道:“此刻我秦国刚遇大败,应以稳定军心,为首要之事,请战之言,亦不必再提。”
一众朝臣齐齐垂下头颅,高声应喝。
“喏!”
秦王政扶着桌案起身,在高台之上徘徊踱步,仰首叹息,沉声说道:“寡人虽非兵家学者,但也知胜败之事,亦如天无长晴,水无常形,不可一概而论。”
“白老将军,纵横一生,坑杀百万敌军,六国闻之丧胆,然最后却亦同样败于奸臣之手,被逼自刎而终。”
“为军者,败则败矣,只需痛定思痛,复战再胜即可!”
说罢,秦王政双目之中,瞬时闪过一道寒光,面色冰冷,凝声说道:“然则败军之将,寡人可予以谅解,但背国之举,却为我大秦所不容!”
“来人,传寡人令!”
“喏!”
身旁宦官躬身一礼,接着赶忙跪在地上,取出传令锦娟,持笔沾染墨汁,等待书写。
秦王政走至台下,目光扫过厅内众臣,所过之处,未有一人敢与他对视片刻。
随即负手立于厅中,望着门外风景,面无表情,冷声喝道:“罪将桓翼,身为一军之首,却未谨言慎行,骄纵自满,未思报国,因其一人指挥不当,落入敌国陷阱,致使我大秦三十万将士,尽皆阵亡。”
“后更不思罪己,背于寡人厚望,叛国而逃!”
“此罪不容分辩,不可饶恕,按以秦律,叛国,不职,失责,不查,不敬,杀人,六罚共处!”
“着九卿廷尉严查,株连桓氏宗姓全族,五服之内,男丁尽数腰斩弃市,女子则统统赐予蛮种为奴,其所居之地,纵横百丈共住者,亦一并罪以枭首!”
“而桓翼者,则传于天下六国,凡能取其首级之人,尽赏金千斤,食邑万户,可近殿前十步!”
“喏!”
宦官埋头快速书写,亦不忘赶忙应喝出声。
秦王政再次迈步,在厅中踱走,默然片刻后,甩起衣袖,继续说道:“桓翼从者,虽无首恶,但亦犯失察,不报之错。”
“然念在其等,皆尽殉国而亡,便亦不再罪责旁人,抹其一切封赏,功过相抵,以为万万秦人警示!”
何为从者?
家中之奴,府中幕僚,店内杂役,手下之兵,全都可以称为从者。
而那三十万已死的将士,便是桓翼麾下从者。
此时此刻,明克敌最为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
“喏!”
宦官书写完毕,躬身一礼,接着缓缓退出议事大厅,前去传令。
而厅下亲卫,见此一幕,心中愤恨不满,却也只能死死咬牙,强行忍住。
一年征战,生死一线所挣军功,只因桓翼一人之为,秦王一口之言,便什么都没了!
……
北地,明家。
婉玉面色红润,穿着厚厚皮袄,正坐在软塌上面,哄着婴孩睡觉。
虽生产那日,伤了元气,但之后数天,在医官尽心的调理之下,婉玉已经渐渐恢复,坐卧行走,亦不再需要旁人搀扶。
昨日下了一夜大雪,此时院中已被银装覆盖。
但婉玉望着窗外,却连一丝欣赏美景的心情也无。
双目怔怔,满脸忧愁。
自从那日,石盏无故碎裂之后,婉玉便整日魂不守舍,只感觉心中好像压了一块大石一般。
此后她亦多番托人,打听前线战况,大军何时能够回归,却没有得到任何有用的信息。
感受这扑面而来的冷冽寒风,婉玉幽幽一叹,轻抚着怀中婴孩的脸颊,喃喃说道:“你说,你父到底何时才能回来?”
“嘎吱,嘎吱,嘎吱!”
一阵脚步之声,忽然从院中响起。
裹着面巾,遮挡脸上伤痕的三娘,风尘仆仆的走了进来。
【作者题外话】:这一章是补昨天的,昨天晚上一熬夜,今天又是浑身无力,睡了一整天,又得拖更了,不过拖归拖,肯定不会少,还请大大们放心。
另外说一件事情,评论区的读者,再一次提出这本书的行文问题,建议我改成白话文。
首先啊,你们如果你们仔细看的话,就可以发现,一般都是官和官对话,才会这样。而小兵之间的对话,几乎和白话没什么区别。作者也只是想符合一下当时的社会情况,而且有的内容,确实这么写,才有代入感,才有感觉,所以才这么写的。
而且旁白,也不算是文言文吧。我只是替换了一些字眼,比如了,着,的,这些词,我很少用。然后能精简的,我都精简了一下,好像,写成似,全部,写成皆,听到了这些话,写成闻听此言,这样精简干练,也能写更多的干货。
如果把这些东西加上去,我原本一章两千字,最少能写到两千五,或者三千,但是内容一点没变。
改是可以改,但是一半文绉绉,一半大白话,作者是真不行,臣妾有强迫症啊,真的做不到。。。
所以还是读者们决定一下吧,到底是继续这么写,还是改成大白话,你们说,我做。在评论区投票留言一下,然后咱们再做决定,这样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