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秀英在前厅处理公务,心不在焉,思想不能集中,幸好宋若仙在旁边及时校正,李询也来帮忙,总算没出什么乱子。
这一天刚吃了早饭,跟随李元庆的侍卫急匆匆的回来报道,王爷在绵州救灾,忽然被巨石砸中头部,昏迷不醒。当地医师没有办法,只好送回成都来救治。
秀英听了如雷轰顶,看到丈夫被抬进来,人事不知,不禁大放悲声,李询看母亲悲痛欲绝,不能自抑,只好自己做主,吩咐人寻良医救父亲。
如此过了三日,元庆还是昏迷不醒,秀英几乎绝望,众多百姓聚集在门外,感念王爷这些年在成都主政,令百姓安居乐业,现在又为了救灾受伤严重,都跪倒祈福,愿王爷快些苏醒。
一个个医师来到,又一个个无效而返,秀英心中希望一次次升起,一次次希望又破灭,心中备受煎熬,几天水米未进,趴在元庆身边昏昏沉沉,听到李暧叫她,睁开眼看看,李暧手里捧着一碗粥,跪在地上哭着求母亲吃饭,秀英接过碗放在一边,抱着女儿心酸,泪却早已经流干。
李询忽然急匆匆走进来问道,“母妃,外面有个叫孙思邈的老道士要给父王看病,要不要让他进来。”
秀英以为自己听错了,急忙问是谁?李询又重复了一遍,秀英还是不信,李询扶她出门看,一位仙风道骨的白发白须老道士手持拂尘站在门外,正是十几年前给自己把过脉的老神仙孙思邈。
秀英喜出望外,跪在地上求神仙救丈夫,孙思邈含笑说道,“王妃请起,山人素闻王爷爱民如子,尊师敬道,今日有难,特意赶来救他。”
说罢进门看了元庆,在正筋穴、正宗穴、正士穴、三重穴、镇静穴、正会穴施针,一炷香功夫,起死回生,元庆缓缓睁开了眼。
李询李暧见父亲醒了,一起拜谢神仙,孙思邈摸着胡须,叮嘱病人要静养,告辞飘然离去,秀英知道留不住神仙,叫管家去各处道观散财以谢神仙救命之恩。
元庆虽然苏醒,头痛欲裂。看秀英时,有些陌生,恍如隔世。离开家的时候她还是青丝乌发,红颜不老,这时候看她仿佛老了十几岁,秀英伏在他身边给他擦脸喂水,隐约看到她头上已经有了几根白头发。元庆拉住她的手,满腹话无从说起。
秀英柔声说,“你不要着急说话,神仙说了要多静养,外边的事有我和询儿,只管放心。”
元庆笑了笑,沙哑的声音说了一句,“吓坏你了吧。”
秀英看他醒来首先担心是否吓坏自己,说道,“你都这样了,还有心思担心我,你都睡了好几天,再不醒过来,我熬不过去,也跟你一起去了。”
元庆抚摸她的脸说,“你真傻,我们都去了,孩子怎么办?你忘了我们约定的,还要一起去做闲云野鹤吗?”
秀英忍不住唏嘘说道,“这些都不重要了,我只要你活着,不要丢下我一个人。”
元庆笑道,“不会,我这不是还在嘛,将来一定陪你到地老天荒。”
秀英泪奔,真心感觉生离死别,真的没有自己了断来的痛快。
几个月后,元庆已经恢复的差不多,对秀英说,“这回大难不死,最放不下的是母妃和你,还有孩子,两个小的常在身边还好,圆圆是只有小时候见过,这么多年,对不起她,我去长安接回来,全家团聚,再有磨难,也没什么遗憾了。”
秀英说,“还是我去吧,你才痊愈,不要长途奔波。”
元庆坚持亲自去接女儿,秀英只好给他打点行李,十几天后,果然带了李圆圆回来,秀英闻报,带李询李暧接出大门。
秀英看她比上次见到,又长高不少,拉住她的手回房,李圆圆也不再拒绝,顺从的跟着秀英进了屋,女官指点李圆圆拜了父母,李询李暧拜了姐姐,秀英仍旧拉着李圆圆不放手,说,“我的儿,我把你丢了将近二十年,这些年想的我好苦,今日全家团聚,你想要什么,尽管跟我说,这里才是你的家,府里有什么好玩的,你只管随便玩耍,没有喜欢的,告诉我去外面买,过几天让你弟弟妹妹带你去城里城外到处逛逛。”
李圆圆仍是拘谨,应了一声是,低头不再说话。李询开口说,“我以为二姐长得最像母妃,现在看来,还是大姐姐更像母妃多点,怪不得母妃每天念叨大姐姐。”
李暧看姐姐虽然是京城来的,又是相府儿媳,只是相貌出众,穿着一点不华丽,两个一起来的丫鬟也是打扮朴素,行李也很简单,不禁有些同情她们,便不计较李询说姐姐更像母亲,对李圆圆说,“姐姐晚上去我那里住吧,我有个小玩意送给你呢。”
李圆圆微笑说好,李询说,“你有什么好玩的能送姐姐,我听说姐姐小时候也能骑马射箭,改天我们出城去打猎才好玩。”
李圆圆笑道,“兄弟是哪里听来的,我很久没骑马了,更不要说射箭。”
李询说,“上回苏婉儿来的时候说的,说你小时候游历过不少地方,北国江南和东都洛阳,这些地方我还没去过,”
李圆圆有些敏感,问道,她还说我什么了?李询笑道,自然都是夸赞姐姐的好话。
秀英听她姐弟三个说话,叫她们先去见太妃,对元庆说,你看出来了吗,孩子在相府好像过得并不如意,她出嫁好几年了,也没个孩子,你接她的时候,是个什么样子?
元庆没敢和秀英说,李圆圆临来的时候,去给养母罗夫人道别,哭的生离死别一样,李圆圆两个妯娌,一个是李世民亲生女儿高阳公主,一个是亲王李元景之女,李圆圆身为大嫂,不知道能不能让两个弟媳以礼相待。(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