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小林问她:“你叫什么名字啊?”
她回答说:“我叫阿可。”
“哦,阿可?有什么喻义吗?”
女孩悠悠的说:“师傅讲,人生的许多事,可有,也可无,可为,也可不为。”她小小年纪,却出口成章呢。
张小林点点头:“不错,很有道理,不过,还有一点。”
“还有一点是什么?”她回头看了张小林一眼。
“可爱。”张小林笑着说道。
她嘻嘻一笑,真的很可爱,小姑娘毕竟是小姑娘啊。
快要出林子了,忽然前面显出一片绿油油的草地,在草地边的靠山处有一个山洞,洞口不大,约就一扇门那么大,圆圆的,很光滑,阿可径直领张小林穿过草地,向洞里走去。
张小林很奇怪,难道她师傅在这洞里?
张小林跟着阿可走进山洞,这洞口初起看着窄小黑暗,真的走进去之后,却豁然开阔,足有几百个平方吧,在洞的侧方,是两个窗口一般大小的出口,透进光亮和凉风来,使洞内立显亮堂。
张小林一走进去之后,就觉得如同走进空调房间里一般,顿觉一股暖气意扑面而来,全身为之一阵的舒服。
只见洞里佳木茏葱,奇花熌灼,一带清流,从花木深处曲折泻于石隙之下。
只见洞内一个青灰色衣帽的尼姑正坐在那里,听到了声响,她微微抬起头来,张小林一下惊呆了……这是一个十分年轻,清丽脱俗的尼姑。
尼姑看着张小林,微微地朝着张小林善意地点点头,用很好听的声音说:“张总,我是这里的主持,我叫妙风,张总远道而来,小尼荣幸之至。只是并无什么可招待的。如果不嫌弃小尼等粗鄙,或可奉上清茶一杯,聊为张总解除风尘劳顿。”
张小林早已口渴难耐,听说有清茶可喝,自然欢欣鼓舞。
张小林微笑着说:“那当然是好,只是恐怕要叨扰大师的清修了。”
妙风微微地蹙了蹙眉,轻轻说道:“张总不必过虑,我在此清修,修的便是个佛缘。张总既然能够在小处稍作逗留便已经是冥冥中注定的缘分,何来‘叨扰’之说呢?”
说完这话,她就静静的看着张小林。
张小林看在眼里,心中竟然微微一颤,心道:此女的语气举止又哪里像个清修之人?且她虽说得机巧,但所言却均不是佛家的道理,那么她倒未必真的是槛外之人了。
或许是由于光线的原因,此刻的妙风女尼集神秘与妖艳于一身,她美艳外形使人充满遐想,手握佛珠表情安静之余愈加妩媚。
其实张小林是知道的,尼姑一词,也是中国人的俗称,并不合乎佛制的要求,本来,印度以尼音,代表女性,有尊贵的意思,不限佛教的出家女性所专用。佛教的出家女性,小的叫沙弥尼,大的叫比丘尼,意思是女沙弥及女比丘。
到了中国,每以未嫁的处女称为姑,故将佛教的沙弥尼及比丘尼称为尼姑,并没有侮辱的意思,所以在传灯录中,佛门大德尝以师姑称尼姑;但到明朝,以尼姑列为三姑六婆之一,那就有轻贱的意思了,因此,晚近以来,尼众姊妹们很不愿意人家当面称她们为尼姑。
张小林就见妙风的面前放着一面石案,案上是一壶茶,几只杯。
冻内暗香浮动,却并非寺庙中惯常的香味,倒似闺房中的女儿气息,妙风挥手让那个小女孩先离开了,自己从侧门外拿来一个小火炉,置于洞角,放上一只银白色的铝壶烧起水来。
她的手里是一只老旧的蒲扇,轻轻地扇动炉火,那炉中的火苗便一点点地蹿了起来。通红的炉火将她的粉面映衬得如同红霞一般,竟有说不出的美艳,张小林不觉瞧痴了。
大约过了七八分钟,那小壶开始呲呲地蒸腾着雾气,妙风便关了炉火,顺手拿出一只石案上翠绿色的瓷瓶来。只见她轻轻地打开瓶塞,用一支暗红色的小木勺将碧油油的茶叶一点点分到前面小巧的白瓷杯子里。随即又用三根手指轻轻的拎起那只盛满滚烫开水的铝壶,如同拈花一般,轻巧地将水注入杯中。
那水一旦入杯,张小林顿时觉得到处都是怡人的茶叶清香,更兼雾气蒸腾,妙风竟如在仙境中的仙子一般。
那妙风弯下腰去将茶水递与张小林,岂料就在她弯腰俯首之际,周身的曲线却几乎冲破那身布袍呼之欲出,张小林心里暗道:这小尼姑若是脱了这身修行的袍子定然是一副傲人的好身材。
就在他遐思迩想之际,只觉得一股幽香扑面袭来,定睛一看,自己的面孔几乎同这妙风小妮的一张粉面贴在了一起,不由得心头一动,妙风却恍若未觉,轻声道:“请张总用茶。”
张小林赶紧接过茶杯,心慌意乱地揭开杯盖,一股异香直奔鼻翼,刹那间整个人竟清醒了许多,只见小巧的杯中一汪翠绿,却仅有几片绿茵茵的叶片轻巧地悬在水中,张小林忍不住轻啜了一口,只觉得一股微涩的甘凉气息直入肚腹,有种说不出的舒畅。
但张小林还是强做镇定,问:“妙风大师,我想今天要见我的人不是你吧?”
妙风摇摇头:“不是,我只是受人之托,招待一下,你要见的人这会还没到。”
张小林皱一下眉头,转念一想,既来之,则安之,他就自嘲的笑笑说:“不过你又怎么知道我很喜欢喝茶?”
妙风说:“这只不过是一种巧合而已,这个世界有许多巧合,但是巧合又并非说就全是偶然,也是有必然性的嘛,所谓天时地利人和,种种因素集聚结合到一起,事情就会发生必然的变化了。”
“还是唯物主义嘛。”张小林说。
妙凤说:“是的,我从不宣扬命中注定之类,不过,人力也有不可为之事,毕竟,就目前来说,个人的力量还是有限的。”
“我同意。”张小林说道。(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