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
穆风深知谢策对自己成见颇深,却一再隐忍。
“在下无德无能,能谋个安身立命的官位便知足了,哪敢打扰谢公子。”穆风低头回应道。
“也是,也是!”谢策说完,便仰头哈哈大笑。
尚书,寺卿,巡抚一一到访。随行的礼物,更是堆满了整个房间。
谢策将众人一一接待妥毕。就差皇上的代表了。
这五月节之隆重,让当今皇上都寝食难安,不知派何人代表参加才合适。
正当谢策与谢太傅小心交流时,门外传来侍卫响亮的声音“十皇子驾到!”
十皇子终于来了。
酱绿色的轿子,几十个护卫簇拥着一个十二岁清秀男子下轿子。
那就是十皇子。
谢太傅带领谢家上下的人和已经过来的文武百官,过来接驾。
十皇子虽然离众人远,可还是能看到那瘦弱的身影。他脸上有着和年纪不相称的落寞和疏离,眉峰总是蹙着,心事重重的样子。
谢太傅一看是十皇子,脸色就变了。
当众他不想太扫兴,还是让大家把十皇子迎接了进去。
可是,为太子订做的香楠木大椅子,竟然被移走。
谢太傅让人搬出一般的椅子给十皇子。
他神色鄙夷,甚至连必要的掩饰都省了,直接说道:“这是为太子准备的,既然太子没有来,那就收回去吧!”一脸的对十皇子的轻视。
众人都看着十皇子,没人觉得他应该生气,对啊,他有什么资格生气。恐怕只有他自己觉得,他应该生气吧!
“多谢。”十皇子黑着脸,坐下来的时候太用力,竟然把边上桌子上的茶杯给倾倒在地上了去。
谢策眼明手快,一个飞身抓住了那个杯子。
“十皇子殿下,这茶杯还是御赐的,你可是要拿好了的,若是有失,连累了在座的文武百官,谁都担当不起啊!”谢策这话一语双关,倒是让很多现场的人都怕起来,纷纷用指责的目光看十皇子。
十皇子一下子成为“不懂事”的代名词,成为众矢之的。
谢太尉满意的看了谢策一眼,这孙子有时候还是很聪明的。
若是不那么倨傲,恐怕也不至于总是惹事。
“好了好了,十皇子也不是故意的,大家都坐下来,五月节要开始了。”谢太傅趁机做个好人。
众人都落座。
谢策翻看名册,问谁还没有到,在十皇子来之前,客人们都已经到了。这是要显示皇家的威严。
谢太傅自然是采用了董院使的彩排建议,而董院使,也是从杨端午那里听来的。
很快,舞蹈音乐响起,美人穿着露肚皮的衣服,手捧托盘,托盘是金漆木盒,托盘上是金制的碗和酒器。
这奇妙少有的上菜方式,自然是吸引了众人的注意,美人这么近的上菜,这就是美人宴啊!
落座的都是男子,哪里能轻易过了美人光,并且还是光着肚皮的女人。
很快,桌子满了菜肴,美人儿们退下。
很快,烟花燃放起来。
无数个烟花在暗夜里燃放。
大家一边吃一边看,菜肴都是京城最好的素材制作,手艺精良,味道极好。
直到天空,烟花汇聚成一条盘旋的龙。
长长的龙,在天空舞动,虽然是烟花,可是,停留时间却不短,却已经入了所有人的眼睛。
后来人们都说,谢家的五月节,今年办的最好,几乎是完美的,挑不出一丝的毛病,除了那条显示“龙”的烟花。
那么张牙舞爪的一条龙,还当着文武百官的面,绽放开来,迟迟不退。
谢太傅就算是没有谋反的心,也没有人相信了。
龙,岂是朝臣家宴可以随意摆设的,更何况,谢太傅还如此大张旗鼓的展示给所有的官员看。
就算谢家的人不说,也堵不住满朝文武的嘴。
当下,董院使的手就开始哆嗦起来。
幸好是坐着吃饭,不然,他这么抖动的脚,只怕就连站立都不行的。
谢太傅脸上乌青色呈现。
谢策马上吼道:“谁让你们放这种烟花的?快给我停下。”
那放烟花的工匠们吓得直哆嗦:“是——是——太傅大人给我们的烟花,我们就放了。”
“闭嘴。太傅大人怎么会这样做?要不是看在今天开杀戒不吉利的份上,你们这群人,都要斩首示众!”
董院使看着放烟花的工匠们,都被谢策喝退,又看看谢太傅那严峻的脸色,他已经知道了,谢策刚才说的“斩首示众”,是跟他说的。
这件事,就算皇上不敢追究,可是满朝大臣必然会置喙。
谁今后还会服一个有着违逆之心的谢太傅。
谢太傅和皇帝之间的敌对,必然将达到最高峰了。
可是谢太傅为了堵住大臣的罪,让皇帝放松戒备,一定会找一个他的替死鬼。
而那个替死鬼,就有可能是董院使了。
知府大人宅子里,杨端午炖了鸡汤给公公婆婆喝,倪重阳一边看医书一边笑问:“什么事这么开心。”
“当然开心了,我们就要完成任务回家乡,继续过悠闲的种田生活了。”杨端午给倪重阳舀来一碗最补的鸡汤,上面放着红枸杞。
倪重阳一怔:“完成了?”
“你听到那边喧嚣了没,天边燃放着烟花,那么就是表示,我的计策成功了。”杨端午于是对倪重阳,娓娓道来她的计策。
原来,杨端午让董院使去献上的彩排方案,表面是精益求精,目的就是为了用表面的完美,来遮盖暗中的阴谋——那盒烟花。
所有的材料,谢家的人,都可以检查了再使用,可只有烟花,烟花是只能燃放一次的。
董院使和谢太傅被表面的完美所吸引,谁会去关注一个小小的烟花呢。
那烟花,是杨端午暗中找到鞭炮工匠制作的。虽然工艺高,但是还是可以制作的,只要给钱。
董院使自然也不会想到一个烟花会出问题。
“如此,皇上和谢太傅将势同水火,两虎相争,必有一伤。”倪重阳感叹说,“果然是妙计。”
“不管他们之间谁是胜利者,另外一边的一定会死,那么,我也算是帮我们杨家复仇了。”杨端午深深地看着倪重阳说,“然后,我们就隐退,回大坟脚村看夕阳西下。”
“好。”倪重阳很开心,可还是有点担心,“不过这次就算是成功了,我也没尽了什么力。”
“不,重阳哥哥,你帮我去上奏皇上,转告了谢策和谢太傅的丑事,使得皇上生气,才没有派出太子,而是派出了本来就不喜欢谢太傅的十皇子。使得我的计策更加顺利。这是最大的帮助了。”杨端午说,“也正因为如此,我才要你辞职了。”
“辞职?”倪重阳不解。
杨端午点点头:“你递交了奏折,谢太傅万一查到呢。虽然,他未必就会怀疑你什么,朝廷上他的政敌这么多,想必要告发他的不只你一个,他未必就会对你怎么样。可凡事要防着万一。政治上的事,实在是说不清,太危险。我情愿和你回家种田。”
这回,轮到倪重阳不解了,“我也希望过平静的生活,可如果是那样,我将没有能力保护你。”
“如果我们不及时退出,就有可能被牵连进去。谢太傅不是甘心就久居人下的,他一定会想办法对抗皇上,到时候,大铭朝必将重新洗牌。血洗江山这局面又不是没见过。”杨端午是想离开了。
如今谢太傅要面对的是皇上这个最大的敌人,恐怕没有时间来刁难她和倪重阳,他们是时候要离开了。
“不管如何,我还是要和知府大人商量一下。是他提拔了我,我若是不声不响就走了,只怕——”倪重阳说。
杨端午点点头:“这是应该如此的。不说别的,就说这么多天,我们都住在知府大人宅子里,受他的保护,这份恩情,已经值得一生铭记了。”
五月节在几个时辰后过去了,人潮退去,谢太傅房间里的灯,却没有熄灭。谢策和他对坐着。
“策儿啊,这次,我们被董院使害惨了。”谢太傅说,“我实在是想不到,他为何要加害我们。”
“那董院使会不会是受人指使的?”谢策说,“大家都想不到,竟然在鞭炮上面做文章。”
“可是董院使还是做了。”谢太傅叹气说,“十皇子目睹了一切,他本来就不喜欢我们,一定会在皇上面前放狠了说我们坏话。”
“说就说,皇上又怎样,他难道敢处理我们么?”谢策冷笑,“爷爷,兵权还在我们手里。”
“如今也只能看看皇上什么反应了。”谢太傅说,“为了表示我们不想谋反,明天,就斩首董院使,告诉皇上,都是董院使出的诡计。”
谢策说:“董院使想要害我们,自然是要斩首。可是,皇上又有什么可啪的。若皇上敢多言,我马上提剑杀了他。”
“你这样的话以后不可多言,现在还不到这个时候。”谢太傅摇摇头,“明天你去斩首董院使,别的事,由我来处理,不必你管。”
谢策虽然听令,可也只能照办。
而是夜,倪重阳没有告诉杨端午,在董院使的家门口等候他。
“你是何人,为何半夜三更,在我家门口站着?”董院使从马车上下来,问道。
倪重阳说:“我是来救你的人。”
“救我?”董院使已经预感到,谢太傅明天必定会斩首他,所以,看到有人说能救他,自然是高兴的很,如今已经是死路一条了,死马都要当活马医了。
“这是一张地图,院使大人,你必须马上离开京城。你放心,谢太傅是没有理由为难你的家人的。你不必为家人担心。相反,你若是继续留下来,明天必见血光。”倪重阳说完,递给董院使卷好的地图,然后,转身就走。
董院使问:“兄台请问你尊姓大名,日后也好道谢?”
“你不必对我说谢谢,我只是帮她减轻一些罪孽罢了。”倪重阳快步离开了。
那份地图,乃是倪重阳根据《国志》来画就的。
大铭朝有一条通往西蜀的路,若是董院使连夜起程,还是可以离开金陵,而谢太傅是猜不到他会去西蜀。
西蜀是蛮荒之地,几乎没有人去的。
那么,董院使就得救了。
深夜,月明星稀。
倪重阳推开家门,杨端午还坐在床边绣手帕。
“这么晚了还没睡?”倪重阳心疼的说,“仔细看花了眼睛。”
“我在等你呢。我知道你去找董院使了。”杨端午笑道,“辛苦了吧?”
倪重阳一怔,“原来你知道。”“我知道你一定不忍心,让董院使因为我而死。”杨端午放下手帕,笑道,“倒也没什么的。董院使本来就不是什么好人。”
“可他罪不至死。”倪重阳很坚持他的原则。
“我没说你去错了啊。”杨端午笑道,“让人可笑的是,知府大人今晚也没回来。听下人们说,他和穆风连夜离开了京城,好像是去办什么公事去了。”
“那我岂不能辞官了?”倪重阳是礼部的人,就算要辞职,也必须经过穆风同意。
杨端午摇摇头:“那我们再呆几天,看看戏也好。这出戏,也是越来越精彩了。”
杨端午先睡下了。
倪重阳则去书房继续忙碌。
满天繁星点点,凉爽的夜风驱赶走了略显闷热的空气,带来了不远处树林里的花香。
屋内,烛火通红,倪重阳手中的毛笔依旧有规律的摆动着,在略显发黄的纸上,逐一留下黑黑的墨迹。
医学知识重在传承,否则,就没人相信草药能治病,或者张冠李戴,弄错了草药而草菅人命,却怪草药有毒。
其实草药本来就是因为有偏性才可以治病,热着寒之,寒着热之,用药平衡阴阳,治愈疾病偏性。
而传承,也是倪重阳写《药草大典》的初衷。
屋内,除了桌上的一盏灯之外,还有几乎放满桌面的各种古籍。
其中许多古籍,已是孤本,是倪重阳从宫内借出来的。
“大人,夜深了。”旁边一个书童轻声提醒道。
倪重阳似乎没听见似的,继续埋头写着。(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