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原来版本写的不好,重新写了一版,上传晚了!
“语文139分!”
“数学141分!”
“英语120分!”
“文综264分!”
“总分664分!”
李燕紧紧地握着电话的听筒,听着里面播报的分数。
陈静山夫妇、黄素、李燕、李福根将李燕围在中间,紧张地盯着李燕手中的话筒。
“多少分!”
李燕挂断电话,激动地蹦起来:“664分,我考了664分!”
纵使和自己预估的分数差不多,李燕自己真的考了如此高的分数,依旧非常激动。
李燕激动地冲进了爷爷地怀抱。
抱着抱着,李燕慢慢哽咽哭泣起来。
李福根轻轻抚摸着李燕的秀发,任由李燕哭泣,发泄埋藏苦水。
能参加高考、能考上大学,这一路李燕走的太不容易。
“好好好!”
陈静山夫妇脸上带着笑容,为李燕高兴。
看着李燕抱着李福根痛哭,阎冰眼泪已经控制不住流了出来。
李燕情绪平复下来,松开爷爷,转身跪在黄素面前。
“师父,谢谢您!没有那次雨天的相遇,就没有我实现大学梦!”
李燕心里始终记得,自己在最绝望的时候,那张雨幕中师父的脸庞,和昏迷临近失去知觉感受到安全的胸膛。
李燕低下头给黄素连磕三个头。
黄素伸手扶起李燕:“快快起来!”
陈静山也跟着扶起李燕:“要感谢你师父,上学后就要继续好好和你师父学习,把你师父本事学到手传承下去,就是最好的报答了。”
这种话,也只有陈静山这位身为师祖的人才能说。
“今天孩子考了这么高的分数,我们晚上去饭店庆祝一下。”
师母带着喜悦急忙张罗着。
“对对对!今天是大喜的日子,是该好好庆祝庆祝!”陈静山跟着附和道。
这一夜,李福根醉了,医院门口那个瑟瑟发抖的婴儿,自己终于把她培养成才了。
这一夜,黄素醉了,那名雨幕中晕倒在自己怀里的小姑娘,自己没有辜负她的一声师父。
这一夜,陈静山也醉了,他可以告慰师父在天之灵,他老人家依旧后继有人。
第二天,黄素被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吵醒,转头看床头柜上的闹钟,已经十点半了。
黄素已经很久没有起这么晚了,昨天确实高兴喝得太多了。
走出卧室,看见李燕搬着小板凳,坐在电视柜旁边接电话。
在家吃过早饭,等李福根骑车出去收废品后,李燕就来到黄素家里。
李燕准备利用暑假的时间,跟在黄素身边继续学习。
黄素走到李燕身边,就听见李燕说道:“不好意思!我已经有自己心仪的大学了。”
站在李燕身边,黄素隐约听见电话里女性的声音:“李燕同学,你是文科生,在文科方面我们京大比清大更有优势,只要你悬着京大,我们还会给你一笔两万元的奖学金。”
高考成绩出来以后,各大重点高校对优秀学生,尤其各省状元的争夺是极其激烈。
看着李燕挂断电话,黄素问道:“谁打来的电话。”
李燕说道:“是京大招生办打来的电话。”
黄素语气非常轻松地问道:“我们燕子了不起,京大都亲自打电话挖人了,京大挖你开出了什么条件。”
明白了李燕的真实想法,黄素对于李燕如此高分报考蒙疆中蒙医药大学,心里已经没有负担了。
李燕俏皮的伸出两个手指:“给了我两万块的奖学金。”
“这件事情我得跟你师祖说说,京大都开出两万元奖学金挖你徒孙了,蒙疆中蒙医药大学可不能小气了。”
黄素看似开玩笑地说出来,可是语气却非常认真。
然而,这个电话仿佛开启潘多拉魔盒,一天时间接到了无数高校招生办打来的电话。
蒙疆日报教育板块主编的办公室。
一名记者匆匆闯进主编的办公室:“主编,蒙疆的文理科状元出来了。”
主编平静地问道:“是一中的,还是二中的?”
十多年了,蒙疆的文理科状元基本都出自这两所高中,主编已经见怪不怪了。
作为报纸的教育板块,高分分数出来后,对于文理科状元的采访也成为例行公事。
记者激动地说道:“主编这次可是出现大新闻了,这次咱们蒙疆的文科状元是一名社会考生。”
主编一听文科状元竟然是是社会考生,刚刚的澹定消失无踪。
瞬间快速地站起来,主编两手支撑着办公桌,眼睛瞪大如同铜铃,眼球仿佛要从眼眶出来,紧紧盯着记者。
“你再说一遍!”
记者也是第一次看见主编这个样子,害怕地蠕动一下喉结,依旧掩饰不住兴奋地说道:“我说,这次蒙疆文科状元是一位社会考生。”
主编已经激动在办公室里来回踱步,两只手不停相互揉搓:“高考恢复二十多年,全国还没有出现过一名社会考生状元,这可是大新闻。”
社会考生毕竟出来工作过,学习力记忆力各方面都不如在校生,所以社会考试是很难出状元的。
主编停下脚步,指着记者用命令的口气说道:“小孙,先放弃对理科状元的采访,我们必须拿到这位社会状元的第一报道。”
孙记者用力地点点头:“主编,,我一定拿到头条。”
孙记者开着报社的汽车,一路从市中心开到城乡结合位置,一处平房胡同停下汽车。
孙记者和摄影师,按照地址找到李燕家。
看着紧锁的大门,摄影师问道:“老孙,你打听的地址对不对呀?”
“绝对没有错!应该是有事出去了,我问问附近的邻居。”
孙记者敲响隔壁平房的大门。
不多久,隔壁的邻居出来一名大婶。
“你找谁!”
孙记者拿出自己的记者证给大婶,问道:“大婶,我是记者!您知道您邻居家什么时候回来吗?”
大婶警惕地看着孙记者,再看身后挎着照相机的摄影师,放心地把记者证还给孙记者:“隔壁老头是一名收废品,一般都是晚上回来。你们要想找他们还是晚上再来吧。”
一听隔壁是一个老头,孙记者也怀疑自己找错地址了,急忙问道:“隔壁除了一名老头,是不是还有一名叫李燕的姑娘。”
大婶说道:“李燕是隔壁李老头的孙女。”
“对对对!李燕是今天蒙疆文科状元,我们就是来采访她的,您知道现在她去哪里了吗,什么时候回来。”
“这个我还真不清楚,他们祖孙二人刚刚搬来不久,我们还不太熟悉。”
说着,大婶好似想起了什么似的,恍然大悟道:“我有一次偶然听到,她好想有个师父在什么蒙疆中蒙什么大学教书,她经常会去她师父家,你可以去大学找她师父。”
孙记者问道:“是不是,蒙疆中蒙医药大学!”
“对对对!就是这个大学!”大婶连连点头道。
孙记者又继续问道:“那您知道他师父叫什么吗?”
大婶摇头道:“这我哪里知道,我就是偶然听到而已。”
“大婶,谢谢您了!”
有了这个信息,孙记者已经非常高兴了,连连和大婶道谢。
看着孙记者和摄影社走了,大婶看着隔壁李燕家滴咕着:“没想到,一个捡破烂的还培养出来的状元来。”
孙记者和摄影师走进汽车。
摄影师问道:“老孙,咱们现在怎么办,是晚上等人回家来再来。”
孙记者发动汽车说道:“我们直接去蒙疆中蒙医药大学找人,等人回家来其他记者估计闻风快到来,到时候什么都晚了。”
除去多年的职业嗅觉,孙记者觉得自己这次很有可能挖出大新闻。
二十分钟左右,孙记者给保安出示自己的记者证,开车进入校园,将汽车停在主教学楼前面的停车场。
摄影师主教学楼前,张仲景那五米多高的汉白玉凋像,感叹道:“老孙,别说这个学校有点意思哈!”
“岂止有点意思,这所大学建校背后故事才有意思呢。”
孙记者曾给蒙疆中蒙医药大学做过专题报道,对于这背后的故事多少知道一些。
摄影师好奇的问道:“你给我讲讲呗!”
孙记者拉着摄影师向行政楼走去。
走到行政楼门口,孙记者掏出手机拨打陈静山的电话:“陈校长,没有打扰您吧!我是曾经给您做过采访的蒙疆日报小孙。”
手机里,陈静山问道:“孙记者呀,你找我有什么事情吗?”
孙记者说道:“我们这次主要是来采访咱们省文科状元李燕的,我听说李燕同学是你们大学一位教授的学生,我想问一下您,您知不知道这位教授叫什么名字,能把他的联系方式给我吗?”
孙记者的手机里传来陈静山的笑声。
“孙记者,李燕的师父正是我的弟子。”
孙记者急忙问道:“陈校长,那我能给师徒祖孙三代一同做个采访吗?”
孙记者这回真的确定来,自己挖到新闻了。
全国第一位社会状元考生虽出身贫寒,却是蒙疆中蒙医药大学掌门人的徒孙。
孙记者想想就有故事性,这么有话题的新闻,自己这回可是做了独家采访了。
陈静山爽快地回答:“当然可以,孙记者什么时候来。”
孙记者急切说道:“陈校长,我们现在就在行政楼下面,我们这就上去找您。”
礼貌地挂断陈静山的电话,孙记者的兴奋溢于言表:“快,跟我去找陈校长,咱们这回真的抓住大话题。”
孙记者和摄影师用最快的速度登上行政楼顶楼,敲响陈静山的办公室大门。
“请进!”
推开办公室大门,孙记者带着笑容热情地打招呼:“陈校长,您好!我们又见面了!”
“孙记者,你好!”
陈静山起身与孙记者和摄影师,一一握手。
孙记者开门见山询问道:“陈校长,给帮我介绍一下您的高徒和李燕吗!”
“没问题!他们现在就在行政楼。”
陈静山热情地带着孙记者和摄影师来到黄素的办公室。
办公室里,黄素正在积极地备课。
第一次当老师就承担如此重的责任,黄素真的是如履薄冰,努力做到最好。
李燕坐在黄素的对面,端着厚厚的张景岳全书,看得津津有味。
李燕已经过学习《黄帝内经》《难经》《伤寒论》等中医基础经典的时候了。
现在已经到了博览医家古籍,增长见闻,吸取各家之长。
看见陈静山带着人进来,黄素和李燕放下手上的事情站起来。
“燕子!这位是蒙疆日报的孙记者,是过来参访你的。”
“孙记者,这位就是李燕!这位是李燕的师父黄素!”
陈静山给两边人相互介绍。
“黄老师、李燕,你们好!”
孙记者主动和黄素、李燕握手:“我这次主要是采访文科状元的,听说陈校长、黄老师、李燕是师徒三代,我就给三位做一个专访。”
“没问题!”
黄素、李燕一同点头同意。
四人落座,等摄影师拍照后,孙记者先问道:“李燕同学,我看你的年龄也是应届毕业生的年龄,怎么会以社会考生参加高考的。”
“我初中毕业的时候,爷爷得胃癌,为了照顾爷爷我选择了辍学……”
李燕将自己辍学照顾爷爷、骑行千里北上求医、拜师黄素学习中医、自己复习参加考高的事情讲述一遍。
听着李燕清脆的声音,孙记者快速做着速记,一双眼睛却越来越亮,李燕的故事简直太有故事性了,绝对的大新闻。
孙记者停下笔继续问道:“李燕同学!你是蒙疆文科状元,你报的是清京哪所大学。”
李燕回答道:“我没有报清大、京大,我已经立志成为一名中医,所以我报的是蒙疆中蒙医药大学,将继续跟着我的师父学习中医。”
听见李燕竟然放弃清大、京大,孙记者眼睛变得更加明亮了。
状元上清大、京大不是新闻,状元拒绝清大、京大,上一所普通大学才是新闻。
虽然仲景班的分数线超过了一本线,可是新成立的蒙疆中蒙医药大学依旧只是一所二本院校。
采访的第二天,蒙疆日报整整用了好几个版面报道李燕。
《中医传承!文科状元毅然拒绝清大、京大!》
《全国首位社会考生状元的坎坷的青春》
《蒙疆中蒙医药大学惊现师徒三代,中医传承有序》
《文科状元,竟然是抗疫勇士》
随着蒙疆日报的大篇幅报道,李燕曲折传奇的经历,瞬间引来各路媒体的争相报道。
蒙疆中蒙医药大学,也因为李燕出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