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天下是大梁的天下,先帝朱文谥号兴天大帝,三十年前,朱文揭竿而起,成就了现在的大梁,为天下苍生结束了那个动荡不安的年代,朱文把皇都定在了长安,上个朝代的皇都也是在长安。
朱文在位二十余年,虽不曾做过什么能让后人潇洒泼墨洋洋洒洒几千字的大成就,但是凭着统一天下这一件事,就足够让后人所铭记了,至少不会让后人因为不知在他的墓碑之上刻下些什么而感到为难,按理说朱文其实也算是个勤奋的皇帝。闻鸡起舞,月出回寝,这是对朱文生活作息时间最好的写照,但是无奈那个时候的大梁王朝刚刚成立,一个政权诞生之始,往往会遇到各式各样的问题,比如说文武轻重问题,就便是让朱文愁了半辈子的大问题。
打江山之时,武将在沙场之上抛头颅洒热血,但是江山打下来了,稳固江山之时,便是文官在一旁出谋划策。
所以一文一武究竟孰轻孰重,朱文真的有些头疼,总不能现在文官有用便大封文官,武将无用,便弃之一旁吧?要是真的这么做,岂不是让那些曾经陪着他一起打下江山的武夫们寒了心?
但朱文又深知一个国家能否长久安稳的发展下去,不是那些只会骑马杀人的武将能决定的,而是靠着那些手无缚鸡之力,但是谈吐之间却能包罗天下的书生们。
有人说过这么一句话,书生无力,笔能诛心。
书生既然能诛人心,亦能留住人心,君与民,如同水与舟,水能载舟,便能覆舟,所以这个时候的书生就不是百无一用了。
这一文一武两方阵营,在朝堂之上也是闹的不可开交,他说他的理,他说他的理,朱文本身就是个凡人,没有那看清黑白的眼睛,也没有那天下之事皆在我胸间的气魄,所以每到了这个时候,皇帝坐在龙椅之上,就跟坐在热锅之上一般,手足无措,不知如何是好,后来朱文也就看透了,索性让他们吵,让他们闹,只要朕的江山还在,你们随便吧。
所以直到朱文归天,也没处理好这朝堂之上一文一武的问题,而是把这个问题留给了刚刚登基不久,年仅二十的小皇帝朱佑。
据说朱佑登基之时,满天祥云,金色的佛光照亮了整个长安城,这个祥瑞之照被那些观天象看夜星的钦天监们看见之后,大叹这是千年难遇的一番景象,后来还有人算出朱佑这个皇帝,身负千年气运,是个能让天下享运百年太平的主。
但是后来也有人说,紫微星前有颗沉星挡住了紫薇的光芒,所以皇帝身边肯定会出现一个坏了天下大事的女子,祸国殃民。
每当小皇帝朱佑听见这话都会微微一笑,奇门遁甲观星看相,听一半好的,弃一半坏的便是。
朱佑登基原本是不被人所看好的,其一就是大梁江山本不稳,皇帝年幼无知,难免会信了贪官小人的谗言,其二就是朱佑为人狂妄自大,不是个明君的性子。
为什么有人说朱佑狂妄自大呢?
就因为朱佑登基以后,直接大逆不道的把国号改成了天佑,国号与皇帝齐名,天佑之意便是福佑天下,这是从古到今,历代皇帝都不曾有过的想法,竟然用自己的名字做国号,那些据说能看透上下五千年的钦天监们听到这个消息以后,纷纷纳谏,但是皇帝朱佑根本就是看都不看一眼就扔到了焚炉之中,知道真相以后,天师们就开始在大殿之前长跪不起,试图改变小皇帝的想法,但是直到有人跪死在大殿之前,国号也没改过来。
曾经有钦天监跟小皇帝说过这样的话;“皇上,自古以来,没有皇帝敢把国号改成自己的名字,这样的行为会造天谴的,为了天下黎民百姓还是把国号改了吧?”
“可曾有过先例?”小皇帝头也不抬的问道。
“不曾!”
“不曾你为何诅咒朕的江山?诅咒朕的黎明百姓?”小皇帝怒目。
“可是这样的行为真的是会招天谴的!”
“你都不曾遇到这样的情况,你怎知道会招天谴?”小皇帝又问。
“这……”钦天监无言以对。
“你们不是说朕身负气运千年,那朕把身上的气运分给我的国家我的子民,这究竟有何不可?”小皇帝三问。
“这……”钦天监仍然无言以对。
最后,皇城之中再无一人跟小皇帝提起此事。
直到今天,那些观星的钦天监们提到国号都会无奈的叹了口气,小声喊一句:“孽啊!”
但是无论别人怎么说,朱佑从来没有改变过自己的想法。改国号是朱佑做的第一件让人觉得罪孽深重的事,那么解决文武问题便是朱佑做的第二件让人觉的大逆不道的事。
一直被先帝朱文视为心中大患的文武问题,朱佑登基以后直接昭告天下,以后文官不准参军事,武将不准理政务!
这道圣旨传下去之后,直接在文武百官之中掀起了轩然大波,文武问题虽然得到了彻底的解决,但是这样的处理方式是不是有点太极端了,所以有些官员并不认同这个做法,即便文武之间有矛盾,但是也不至于彻底分成两部分吧?毕竟文官打不了仗,武将也治不好军,所以文武还是相辅相成的好。
后来文武百官同跪大殿之前三天两夜,就在所有人都觉得天下要大乱的时候,小皇帝竟然走了出来,要知道当初的钦天监跪了足足半个月,皇帝也未曾出来看过一眼,但是今天皇帝竟然出来,难道莫非是小皇帝想通了?
朱佑出来以后,叫了两个人,第一个便是开国第一大将军王鸿曦,第二个便是当今朝堂之上第一首辅宰相陈兴修。
“王鸿曦。”朱佑身穿龙袍,面无表情的冲着王鸿曦喊道。
“臣在!”
“今日你跪在这里为何?”朱佑厉声问道。
“臣请求皇上您收回谕旨。”
“哪道谕旨?”朱佑再问。
“文不参军事,武不理政务。”
“陈兴修。”朱佑扭头看着王鸿曦身边的陈兴修。
“老臣在!”
“今日你跪在这里为何?”朱佑问道。
“臣也请求您收回谕旨。”陈兴修跟王鸿曦的回答如出一撤。
“哪道谕旨?”朱佑的问题也是同样。
“文不参军事,武不理政务。”
朱佑问完以后,大袖一挥,随后看着大殿之外那浩浩荡荡跪在地上的文武百官。众人低头,谁也不知道皇帝的葫芦里面买的是什么药。
“请皇上收回成命!”
王鸿曦开头,随后文武百官跟着整齐的喊了三声。
三声收回成命回荡在那*肃穆的皇宫之中,震撼人心。
“王鸿曦!”
众人喊完以后,皇帝朱佑再次张嘴喊道。
“臣在!”
“朕问你,文官可有用?”
“有!”
皇帝朱佑转身看着陈兴修喊道:“朕在问你,武将可有用?”
“有!”陈兴修低头喊道。
“既然你们都知道文武不分家,文官能文,武将善武,你们又何苦为难朕给你们分出个高低?同为手足,不到万不得已,朕怎愿舍弃?同为手足,朕不知道哪个对我来说更重要,朕只知道哪个朕都离不开!”
说完这句话以后,朱佑直接转身走回宫中。
留下那跪满大殿的文武百官面面相觑,不知后来是谁起的头,站起身并缓缓退出大殿,反正不到一个时辰,大殿之上只剩陈兴修王鸿曦二人。
“斗了半辈子,先帝拿咱们都没办法,最后竟然让一个二十岁的小皇帝给收拾了。”王鸿曦无奈笑了笑,随后站起身伸手拉起了年老体衰的陈兴修。
“其实咱们的心早就跟明镜似的,只不过谁也不愿松这口气。”陈兴修抚着自己的白胡,释怀一笑。
文武百官们没有看见这个场景,他们绝对想不到,曾经在先帝面前好险没打起来,见了面比仇人还要仇人的两个人,今日竟然能一同谈笑风生的走出皇宫大殿。
这个场景要是让第三个人看见,岂不觉得自己做了白日大梦?
要知道想让大梁第一将军王鸿曦跟大梁第一首辅陈兴修二人和好,那可是要比打下这个大梁江山还要难的事,最起码先帝打下了江山,却不曾让两人和好。
最终皇帝朱佑没有实施那道看似荒唐,实则也是荒唐的谕旨,但是皇帝朱佑却解决了先帝朱文头疼了大半辈子的问题,从那以后,大梁的朝堂之上不分文武,文偏文,武偏武的想法也就再也没有人敢提了,也没脸提。
就这一件事,文武百官们才明白,这个狂妄到把自己的名字当成国号的小皇帝,确实不简单,虽不知身负千年气运那话真假,但是最起码在朝政方面确实要比先帝强上几分。
原本还有些人认为这个小皇帝资历尚浅,治城有余,但治国不足,当年的大秦,秦二世就是最好的例子,所以人们开始在坊间散播谣言,一句大梁撑不过明年的消息,直直传到了今天,大梁还是那个大梁,小皇帝还是那个小皇帝,国号还是那个国号,只不过大梁的朝堂之上没了文武之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