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老板的彩虹屁,郭嘉没有放在心上。
他很清楚的知道,虽然自己提出的这些策略,在长久看来,是很有好处的,可是这需要时间的积累和发酵。郭嘉笑道:“那这封奏折,明日我便上殿呈给天子!”
“好!”
曹操答应了下来。
另外一边,袁术大将纪灵率军与刘备相持。
在这个过程之中,徐州城发生了众所周知的变故。
张飞在城内醉酒,揍了曹豹,甚至扬言要杀了他。
那曹豹引吕布偷袭了徐州!
反而占下了徐州城!
一夜间,徐州风云突变!
最先受到影响的,就是下邳!
当贾诩得知徐州失陷的消息之后,第一时间,去找到了张绣!
“将军,吕布入主徐州,咱们要尽快离开徐州!”
他本身就和吕布有仇怨,哪里能在吕布麾下?
张绣也清楚两人之间的过往,他急声问道:“那咱们去哪?”
“许昌!之前曹操不是曾写信招揽吗?如今曹操,正要征讨袁术,正是用人之际,他也想通过招降将军而收拢人心,将军前往许昌相投,曹操必然封赏极厚!”
贾诩很清楚,他也得给张绣画点大饼,来给张绣足够的勇气。
张绣虽然还是有些犹豫,但是他终究还是点头答应了。
直接带着刚刚在下邳征召的人马,出城离开,直奔许昌方向而去。
他们没走多久,吕布就率军杀到!
得知两人率军离开,吕布大为愤恨,当即便带人追击,结果贾诩早已有所预料,特意设下埋伏。
吕布反而又折了一阵,损失了一些人马。
他担心徐州城形势,加上屡次在贾诩手中吃亏,吕布终究还是选择了回去。
可是毫无疑问,这对于整个徐州城来说,都是翻天覆地的变化。
这里面涉及了很多东西。
首先,刘备成为徐州城的当权者,跟陶谦其实关系不大。
要明白一点,刘备在徐州城,是得到了徐州最大豪族,糜家的支持的。
而陶谦让徐州,也未必是他自己心甘情愿。
说句不好听的,陶谦若真是一个视权势如粪土的家伙,当初曹操来报父仇,他直接放弃徐州城,带着家人老小跑了就完了,曹操上哪里去找他?
而且曹操父亲,又不是他杀的,他把整个徐州城让给曹操,曹操有的是借口原谅他。
归根结底,陶谦并不是什么善茬。
实际上,在历史上,陶谦跟曹操的冲突,不是一次两次,这家伙也多次试图扩张,只是说在曹操手里吃了亏,无奈之下,才安居徐州一地。
这是第一,而第二,就是陶谦在让徐州的时候,本身已经得了重病,重病之躯,对于整个徐州的掌控力,无疑是极低的。
这种情况下,到底是他真心想让,还是徐州的世家豪族想让他让,而他不得不让,就很值得商讨了。
特别是刘备请辞徐州时,其中陈登糜竺等人力劝刘备接任。
这就代表了徐州城内部世家对刘备的认可。
而如今,吕布接任徐州!
徐州世家都是什么想法?
这里面就很值得商榷了,刘备这个人,虽然略显软弱,可是其收拢人心的能力,远非吕布可比!
徐州城中,陈登陈珪父子,对坐。
陈登叹了口气,说道:“父亲,如今吕布占了徐州,我等该当如何?”
陈珪无奈摇头道:“吕布此人,好大喜功,为人骄纵,见利忘义,难以成事,那刘备当初万万不该将此人留下,酿出如此祸事!不过如今他已经占了城池,吕布麾下有陈宫出谋划策,又有八健将,加之吕布本人,勇冠三军,刘玄德此时,外有袁术为敌,必然难以重占徐州。我们陈家,亦要虚与委蛇,莫要激怒那吕布,以图后事!”
很显然,他们不会效忠吕布,而这也正是日后吕布兵败的原因之一。
另外一边,当张老三哭着向刘备报信的时候,刘备也是如遭雷击。
他漂泊了半辈子,第一次拿下了一州之地啊,就这么让张飞丢了。
尤其是,他的家眷还尽数失落在了徐州城。
于是乎,在张老三羞愧不已,想要自杀的时候,刘备忍者心痛上前抱住了他。
说出了那句有名的话:“古人云:‘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衣服破,尚可缝;手足断,安可续?’吾三人桃园结义,发誓同生共死,三弟今日虽然犯错,却也是我教诲不当!”
兄弟抱头痛哭之后,刘备无奈,只能退军!
没有办法啊,后边老巢都被端了,手里兵马岂能久居在外?
重新回到了徐州,又投奔了吕布,入住小沛。
一夜之间,徐州易主。
郭嘉等人还不知道这件事情,实际上,张绣投靠刘备之后,郭嘉便已经在担心后续事情的发展了。
贾诩和张绣的投靠,会不会对其中造成一些影响,导致事件出现偏差?
郭嘉难以确定。
所以这一次,他没有提前做出推断。
在朝廷提上,郭嘉正式向刘协上奏,提出了自己的意见。
而这份奏章,刘协根本没有掺和的机会,直接就入了尚书台,交由荀彧等人讨论决断。
这也就是尚书令的重要性了,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荀彧如果反对一项政令,那么这项政令能够推行的可能性很低。
尚书台,荀彧拿着郭嘉的奏折,一项项查看,思量。
片刻后,他叹了口气。
其实不管是站在大汉朝廷的角度,还是站在曹操的角度而言,这些政令,都是有好处的。
他没有理由反对!
但是他很担心,这些东西一旦推行取得效果,那么郭嘉势必又要加上一笔丰厚的政绩。
如此一来,其权势势必更盛,对曹操的影响也必然更加巨大!
不知不觉间,两人其实已经站在了一个对立的角度。
这无关乎对错,只是双方理念的不同。
荀彧无论如何,不想让郭嘉对曹操的影响更大了。
终于,荀彧起身,拿起郭嘉的奏折,去面见了曹操。
两人见面,曹操笑道:“文若见我,所为何事?”
荀彧拱手说道:“主公,是关于奉孝这些政策的,在下以为,兴建国学,是件好事,但是编撰教材,却是闻所未闻,如此一来,乃是对圣人之大不敬,亦容易断章取义,不可如此,开设工学,对工匠实施这个创新奖励,那么文人士子,普通农户,商贩,走卒又该如何去想?若是人人为工匠,谁又会安心耕种呢?还有这最后一条,官商易生贪腐,还是莫要推行为好。”
可以说,他是尽力找了一些借口否决了郭嘉的大部分政策。
只保留了开设国学。
听了他的话,曹操双目微眯,陷入了沉吟。
这还是第一次,荀彧和郭嘉出现了明显的意见相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