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如果先解决西辽,夺取西域,就可以从东南西三面合围蒙古诸部。汉朝时期,汉武帝攻取河西走廊,开拓西域,就是为了更好的草原上的游牧民族。
不过当前大宋与蒙古诸部的形势,并不适合学习当年汉朝。
其一,蒙古诸部现在全部加在一起也仅剩十三四万骑兵,正是实力最弱的时候,如果再拖上几年,蒙古诸部骑兵便有可能恢复到二十万左右数量。
其二,解决蒙古诸部,首要并不在于打服蒙古诸部,令蒙古诸部臣服,接受大宋统治。
因为蒙古诸部还没有发展到历史上的铁木真时期,他们一盘散沙,且不会对臣服某国有多少抵触,毕竟蒙古诸部最开始就是臣服辽国,在辽国统治下发展两百多年。辽国灭亡之后,他们又臣服金国。
现在金国被大宋灭亡,不说辽东之战蒙古诸部亲身体会到了宋军的强大,就说他们以前所臣服的强大难敌的金国都被大宋覆灭了,足见大宋之威。
只要赵洹一道圣旨进入草原,蒙古诸部必表示愿意臣服,愿意接受大宋的改造与统治。
总之,在蒙古诸部眼里,只要大宋允许他们在草原上放牧繁衍,大不了回到辽国时期,年年向大宋进贡一些牛羊马匹就是了。
当年辽国也直接在草原驻军,直接统治草原。
草原苦寒,昔年同为游牧出身的契丹人都不愿意长时间呆在草原,他们丝毫不认为比契丹人更受不了苦的汉人,能在草原驻军多少,能驻军多久!
主要是在草原驻军,统治成本远远大于收益,当年大唐也曾直接统治草原,在草原上面驻军,可前后也仅仅撑了十几年就撑不住了。
直接下旨到草原上,让蒙古诸部臣服,这种事情赵洹并不打算做。
虽然只要圣旨到草原上,甚至大宋只要表个态,蒙古诸部都会愿意集体前来大宋表示臣服,但这样的臣服,威慑力不够,蒙古诸部老实不了几年。
或者说,蒙古诸部会形成大势大义上不敢直接对抗大宋,可却会小动作不断,小麻烦不断。
再则,蒙古诸部现在虽元气大伤,底子却仍旧很厚,只需要十来年时间,他们便能恢复到辽国刚刚灭亡时的元气,全部加在一起拥有三十万左右骑兵。
让蒙古诸部臣服了,大宋再出兵打击蒙古诸部的话,就不合适了。
现在的形势最好,蒙古诸部骑兵参与辽东之战,帮助金国与大宋为敌,就是一个现成的,大义凛然的借口,现在大宋无论如何出兵打击蒙古诸部,蒙古诸部都生不出半点怨恨,都怪不到大宋头上。
总之,赵洹的意思,让蒙古诸部臣服,接受大宋统治之前,必须先狠狠的打击蒙古诸部一次,更大的削弱蒙古诸部的实力。
靖康十五年六月,赵洹下旨令岳飞的东北军团,出一万五千骑兵,韩世忠的云州军团,出一万骑兵,吴阶的西部军团,出两万骑兵,三路总计四万五千骑兵齐入草原,打击蒙古诸部。
自从收复幽云十六州,夺取辽西、辽东,吞并西夏、金国,大宋已经不缺养马场,不缺战马了,成建制的骑兵加在一起,已经扩充到了超过七万骑,大部分都是撼山、神勇、荡虏、铁壁四军出来的精锐。
打击蒙古诸部,麻烦的不是击败蒙古诸部骑兵,而是如何找到蒙古诸部骑兵,还有后勤问题。
对于这些,赵洹也有解决的方法。
那就是他靖康十二年便让工部把热气球弄出来了,发展到靖康十五年,热气球技术已经非常成熟,可以用在战场上了。
热气球叠加望远镜,以及蒙古诸部都不知道大宋有这两样寻敌利器,完全没有防备,定会被寻到。
而后勤方面,赵洹让户部准备了大量便于携带的炒面,肉干,同时以战养战,击破蒙古部落的同时获得补给。
如果没有热气球与望远镜寻敌,以战养战很容易因找不到敌人,而不能从敌人哪里获得补给,但此次宋军没有这方面的担忧。
宋军骑兵的战斗力是母庸置疑的,身经百战的士兵,精良到极致的装备,战斗力绝对碾压连皮甲都没有,箭头还都只是骨头做的蒙古诸部骑兵。
历时一个多月,三路宋军骑兵总共击破蒙古诸部大小七十余个部落,其中包括克烈部、塔塔儿部、汪古部、乃蛮部等六大部落,毕竟主要目标就是这六大部落。
当然,直接将六大部落完全覆灭是不可能的,只是将六大部落每一个都击破杀散一轮。
最终,宋军以斩杀蒙古诸部骑兵三万七千余,俘虏两万四千余,另外还俘虏老弱妇孺十七万余,结束了对蒙古诸部的打击。
三路宋军骑兵仍旧留在蒙古诸部草原,在有意传出大宋可以接受蒙古诸部臣服的消息后,一些遭受过一轮打击,或是还没有遭受打击的蒙古部落,先是试探性的前来投降归顺。
当大宋真的接受他们的臣服之后,便陆续有更有蒙古部落前来归顺。
对于归顺的蒙古部落,大宋返还了一些俘虏与牛羊,同时从中原运来大量帐篷,赠送给在战事中帐篷被烧毁的牧民。
赵洹这是典型的狠狠打了一棍,再给一颗糖,把恩威并施用到了极致。
当下的蒙古诸部,思想还比较‘单纯’,他们并不懂得那么多弯弯绕绕,经过数月,便被大宋的恩威并施完全折服了,面对大宋的军威,显得无比老实,不敢有丝毫小动作。
赵洹不管这些蒙古诸部究竟有多少真心,经过这一轮打击,本就元气大伤的蒙古诸部,更加衰弱,所有部落骑兵加在一起都不过八九万,因为缺少壮丁,未来十年,人口不仅不会增长,还会进一步减少。
估计二十年内,蒙古诸部的人口都难以恢复到辽国刚灭亡的时候。
换句话说,大宋至少有二十年时间来巩固对草原的统治,以及汉化草原上的蒙古牧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