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对策

关灯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告知书友,时代在变化,免费站点难以长存,手机app多书源站点切换看书大势所趋,站长给你推荐的这个换源APP,听书音色多、换源、找书都好使!】

“他们不是要把大学士都降成正六品吗?

朕就来它一个‘照旧例兼衔’,大学士兼理六部,仍旧还是正二品,看他们能还说些什么!哼!”

福临的这番有感而发,其实是针对前日济度在养心殿当中与他的一番争执:

“王兄替朕谋算谋算,如果不撤议政,只改内阁呢?就如先皇那样,行不行?”

“那就另是一说了,可请议政王大臣商议。”

“朕想撤议政,无非是因为国事繁忙,诸王贝勒大臣功高年老,理应安富尊荣、颐养天年,朕治国理政也可得速效之用。

既然王兄等以为这是祖宗**,不可轻动,朕也有从谏如流的度量。

将内三院改为内阁,设殿阁大学士,其实也不过是畅通办事渠道,再说内阁规模也应与我大清国相称才好。”

“皇上明鉴,济度以为,内阁大学士比内院大学士多了一倍,又有学士、侍读学士等名色,其中汉人尤多,他们参赞国政,虽然学问高超,办事有才,终究非我满洲,不可付予高位重权,免伤我大清国体……”

“王兄的意思是?……”

“臣以为,殿阁大学士不应高过正六品……”

“什么?内三院大学士还是正二品呢!”

“内阁不能与六部同级,大学士不能与尚书同品,免得内阁职权太重,有碍皇上理政治国……”

福临闻言语气一滞,内阁的殿阁大学士,在明制中是崇高的相臣,所谓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宰辅。

授大学士通常称为拜相、大拜,意思是皇上要礼敬、要拜托宰相调理天下大事。

而此时济度竟然提出,殿阁大学士不应高过正六品,这纯粹是在敷衍福临的改制计划!

要知道,即使是部衙门里的员外郎都是正六品,各省司、道、府、州、县中,州官的副职也是六品官职!

拿员外郎和州同的品级加给文华殿大学士、东阁大学士,这实在不伦不类,荒唐透顶!当时气得福临半晌说不出话,却又无可奈何!

不过,今日汤若望的这一番话却反而提醒了福临。

他突然想出了一个对付济度这帮满族王公的绝好主意,他们既然不同意成立殿阁大学士,那就干脆依照原例,大学士兼理六部,看他们这下还有什么话说,想到这里,福临得意洋洋的微笑和,一时间意气风发,神采飞扬……

一夜纷纷扬扬的大雪使得隆冬季节的北京城气温再度骤降,寒冷异常,但见“阶铺密絮鹅毛雪,窗绣奇花凤尾冰”。

一大早,紫禁城里的大小太监们便忙活开了,扫雪的扫雪,擦窗子的擦窗,因为人手不够,还专门拨了一队穿黄马甲的侍卫兵丁们手持铁铲或大扫帚前来帮忙。

“吴良辅,出去看看,兀里虎的雪人堆好了没有?”福临正在乾清宫的暖阁里手执朱笔,对着展在御案上的一幅“素梅九九消寒图”仔细观赏着。

按照节气说法,自冬至起入“九”。

“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河开,六九燕来,七九**沿来看柳,九九加一九,犁牛遍地走”,这民间谚语自是家喻户晓的了,谁不盼望隆冬快些过去,春天快些来临呢?

渐渐地,宫里边也有了个规矩,在冬至之日要制作一张“九九消寒图”,花样多啦。

有一种是九字双钩的,即“亭前垂柳珍重待春风”这九个字,每个字九笔,自冬至起每天填一笔,等这九个字填完了,冬天也就过去了。

还有的填“待柬春风重染郊亭柳”,也是每字九笔。

闺房里的消寒图很特别,是一张精细的画,画面上有九个男孩,各自手执灯、伞、车、花等一种玩具,在每个玩物上都有九个折过去的白纸小方块,半粘半折,待九个白纸小方块被一一折完了,春天也就到了。

而这时画面上的图案更加热闹了,因为那九个白纸小方块折过来的那面都拼成了一个个栩栩如生的图案。

还有一种消寒图是打九个格子,每个格子里画九个铜钱,即“轱辘钱”,下面写着歌诀:“上涂阴,下涂晴,左风右雨,雪当中,图上加图半阴晴。”

这种消寒图很实用,因此也很普遍,无论是在宫里还是各大王府中,抑或是太监的住处、普通的人家等,都能见到,因为这种消寒图与天气的变化有关,要想知道九九期间哪一天是阴是晴,是风是雨,只消把它仔细涂一下就行了。

大概少年天子已经厌烦了九个字的文字消寒图,所以今年冬天他选用了“素梅九九消寒图”。

“万岁爷,兀里虎一大早就带着几个小太监去堆雪人了,估计现在也已经快要完工了。”

太监李国柱笑嘻嘻地拨弄着白炉子里的炭火,隆冬季节使用白炉子生火取暖,差不多已经成了宫里的定例。

这白炉子据说是用“石灰木”制成的,色白形美很显精致,而且形状、大小不一,适合于各种场合。用它来取暖驱寒效果非常好,所以各宫都少不了它。

它炉膛大,火力旺,散热快,可以随意放置,十分好用,也用不着担心会有煤气,因为烧炕处的太监先将炉子的火烧旺才送到房里,等火势弱了再送一个进来,将火弱的拎到外头去加炭。

李国柱唯恐室内气温太低,还不时地在炉子里放一些木炭,直烧得噼啪直响,火苗熊熊。

“对了,不知道汤玛法那里有没有白炉子?小柱子,快去让人给他送几只白炉子和几车煤去!”

“嗻……”

“万岁爷,您不在这消寒图上题一首诗吗?喏,这块空出的地儿正好可以题。”

“嗯?兀里虎来了,就你一个人嘴碎!对了,你的雪人堆好了没有?朕刚刚预备着人出去看来着。”

“奴才正是回来请万岁爷去观赏的,刚才多亏了几个侍卫帮忙,奴才堆了两只大雪人,又高又大,差不多把咱这乾清宫里的积雪都用上了。”

兀里虎不住地搓着红肿的双手。

【告知书友,时代在变化,免费站点难以长存,手机app多书源站点切换看书大势所趋,站长给你推荐的这个换源APP,听书音色多、换源、找书都好使!】
章节报错

上一章 目 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热门推荐: 人族镇守使 从木叶开始逃亡 星汉灿烂 我只想安静的做个苟道中人 从长津湖开始 修罗武神 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陆地键仙 万相之王 我有一剑
相关推荐:媚骨天成末世崩坏师父别坑我末世之传奇召唤师网游之丧尸召唤师阳明先生与阳明心学超厉害的天选者们掘墓求生:我能预见未来大巫驾到惊悚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