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牛蛙又称非洲牛箱头蛙,是一种生活在非洲的蛙类,性情极为凶猛,以小型哺乳动物,鸟类为食。外貌与可食用的美洲牛蛙有些相似,却又截然不同,块头和相貌比之更为壮硕和霸气。非洲牛蛙目前是爬宠界人气颇高的蛙类之一,陈空便在他的工作室中养了一只,是以一见这拉车巨蛙,便想到了自己饲养的爬宠。
但这巨蛙就如战马一般健壮,爬动时横肉颤动,泥水四溅,端的是威风八面。
陈空恍然大悟,心道:“怪不得那小孩儿说什么大青蛙,青蛙车,我本当他是童言无忌,原来还真有此事。钱律也和我提起过这事。那日我在弥山顶上等钱律时,也曾见到一辆马车消失在山壁里,难道便是这辆?这马车屡次出现在山道上,到底什么原因?”
他想得热切,心中更是惊喜,不禁又自言自语道:“这青蛙太霸气了。听说世界第一大的蛙类是喀麦隆蛙,不过也不至于那么大,难道是变异体么?这青蛙有主嘛?没的话我可要带回去了”
他也不想想这青蛙在拉动马车,定是有主之蛙,兴冲冲的走了过去。
他在巨蛙前停步,那巨蛙颇为驯良,见到有人拦路便不再前行。低下身子,闭起眼睛,瘫在地上,缩成了一滩肉块也似。
“这家伙怎么又不动了?非得我出来亲自赶路么?”一声尖利的声音从马车中响起。陈空吃了一惊,正想询问这青蛙是哪里弄到的之时,车帘被掀起一个角,一只尖牙长嘴的鼠头,毛茸茸的从马车中探了出来,
纵使陈空胆大包天,见这诡异的场景也骇得后退几步。
这鼠头人便是钱律那晚遇到的鼠夫子,他仍是极厌恶那只青蛙,他翻身下车,抽出盘在腰间尾巴,一言不发,以尾作鞭,开始抽打巨蛙。
直抽到二十余下,他才发现站在近处瞠目结舌的陈空,于是尖着嗓子叫道:“这儿怎么有活人?你是谁?”
陈空见这鼠人身材五短,猥琐瘦小,只怕经不住自己一拳,因此早没了恐惧之情。又见他狠打这巨蛙,不禁有些恼火,怒道:“你这怪胎,打这青蛙作什么?你不想养,给我便是,我还想养呢。”
鼠夫子从未遇到过见他不避不逃之人,疑惑间,用豆大的小眼狠狠打量着陈空。他看到陈空顶着发髻,背着莲花木箱子,不由得尖声道:“你这家伙难道便是中国的道士么?看你背着的箱子又像是背佛者,怪不得看到本仙毫不畏惧,怎么?想和我作对么?”
陈空微微冷笑,暗想自己身体已然复原十之八九,当下再不废话,上前拎起一脚,踢在鼠夫子的肚腹之上。他原本想要使出龙术那儿学到的“嗔掌”,但事到临头,见鼠夫子尖嘴尖牙,毛茸茸的脸面,便说什么都不愿触碰,临时收掌出脚,将鼠夫子一脚蹬在地上。
这一脚好不凌厉,一瞬便踢碎了鼠夫子的四根肋骨,鼠夫子惨叫出声,倒在泥水里,一时起不了身。
陈空听他提到“中国的道士”,不禁留上了心,暗想:“这怪胎有此一说,难道他是邦外之人?”他向鼠夫子细细看去,见他穿着一件蓝白相间,类似和服的外套,陈空识得这类衣服叫做“狩衣”,是古时东瀛贵族神职阶级所穿,后来成了东瀛阴阳师的标配。
陈空不解道:“你到底是人长得像老鼠,还是老鼠成了精?真是奇了怪了。我养的非洲牛蛙最爱吃的便是老鼠,怎么你这副尊容,还敢对这巨蛙动手?不怕被它吃了么?”
马车内突然响起鼓掌之声,有人道:“这位先生真是妙人,可以说和在下算是同道中人了”,说话之人声音清亮,让人听着浑身舒畅。鼠夫子连忙道:“主人,这人打我,打得我胸口好痛。”
马车的门帘又被掀起,走出一位面目俊郎,剑眉薄唇的公子。这公子也穿着狩衣,但比之鼠夫子华丽得多。他戴着一顶高帽,手上拿着一把折扇,腰带上坠着一枚精巧的玩物。陈空对文玩颇有研究,知道这公子所系之物,叫做“根付”,在东瀛极为流行。
日本根付的题材和我国玉佩有所不同,我国玉佩雕刻的题材一般都是神佛,如意之类的吉祥之物。而日本根付则不然,他们不求吉兆,但求新奇古怪。爬虫小兽,鬼怪邪魔,乃至于床笫之事皆可制作成根付。因此单论题材,根付文化比我们的玉佩文化题材广泛,但也因此可见,日本文化有是多难登大雅之堂。
陈空见了他的这枚根付,便知此人来头不小。这根付色泽温润,用料极为考究,雕的是一只蟒蛇死死缠住一位皇帝装扮的人。那蟒蛇极是逼真,方寸之间,鳞片纤毫毕现。它的一双蛇眼是用极小的红宝石的所镶嵌,整个根付剑拔弩张,栩栩如生,恐怕价格不菲,不是寻常江湖武人可以消受的。
陈空心念电转,直视那位公子,陡然问道:“阁下莫非是化狐的人?”
公子发出一串爽朗的笑声,道:“中国果然是藏龙卧虎之地,随便一名荒山野道,就能看出我的来历”
陈空此时气力渐复,又有了好勇斗狠的资本,听得这公子讥讽他为“荒山野道”,心中不怒反喜,当下摩拳擦掌,跃跃欲试起来。
阴阳师起源于中国,流行于日本。在我国战国时代,有一支主张阴阳五行学说的学派,该学派认为阴和阳是事物内部的两种互相消长的协调力量,是孕育天地万物的法则。阴阳学派传入日本后,风靡一时。其中安倍晴明便是其中翘楚。
十几年前,有一位阴阳师横空出世,自称是安倍晴明的后人。传说中安倍晴明乃白狐所生,因此那人开宗立派,称自己的门派为“化狐”,在日本开展了轰轰烈烈的阴阳师复兴运动。
陈空本以为中华的玄门修士与化狐之人素无瓜葛,没想到如今竟在弥山遇上。(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