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二章 欲复归何处

关灯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告知书友,时代在变化,免费站点难以长存,手机app多书源站点切换看书大势所趋,站长给你推荐的这个换源APP,听书音色多、换源、找书都好使!】

出临淄,向西北行至十余里处,有一小城,唤作昼。

昼邑城池规模不大,东西纵深约百丈左右,但其内客舍林立,俨然一副商贸繁荣之相。

或因昼邑紧邻国都而建,此地便成了四方游子、来往行商,通使赴都的一处聚集点。

晨光暗澹,酉时时分。

昼邑西侧的一间客舍内,三五位年轻士子正围坐在一个闭目打盹的花甲老翁身旁。

众士子皆沉吟不语,或作沉思之状。

盏茶功夫转瞬而至,靠近门窗的士子最先沉不住气,他起身对着假寐的老翁拱手作揖道:“先生真要出齐而归?”

士子语气中带着几分茫然。或许是不明白先生为何会突然决定,甚至提前一丝征兆都没有。

白日的舟车劳顿,老翁依然在低头假寐,并未有回答。

士子还欲开口再言,却被一旁的师兄伸手制止。

公孙丑有些无奈,他并非是贪图富贵之辈。但他身为齐人,心中自然希望自己的才学和抱负能在母国实现。

他其实能猜到几分,无非是与齐王的政治主张有所出入。

但而今这个时期,无论秦、齐、魏等万乘大国,还是中山、宋、越等千乘之国,都在采用法家的思想,图谋变法、富兵强国。而儒家的仁义主张,在这个礼崩乐坏的大背景下,早就不吃香了,或者是沦为权利阴谋的一层道德面具。

老翁或许是感受到了弟子的心绪,遂而抬头轻叹一声。

齐国兵强马壮,齐王却能做到礼贤下士,这很可贵。这也是他原意接受齐国的客卿之位,同时在稷下学宫讲学的主要原因。

但齐国所走的路,终究是与自己所追求的政治主张背道而驰了。

听到先生的叹息,师兄充虞忽然问道:“夫子似乎心中有些不悦之情。可前些日子,虞曾闻夫子曰:‘君子不怨天,不尤人。’”

先生闻言笑着摇了摇头:“此一时,彼一时也。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中必定还有名世的辅左者。由周而来,七百有余岁矣。以年数来看,则过矣;以其时势来看,则可矣。或许上天不原意让天下太平了吧,如果想使天下太平,在当今这个世界上,除了吾还有谁呢?吾为什么不乐?”

说着便转头望向了公孙丑:“昔日齐王曾以上大夫沉同问吾:‘燕可伐与?’吾应之曰:‘可。’他们认为这个说法对便去征伐燕国。然齐人据燕,却不复仁义之行,方遭今日之果。齐从之,却心有不从之。道不同,不相为谋矣。”

说罢,老翁又自顾自地摇了摇头。弟子们或多或少都有自己的想法,这很正常。就连他自己何尝不是出于反复之念,才宿留昼邑的。

但弟子们既然选择跟随自己离开齐国,想必还是秉持着“民为贵”的政治主张。

或许老翁心底还是希望齐王能派人请自己回去吧。

齐国作为大国,齐王又有贤举,大开稷下学宫以供士子们宣扬百家之言。

若是出了齐国,又有哪一国还能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呢?

就在这时,屋外忽然传来叩门声:“先生,陈贾大夫求见。”

原本还有些意志颓然的公孙丑,眼神倏之一亮。

其余弟子也纷纷望向先生。

老翁面无喜优地做了个颔首动作。

片刻后,齐国大夫陈贾进得屋舍,公孙丑等人纷纷起身揖拜行礼。

只有老翁依旧靠俯在几桉上假寐。

陈贾心下稍有不喜,但想到临行前大王交代的话语,还是耐下心来同老翁揖道:“仆闻先生将离齐,心有一惑,特来向先生请教。”

老翁睁开双眼,还了一礼:“大夫请言。”

陈贾道:“敢问先生,周公何人也?”

老翁回道:“古之圣贤也。”

陈贾再道:“周公曾派管叔监管殷族后人,但管叔却带领殷族人叛乱,是否有这回事?”

老翁颔首不语。

陈贾眼神微眯:“周公若是知道使管叔治殷会发生叛乱,还会派管叔去吗?”

老翁回道:“周公不知也。”

陈贾笑道:“那么圣贤之人也会犯错误?”

老翁摇头:“周公乃弟,管叔兄也。周公之过,不是很近情理吗?且古之君子,有错就会改正;如今的君子,有过错则任其发展。古之君子,他的过错,就象日食月食一样,万民都看得见,等到他改正过错时,万民皆仰之。如今的君子,何止是让过错顺其自然发展,而且还会编一套言辞来为自己辩解。”

似是而非的一番回答,不仅让陈贾呆愣原地,就连旁听的一众士子也皆做沉思之态。

孟轲自己也幡然醒悟过来。或许他所等待的从来都不是齐王的挽留,而是再等一个能说真正服自己的人。

很显然,齐王不是,齐国也不是他最终的归宿。

陈贾本欲以齐王比之周公,以管叔之乱、比之燕地之乱。但现在看来,孟子已是决心而走,他也没有能力言其归返,只得悻悻而走。

待陈贾出得屋舍,弟子万章揖拜道:“夫子辞齐卿而去,欲复归何处?”

孟轲低首沉思。他率领弟子游说列国二十余载,却无一国能推行他的政治主张。

当今天下,能从者已是寥寥,可从者更是无几。而今诸侯国合纵连横,战争杀伐不断。唯有强国、明君,方有行仁政之能,然而行仁政者,多又是自顾不暇之弱国。

而今他已是花甲之年。

或许,他这一生已经没有机会实现他所推崇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念头一起,孟轲心下已生了复归邹地之心。

然而,万章此时却道:“章曾闻,赵王大改法制,兼并戎狄,教习戎狄行华夏之礼,广纳百家之长,道、法、墨皆从于赵王之麾。夫子何不从赵一行?”

话音刚落不待孟轲回答,便有弟子反驳道:“赵王行胡服之策,赵人着戎狄衣冠,何而复华夏之礼?”

万章转而驳斥道:“胡服之变,乃王道之行,赵国若不行王道,当何以并胡地为赵地?赵行胡服,亦使胡人行周礼。”

说罢对着孟轲揖道:“章曾闻赵王言之‘大同’,以章粗解,大同之意或可为:无差异、无征伐。这不正是夫子所追求的仁义之道吗?”

【告知书友,时代在变化,免费站点难以长存,手机app多书源站点切换看书大势所趋,站长给你推荐的这个换源APP,听书音色多、换源、找书都好使!】
章节报错

上一章 目 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热门推荐: 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修罗武神 陆地键仙 从木叶开始逃亡 星汉灿烂 我只想安静的做个苟道中人 我有一剑 万相之王 从长津湖开始 人族镇守使
相关推荐:伊尔明斯特三部曲四合院:拯救各位邻居斗罗之王者吕布降临末日降临:我带着全族奔小康重生嫡女打脸日常静谧双眼战兽风暴至尊魔后豪门歌后可甜可盐大唐解签六年,才知是西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