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风雨江南 第九十章 因果

关灯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告知书友,时代在变化,免费站点难以长存,手机app多书源站点切换看书大势所趋,站长给你推荐的这个换源APP,听书音色多、换源、找书都好使!】

东南平定以来,自京师到地方,朝野的官员都变得十分忙碌。户部忙着征调钱粮,统计江南百姓户籍人数,吏部忙着官员的升迁调转,填补因为水患和叛乱而在东南政局上形成的官员空缺。兵部和五军都督府也在忙,兵员的征召和调动,各级将领的调遣和卫所的整布,都需要在短时间内成形,并且上报。

启元帝这些天一直很忙,各地送上来的折子经由通政司阅览之后递到御前,堆了好大一堆,连续好几天不停地批阅,到现在也还没忙活完。不过忙碌归忙碌,启元帝的心情却比以前好了很多。登基之后,他虽然是万人之上的皇帝,可是整个国家之内,依然还有一些东西是他不能轻易触碰的,有一些东西名义上是属于他的,实际上却被诸王把持着。比如东南、西南的盐场、茶园、铜山等等……

不过经过了很久的谋划之后,现在叛乱已经平定,朝廷的削藩策推行无阻,短短的两个月之内,先前还分散在诸王手中的财政大权,已经悉数收归到朝廷手中,收归到启元帝手中。现在的诸王,除了封地的供养和名义上的爵位之外,再也无法同之前的地位相比了。除了西南的蜀王仍旧留有青番卫的兵权之外,所有的王爷除了王府的护卫之外,再没有人拥有像吴王张秀那样的大军。

兵权、财权都集中到了自己手里,启元帝面临的虽然是江南的政事、民事、军事各个方面汇集的烂摊子,但他一点都没有焦头烂额的感觉,反而心情很愉悦。因为现在摆在他面前的,是真正的万里江山,整个大建朝的国土之内,再没有他需要顾忌的东西,再没有他伸手却触摸不到的地方。以前拟旨时的处处受制、需要做事时财政上的捉襟见肘,到如今,都已经离他远去,再不是需要忧心的问题了。

然而,世事如流水,旧的去了,新的又来了。

大朝会上,关于东南的政事和军事都已经大局已定,例行公事完毕之后,就在众人满心欢喜地准备退朝之时,忽然一个人颤巍巍从文臣班首走了出来,微微躬身一礼后,一句话把所有人都险些打了一个跟头。

出来的赫然是当朝首辅、内阁大学士李东路。他的话意思很简单,“臣已老迈,不堪一用,乞骸骨,回故乡……”

李东路要告老还乡!

眨眼之间,一向肃穆安静的朝堂上头,顿时一片哗然!

李东路是天历十四年的进士,为官数年,身历两朝,敦厚端方,任人无数。现年六十八岁的李东路,宦途也并不是一帆风顺,但屡历挫折之后,却在最终荣登文臣的顶峰,不但被加为大学士,入了内阁,还坐到了当朝首辅之位上。而在东宫初正之时,如果不是他一力举荐杨自和,那么按照启元帝的意思,现在的太子太傅恐怕就没别人什么事儿,肯定是非李东路不可了。

经历两朝光景,李东路曾经下过狱,也被贬过官,先帝时期,曾与当时权倾朝野的飞翎卫都指挥使靡横针锋相对地斗得鸡飞狗跳;也曾在很多官员落难的时候伸出援手。尤其是,在先帝撒手西归之际,李东路作为重臣,是真心拥戴启元帝的人之一。而在启元帝登基之后,李东路更是全身心地辅佐,几十年过去,在临老之日,不但最后一次做了一回科考座师,而且还帮助启元帝完成了削藩的大业。

虽然现在叛乱已平,削藩再不是什么问题,很多官员都加入到了对诸王声讨的队伍之中,但至今在启元帝心中,不管朝堂上的臣子说得多么慷慨激昂,削藩成功的第一功臣,都毫无疑问地,始终是非李东路莫属。当时君臣孤军奋战之时,宫内宫外,阻力无数。甚至连后宫的掌舵人——太后,都给他施加了相当大的压力,更枉论朝堂内外、明里暗里李东路受过多少人的攻讦非议了。

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毫无疑问,在几经沉浮、历经风雨的人生路上,李东路经受住了无数次的考验,无论是个人品行还是宦海生涯,都在个人的履历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然而,一切终于都挺过来了,随着水患的减退和叛乱的平息,先前甚嚣尘上的反对之声也都悄然消失了。当时只身引领削藩事宜的李东路,在这个时候成了所有人顶礼的对象,高瞻远瞩、运筹帷幄等等谀辞也都纷至沓来,此时此刻,李东路攀上了个人宦海生涯的最高峰,朝内朝外,风光无限,声势一时无两。可就是在这样充满光耀的时刻,李东路却忽然向皇上上书,请求告老还乡,颐养天年。不但朝堂上所有人惊讶莫名,连一直以来与他君臣相得的启元帝,也有些措手不及。

朝局刚刚稳定下来,虽然前路一片光明,但还有许多事情等着去做呢。在启元帝的心里,虽然李东路年纪有些大了,可还是能够再干些年的。往朝堂上一站,还是朝廷的一根砥柱,最起码,在一些事情没人可以商量的时候,启元帝最先想到的,还是李东路……

可是现在,这个几近七十高龄的能臣干吏,终于决定隐退了。

启元帝心中讶异之余,却也忽然间理解了李东路的心思。数十年的宦海,如今李东路已经身在最高处,登无可登了。无限风光在险峰,下面的人只知道向上攀登,只道上面风光无限,却不知站在峰顶,景色固然是好,风险也是随时有来。李东路做内阁首辅已有十余年,什么样的风景没有见过?如今的景况,早就过了有名利心的时候。旁人看起来无比光耀的事情,对李东路毫无任何吸引力了。恰恰相反,经历了大风大浪的李东路,如今年事已高,想的怕真的是好好休息几年,落叶归根的事情了。

但是对于他这样的想法,启元帝只能是理解,虽然不情愿,仍旧准了李东路的请辞折子。以六十八岁高龄,担着破家的巨大风险,李东路能只身扛起削藩的大旗,站在第一线,冲杀在风口浪尖上,这一辈子不但对得起国家、百姓,也对得起皇上的知遇之恩了。朝野之中官吏多如过江之鲫,可能做下李东路这般成绩的人,能有几个?

启元帝心生感慨之余,不但准了李东路的告老折子,还当庭宣旨:三日过后,在城南碑亭,为李东路亲自饯行。

旨意一下,李东路固然是心情激动,叩首谢恩,朝堂上其他臣子也是一片歌功颂德之声。只是在此之余,不免有人面面相觑,嫉妒者有之,感怀者有之,因为李东路离去,朝堂上有了空缺而内心窃喜者、暗中立刻兴起觊觎高位之心者,也大有人在……

巳时刚过,例行的朝会终于散了。走出朝堂的臣子们纷纷朝着李东路走来,围拢了一圈,都是拱手作揖,恭贺老学士功成身退、衣锦还乡。包括大学士杨自和、范宣、于连在内,各部尚书、侍郎,连带几个高门大族的老公爷如向河、赵广之类,也都纷纷留了驾辕,在李东路逗留京师不多的时间里,表达着最后的情谊。

只是在这种鲜花着锦似的光耀背后,很多人的心思却早已经转向了。

近期,朝堂上告老的不仅仅是李东路一个。然而同样是告老,却是两样的结局。

当朝首辅李东路的告老折子不但被皇上准了,还亲自下旨,于碑亭饯行。而在数天之前,在叛乱还没有结束的时候,吏部尚书张子腾告老,却没有获准。不但没有被准,拖到了昨天,张子腾一部尚书之尊,却忽然间被飞翎卫下了大狱。两相比较,着实引人深思。

吏部尚书,一部的堂官,却在这个当口忽然被下了大狱,很多人心中都打开了小鼓。皇上这是要干什么?难不成梳拢了诸王之后,又要拿大臣们开刀么?基于这样的想法,暗地里,官吏们互相之间的联系和活动忽然间多了起来,但是很快,皇上的旨意便下来了,昭告天下,宣布了吏部尚书张子腾在昔日和吴王张秀暗中勾连交往的罪证。如此一来,一部分人心中的石头落了地,可另一部分人,却变得更加紧张了。

一个萝卜一个坑,拔起萝卜带起泥。随着吏部尚书张子腾一块下狱的官员,多达数十人。飞翎卫这个密谍机构,在沉寂了多时之后,终于在此时重新露出了爪牙。除了各个涉案官员之外,还有各自的家属亲眷,浩浩荡荡一大群人,呼天抢地被飞翎卫的侍卫们拖出了家门,关入了铁牢笼里。昔日衣紫服朱高高在上的官吏,眨眼之间便沦为了阶下之囚,经营得花团锦簇的家园也被抄没一空。面对如此结局,有些人当场就疯掉了,即便心理坚韧的人,也变得沉默寡言,脸上再没了往日的红光……

…………

例行的朝会刚刚结束,启元帝便回了静心阁,随后不久,飞翎卫都指挥使杜宁便被人叫道了宫里。

“朕嘱你查的那件事,现下查得如何了?”(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qidian.)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未完待续)

【告知书友,时代在变化,免费站点难以长存,手机app多书源站点切换看书大势所趋,站长给你推荐的这个换源APP,听书音色多、换源、找书都好使!】
章节报错

上一章 目 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热门推荐: 万相之王 从木叶开始逃亡 我有一剑 从长津湖开始 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陆地键仙 星汉灿烂 我只想安静的做个苟道中人 修罗武神 人族镇守使
相关推荐:远古驯夫记驯夫恶犬天下哮天犬新传我的超级丧尸女友都市神医奶爸混元道君宝贝儿道爷混迹在美女圈最强系统之万界主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