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莫半个时辰后,魏延行色匆匆引兵来到了濮阳城附近,听到前头传来的震天喊杀声,魏延心头大惊,暗暗祈祷濮阳城莫要出事。
继续前行,魏延看到濮阳城下已有一部孙家军正和袁军在厮杀,通过飘扬的‘陈’字将旗,魏延认出那是陈武的本部兵马。
前头战况正急,魏延几乎没有任何迟疑,立马朗声下令道:“全军加速,随本将军前去支援陈子烈将军!”
魏延这部人马虽然数量不多,但却来势汹汹,他们突然加入混杀的战场,袁军发现后,立马引起一阵骚乱。
反之,陈武所部孙家军看到后,却是大喜过望,齐齐振奋起来。
陈武瞅见魏延正往自己靠近,想到自己没有完成的任务,当即大声对魏延喊道:“文长,袁绍狗贼身边没有大将护卫,你速速前去将他击杀!”
魏延听了后,顿时心头一动,袁绍乃是袁氏主宰,如果能将他斩杀,不仅能破解眼前之局,对孙家军一统天下的大局也有极大的好处。
心中想定,魏延当即策马挥刀杀向了袁绍,一路悍勇冲锋,连连突破。
袁绍瞧见魏延不断向自己靠近,吓得心头大乱,一张脸苍白如纸。
就在袁绍有些不知所措时,不远处又传来了马蹄踏响和震天喊杀声,袁绍循声望去,当即认出这支新来兵马乃是己军援兵。
“孙家军鼠辈休得猖狂,朱文博来也!”朱灵人未至,声先到。
“文博来了,哈哈哈,天不亡本王,天不亡本王啊!”袁绍心中狂喜,随即朗声向朱灵呼道:“文博,本王在此,你速速前来相救!”
魏延听到袁绍的求救声,心头顿时一急,杀向袁绍的速度又陡然加快了几分。
看到魏延已快逼近自己五十步范围,袁绍这才发现一个严重的问题,那就是朱灵虽然率军来了,但相比近在眼前的魏延,依旧是远水难救近火。
袁绍急得脑袋直打转:“怎么办?怎么办?”
一旁的许攸连忙出声安抚:“大王莫慌,你先撤,这里由属下来应付!”
说完后,许攸一边命人护着袁绍离开,一边指挥周边的袁兵结阵拦截魏延。
许攸的指挥手段颇为高明,在他的调度下,百余袁兵发挥出了强大的战力,生生将魏延挡住了许久。
危机暂时解除,许攸见这处战场陷入僵局,而吕翔所部人马也遭到城头守军的伏击,便建议袁绍下令撤军。
袁绍本就被不断出现的险情弄得忐忑、狼狈,现在听到许攸的提议,几乎没有任何犹豫,便同意下来。
“叮叮!叮叮!叮叮!”
随着清脆的鸣金声响起,各部袁军开始撤退,魏延、陈武率军掩杀了一阵,在与黄忠率领的残兵汇合后,便撤军回到了濮阳城。
这一战,孙袁双方都折损颇多,孙家军死伤八千余,袁军死伤万余,一开始,袁军于寨中伏击孙家军,给孙家军巨大杀伤,后来孙家军在荀攸的妙计下,反而占据上风大败袁军。
战事终结后,黄忠、魏延、陈武等将回到城中,所做的第一件事,便是针对自身犯下的错误向荀攸诚恳道歉。
荀攸幽幽一叹,虽然心中难免存在一些芥蒂,但最终还是原谅了他们。
这事揭过后,黄忠语带敬意地问起了荀攸设下的空城计:“公达,今日我与文长、子烈率军离开后,城中所剩兵马不过千余。”
“如此境况下,你不征募青壮百姓守城也就罢了,为何大开城门,放落吊桥,任由袁军来攻?”
“更让人不解的是,明明濮阳城一攻即破,为何袁绍顾虑重重,不但错过了攻城良机,还险些陷入困境被杀?”
荀攸淡然一笑,细细分析道:“如汉升所说,城中不过千余兵马,即便加上青壮百姓,也挡不住袁绍的大举来攻,如此境况下,选择犯险或许是另一条出路,这是其一。”
“其二,袁绍这人多疑少决,如果我如往常那般做出一副拼死守城的姿态,袁绍必会发兵狂攻,反之,我大开城门,放落吊桥,他便会心中起疑,踌躇不定。”
“其三,这还与袁绍前番的经历有关,所谓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袁绍这人曾因为莽撞入城,而被伏中箭,我便判断他之后遇到类似的局面,会有所迟疑。”
“当然,这虚张声势的布置也只能唬住袁绍一时,要想真正守住濮阳城,还需要我军援兵及时赶到,这也就是我为什么特意叮嘱子烈,一旦知晓文长、汉升遇伏,便需立即回援濮阳城的原因。”
黄忠、魏延、陈武三人听得连连点头,对荀攸的谋略和胆识,打心底里佩服。
袁军大寨内,袁绍回来后一细想,便意识到今日之战之所以没有大获全胜,全因为自己多疑少决。
想到自己错过了破城的最佳时机,想到这一战中折损的大将吕旷,袁绍心中极为郁闷,也万般后悔。
袁绍的伤势本就还没有痊愈,战场上连受惊吓,现在心中又闷气郁结,箭疮崩裂之下,又是痛得晕倒。
袁军文武见状,又是大惊失色,连忙请行军医者诊治。
经过细细诊断,行军医者告诉众人,十天之内,袁绍不可再披甲上阵,也不可再动气,否则病情加重,后果不堪设想。
袁军文武谨记在心,说话行事小心翼翼,不敢让袁绍丝毫动气。
之后几天,两军都默默舔着伤口,倒也相安无事。
可到了战后第六天的时候,战局却出现了新的变化,因为由沮授、郭图、逢纪、高览、鞠义统领的三十万袁军,已自白马渡过河,距离濮阳城只剩下四五天的路程。
许攸、审配、颜良、张郃等袁氏文武得到消息后,顿时大喜过望,为了报仇雪恨,为了防备濮阳城内的孙家军得到消息后撤离,他们齐齐谏言袁绍派兵封锁濮阳城四门。
袁绍对濮阳城内的孙家军恨之入骨,想都没想过,便准了许攸、审配、张郃等人的提议。(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