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笛笙又行礼道:“谢师兄厚爱。”
清郁道君却有些不虞,道:“煜儿,你若多放些心思在修行上,怕是早就突破先天了!”
张可煜进殿来,有些无言,苦笑道:“是,师尊。”
清心道君看了清郁师徒一眼,没有插言。轻拂袖袍,走上道宫二层,声音传来:“笙儿,随为师来。”
两人径直上了道宫第七层,七层乃是四个静室,分别为修殿,炼殿,藏殿,合殿四个殿室,面积宽阔。走入修殿,清心道君道:“你之前那《上清气》却是不可再修了,那只是从《上清玄法》中分离出来的残次品,乃是给此间武者修的气功,于你无用。”
“是,师尊。”许笛笙跟在身后,低头应是。
“为师传你《上清玄法》三篇,此乃上清道根本法门,可直通先天大道,你自去好生修行。”清心道君挥袖,袖中飞出一个青色玉简,落于地面。
许笛笙捡起那玉简,站在原地,脸色有些尴尬。
“嗯?”清心道君眉头微皱,看向许笛笙。五岁的童儿俊俏非常,却站在原地有些失措。
是了,虽有些聪慧,但一时接受如此多的的信息,有些失措很正常。当下声音便柔和了些,道:“还有何事?”清心道君方才发出那宗门玉简,一时勾起了许多往年记忆,所以心绪有些烦乱。
“师尊……此玉简笙儿不会用。”许笛笙有些尴尬,拿着那玉简站在那。
清心道君脸色有些不自然,他虽是先天,并已达先天之峰境,在此间凡人眼中高高在上,却也不是神仙。方才心绪烦乱,再加上许笛笙素来沉着冷静,言语甚恭,一时间竟让人忽略了他五岁的年龄。未习练过玄法,甚至连武法都未习练过,自然无法使用玉简。要知道,这种普通记事玉简乃是清心道君亲自炼制,只有上清玄法之气,才能催动。
清心道君闭目,调整心绪,压下烦乱。片刻,睁开双眼
,眸光淡然,心境已恢复如初,道:“为师现在助你感知气感,盘膝坐下。”
许笛笙盘膝端坐。
“你乃二品玄脉,感知气感应是不难,为师传一道上清玄气助你,记牢行功路线。”
人有三十六窍穴,其中,又以三大窍穴为尊。百汇穴,神阙穴,绛宫穴,百汇在眉心,统识海,神阙穴在心脏,统神宫,而绛宫穴,位处下腹丹田,统绛宫气海!
清心道君打出一道清气,自许笛笙头顶没入,进入经脉,缓缓运行。
许笛笙本是二品玄脉之资,天赋优异至极。又自小有青色玉笛散落青气滋养全身,此刻这一道上清玄气游走全身经脉,顿时感觉浑身发热,似乎经脉中有一股力量爆发出来。
随着那道上清玄气缓缓运行,许笛笙努力感知周围的气感。此事及其玄奇,若拥有玄脉,便能略微感知到天地元气,并加以吸收入身体,成就自身内气。若无有玄脉,纵你枯坐百年,也感知不到一丝一毫的天地元气。
天地元气又与日月精华不同,天地元气本就存在,只是可利用者极少,那些修习武法者,修的乃是武法罡气,与天地元气完全不相及。武法修习者,只有突破到先天,才能借识海之能,侧面的使用一些天地元气。
“用心,用心去感受元气的存在。”清心道君的声音传来。
许笛笙紧闭双眼,浑身仿佛处于一片黑暗之中,自身则好像漂浮在空中,漫无目的的在探寻那一丝光亮。
忽然,黑暗的角落有一丝气息泄露出来,那气息潮气蓬勃,似有无限生机。
许笛笙用尽浑身的心力去锁定那一丝气息,观想绛宫穴,努力的把那丝气息牵引到绛宫穴中来。二品玄脉,毕竟已经是天纵之资,虽然在灵根序列中只算普通,但在此方世界,已经是超顶尖的资质。
那丝生机勃勃的天地元气缓缓进入绛宫穴。
“轰!”身体里仿佛
传来一声巨响,黑暗破开,光明遍布。忽然察觉到,与那丝天地元气相同的气息遍布周身天地中,许笛笙心中明悟,原来它们一直都在身边,只是我感觉不到而已。
“按照为师玄气的行功路线,将天地元气转化成你自己的上清玄气!”清心道君控制那股上清玄气,带着进入许笛笙身体的天地元气游走经脉,按照《上清玄法》行功路线流遍三十六窍穴。
许笛笙试着掌控那些天地元气,却极为困难。按照行功路线游走一圈之后,一缕极细的上清玄气自经脉中诞生了。此一缕气诞生之后,许笛笙试着观想控制它,感觉如臂指使,这才是属于自己的上清玄气。
清心道君见许笛笙已经诞生出属于自己的玄气,便撤出自己那一股上清玄气,微微点了点头。许笛笙诞生气感的时间,还是出乎他的意料,虽然有他帮助,却也已经足够优秀。沉吟片刻,道:“此后你便吸收天地元气,转化为上清玄气慢慢修行,等到上清玄气遍布经脉,便可称通脉境。”
许笛笙正在默运《上清玄法》,吸收天地元气壮大那一缕上清玄气,却发现及其的慢。一圈行功下来,那一缕玄气只是增长了一小点,不仔细观想,根本察觉不到。至于此缕玄气的粗细,更是一点没变。
此刻听得清心道君开口,抬首道:“师尊,此通脉境,对比修习武法者哪一境?”
“两者不可同日而语,你只需要知道,修玄通脉境,可战武法先天,而且优势极大。”
“那修玄先天境呢?”许笛笙眸中闪过神光,恭声问道。
“呵呵,”清心道君呵呵一笑,道:“等到你将全身经脉的上清玄气,都纳于绛宫穴,炼气化海,从此成就绛宫气海,便可玄气循环自生,连绵不绝。此便是修玄先天境!”
许笛笙有些讪讪,低声应是。
清心道君瞥了他一眼,又道:“若入修玄先天,可得五百寿,为师便已两百三十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