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操一直在留心观察敌军的营地,此时他突然说道:“主上,贼兵要聚众进攻了。”
城外,从郭石的中军营地里奔出了数十骑,在营门出分开,散往前军各营。
他们每经过一处军营,里面那些原先正在休息的起义军士兵就迅速爬了起来,没过多久,整片起义军营地上空就升起了数十道炊烟。
以孙策等人这些天的守城经验来看,在他们用食过后,就会发起新一天的进攻了。
孙策与凌操,赵卓,陈武等人对视了一眼,四人同时点了点头。
陈武问道:“时机已经到了?”
孙策点了点头,说:“没错,就是现在!”
孙策从怀中取出在县令府上时就写好的“降书”,递给陈武,说道:“阿武,这献降表的任务就交给你了,记住,务必要小心谨慎!
如果形式危急,你就见机行事,你可以放心,我保证不会有人事后追究。”
依照周瑜的计策,先诈降,再出击,并且诈降要在敌军发起攻城之前,以缓其势,那么,现在就该是诈降的时候了。
孙策本来就是郭石的目标,如果他去“诈降”,恐怕就成真降了。至于松滋县令嘛,不谈也罢。
算来算去,还是松滋本地人陈武最适合去,因为此时的敌军中有很多敌军裹挟来的附近乡里人,以陈武在这一带的名气,他们应该听说过,真投靠过去立马就可以成为敌军中的一名头目,所以有机会让贼首相信他的投降动机。
最重要的,陈武的心里素质极强,有过单枪匹马面对上百门客的经历,他算是众人中最合适的了。
其实先前在县令府上时,县令是想让县尉等县中官员出一人,接下前去敌军中请降这个任务,但是当时所有县官都低头不言,气不过的本地人陈武才主动请缨。
陈武接过孙策手中的降书,脸色平常,还有心情整理了一下衣冠,然后慨然说道:“主上放心,属下此去必定不辱使命!”
为了做足想要投降的戏码,众人一起走下城头将他送到城门口。
孙策甚至还提议从新军精锐里挑选十几个勇士,陪同陈武一起去。
但陈武拒绝了,他说:“贼首如果中计,肯接降书,那么有我一人便足矣。
如果贼首不中计,就算这些人陪着去,也不过是白白送死,到时候战况肯定比往日更加激烈,这些精锐还是留在城中,以防万一比较好!”
城门打开,陈武单人独骑,径直往城外的敌军军营而去。
……
起义军营地外围,有一队骑兵守在护城河旁,这时郭石为了应对城中守军出城突袭安排的,此时有人看见陈武骑着马一个人出城,都觉得十分古怪。
领头的队长打个唿哨,十余骑就拦在了吊桥前头,朝阳下,陈武昂首挺胸,毫无畏惧地区马靠近他们。
那队长见状边警惕地盯着城门口,边大声喝道:“来者止步!”
孙策挥了挥手,示意文聘、许仲等人退后,自己一人留在门洞里,往外观看,听得陈武说道:“吾乃松滋陈武,奉长官之命,前来求见起义军首领。”
那队长狐疑地打量着陈武,问道:“陈武?可是坊间传闻的那个为恩人报仇,单枪匹马上门斩杀前县令的陈武吗?”
“正是在下!”
陈武的事迹早已传遍了松滋,这个骑兵队长也是听最近军中的那些本地人说的,崇尚义气的他当时就对陈武心生向往。
这时见到陈武本人,这个队长肃然起敬道:“不知是陈君当面,多有失礼,还请你不要见怪,不知陈君找我军首领有何事?”
尽管已经加入起义军,揭竿造反,但毕竟时间不长,一个人的性格还是没那么快就能变化的,得益于这个时代对于义气的崇拜,现在的骑兵队长见了陈武,就像见到了偶像,客气得不行。
“奉城中长官之命,前来递送降书。”
“什么?降书?”
“没错!”
“你们要投降了?”
“义军来得突然,城中未曾储备粮食,如今粮食已快用尽,为了百姓考虑,我们愿意请降。”
这个队长此时又惊又喜,又往城门处的孙策看了眼,急忙调转马头,然后一声令下,拦在桥头的骑兵纷纷让出一条道,他对陈武说:“陈君请跟我来!我带你去见我军首领。”
他留下了队伍的其他人,依然守在桥头,然后自己带着陈武往中军营地快速赶去。
……
城门离护城河不太远,孙策听到了他们两人的对话,长吁一口气,心道:“松滋陈武乐善好施,义气为先的名声在外,知其名者甚多,连这个敌军的骑兵队长都对陈武如此客气,更想来他此去应该是没有性命危险的。”
等他们远去后,他退入城内,命令士兵将城门关上,回到了城头,众人都凑了过来,问道:“主上,情况怎么样?”
“你们看。”
顺着孙策的目光,众人往城外看去,就这么一会儿的功夫,陈武已经进入敌营内部了,从城上看去,他经过的地方,敌军士兵都雀跃欢呼,其中还有不少人直接丢掉了他们的兵器。
凌操说道:“一定是陈武在路上说我们将要投降,贼军士兵因此而狂喜。”
一旁的赵卓开口问道:“你说的不错,只是,不知贼军为何会如此?”
“这……”
这时孙策解释道:“那是因为他们早就快没有斗志了!”
连着几天不停地攻城,眼看身边的同伴一天天变少,那些当场阵亡的就算了,不过是一死了之,剩下那些重伤未死的才更凄惨,他们只能被扔在营地凄厉地哭号,等待死亡。
即使这样,他们要攻的松滋城依然固若金汤,看不到丝毫攻破的机会,这样的情况,就算是久经沙场的老兵也会士气不振,更不要说才造反没多久的起义军呢?
孙策翘足尽量观望,直到陈武的身影被敌军士兵完全挡住,看不到了,才收回视线,感叹道:“阿瑜的计谋果然出色!”
这声感叹并不是在替周瑜增加威信,而是真的在称赞他的诈降之计,不论之后贼首是否愿意接受陈武的降书,光从城下敌军士兵此时的反应就可看出,敌军的势已然缓下来了。
……
孙策立在城头,一会儿探头往城内看周瑜,蒋壹,周泰和民夫们挖掘地道,一会儿远眺敌军营地,观察贼军的动向,等候陈武归来。
城外田间经过了敌军几千人的人踩马踏,大片的青苗都已经倒下了,为了制作云梯和撞木等攻城器械,城外的树木大多都被砍掉,如今一眼望过去,只剩下一堆树桩留在那儿。
兴许是得知了他们将要投降,绝大部分的敌军士兵都放松了警备,拿到食物后,纷纷找了几个熟识的聚在一处,兴高采烈地吃饭。
就算孙策离得较远,也能在城上听到他们的开怀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