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启禀殿下,楚军已向楚州城方向开动,现已离楚城一百多里地。”
“是何人带兵前来?”,帐下裨将赵真问道。
“回殿下,带兵之人是楚国的项英。”
姬礼听到这个消息后,说了声知道了,再探。此时的姬礼缓缓的抬起了头,并在心中期望着朱政能够一举成功,延缓楚军主力的脚步。
随后下达了召集诸将的军令。待人到齐之后,二皇子姬礼问道:“楚军兵临城下,各位将军以为如何?”
此时的随州都督姬邵出班答道:“殿下,楚军刚刚攻克宁州,士气大振,而我军大部分士兵未经战阵,应该坚守城池,待楚军士气消落之后在出城列阵破敌。”
裨将赵真出班大声说道:“都督的话虽然有理,但朝廷援军及随州的援兵是新生力量,况且楚州正经灾害,楚州的百姓、士兵士气低落,今我军坚守不战,是示敌人以胆怯,我军应当出城列阵应敌。”
正在诸将商讨怎样应敌的时候,帐外通报说有楚军使者到。姬礼挥手止住了议论纷纷的众将,下令让使者进来。
使者神情傲慢,不疾不徐的递上了楚将项英写的信。二皇子姬礼看后,笑对着众将说道:“项英劝我们早点投降,免遭屠戮。”
帐中诸人听后,群情激愤,有些人大声的说道:殿下,此等劝降之使,应当推出辕门外斩首示众。而行军长史说:“殿下,两军未曾交战,先斩来使恐怕不妥。”
姬礼说道:“本应先斩来使以振军威,然我正需要一个人替我向项英带个信。就先割去他的耳朵和鼻子,用盒子盛着,跟这封信一块交给项英。”
说完就在项英写的那封信的封皮上用红笔写了四个字:明日交战。
……………………
楚军大帐之中,项英火冒三丈,拿着信封的手气的发抖,大声的喊道:“小小乳臭未干的小子竟然轻视于我,明日交战一个俘虏也不要,全都杀掉。”
帐下的参军说道:“将军不可轻敌,在宁州失守,我军士气大盛之时,敌人还敢这样批复,定然是有所准备。”
项英说道:“参军说的是,宁州失守,随州军定然支援,晋国的朝廷也不会昏庸到现在还不派兵来救。明日分为前后两部,我领前军迎战,你来领后军。”
………………………
此时的晋军大帐之中,二皇子姬礼做出了安排:“明日,所有的援军皆出门迎敌。全军出动并分作两拨人马,随州军为前部前去迎敌,若抵挡不住立刻撤退,我率领一部人马随后接应你们。在此之时,全军不可意气用事,当以国家为重。”
众将听完命令后各自准备去了。
这时姬礼又悄悄的把赵真叫住了,对他说道:“楚州南岭有一堤坝,五更时分,你领一部分人马前去堤坝中埋伏。明日我引楚军前来,断其后路。”
又令人快马前去汉州传令陈良要小心提防,敌人前来,要如此如此。
…………………….
话分两头各表一枝,现在就让我们再说一说汉州那边的情况。为赶在晋国援兵到来之前到达汉州,楚军在屈英的带领下,浩浩荡荡的火速的赶往汉州。正走之间,前军突然停下不走,屈英派人前去探问,来人回说在路的两边的高山上有晋兵。屈英忙拍马前去查看,只见高山上全都插满了旗帜,旌旗飘飘,山上却毫无动静。屈英又派人上山查看是否有伏兵,探军回报说:山上不见晋军一人,只有旗子。
屈英哈哈大笑道:“此敌人的疑兵之计,大军速速前进,不要管他。”
楚军刚走上汉州城外的岭,前面探军来报说:“在前边不远处的路口有晋军营寨。”
屈英下令道:“在前边路上虚插旗子,不设伏兵,看来他们也是刚扎寨不久。我军士气大盛,即使援军到来,我看他们也是无能为。”
随军长史劝说道:“将军,我军行走多时,也应该休息一下。不如传令大军就地扎寨以作修整,明日前去叫阵。”
“传令下去大军就地扎寨修整,明日平明进兵。”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