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
此地虚空之上。
一道身影悄然出现。
立于云端,默而不语。
此人正是从碧游宫中出来的姜尚。
因为知道这个时间点应该是关于大商太师闻仲最后的剧情,所以特地赶来。
但他万万没想到的是。
自己一来就看到了这样的一幕。
说实话,饶是站在一个旁观者的角度来说,他也觉得西歧…或者说阐教这群人的行为是有点过分的。
人家好歹也是一国太师,圣人大教子弟,你们要打要杀容易,何苦还要这么戏耍人家呢?
难道玩猫捉耗子的游戏很有意思?
而且你们想整点不一样的,那没关系,猫捉耗子的游戏玩就玩呗,可那也没必要这么耍着人家玩吧?
姜尚真心无法理解。
不过他也没有忍不住出手,直接干翻这帮王八蛋。
不单纯因为这些人是阐教之人。
更重要的是,他有些拿不准要不要救闻仲。
虽然说吧,如果只是按照良善之辈、道德之士这样的标准来评判,闻仲自己绝对是应该救的。
但问题是事情也不是这么简单。
如果只是一个闻仲,救或杀都容易。
关键就在于闻仲如今是殷商最后的基石,身上承载着成汤江山的国运。
如果将其灭掉,就等于断了殷商的根基,甚至可以说就是毁了殷商。
接下来西歧这边只要一鼓作气打到朝歌,然后改朝换代就好了。
但如果闻仲不死,那殷商就会犹如百足之虫一样死而不僵,即便是已经改朝换代了,也会追求复国搞个不停
所以即便是姜尚,也需要慎重考虑。
毕竟,这牵扯太大了。
而且另一方面,闻仲自身对殷商的感情也是非常深的,姜尚觉得,他现在死去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免得之后越来越痛苦。
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殷商的处境肯定是会越来越难的。
那么到了那个时候,闻仲是继续请认识的道友来助阵,还是不请呢?
请吧,很可能会连累昔日道友身死。
不请吧,殷商的局面根本就无解。
陷入到这样两难的局面当中,其实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
因为无论怎么选择,作出选择之后都会为被自己放弃的一方而懊悔终生。
“算了,反正现在已经来了,也不差看看的功夫。”
难以抉择的姜尚最终选择了暂且观望。
对于救不救闻仲他是真的很纠结。
一方面,他个人对闻仲是很是认同甚至可以说十分尊敬的,眼见其有危险而不施以援手,这真的有点考验他的意志力。
可另一方面,不管是对于闻仲自身而言,还是从整个封神的大局来看,闻仲的死都比活着更好。
……
另一方面。
架起仙光逃遁而出的闻仲落下仙光。
默坐良久,自思道:“老夫三十万人马西征,大战三年有余,不料失机,止存败残人马数千,致有片甲无存之诮……”
“如今连吾坐骑俱死,还连累昔日同门道友、副将俱绝……”
“吾有何面目归国,又有何面目将来去面见师尊……”
又见辛环久久未来,便知定是已死。
闻仲又沉吟半晌,而后仰天长叹道:“此乃天绝成汤也!”
往朝歌方向一拜道:“当今失政,致天心不顺,民怨日生。臣……空有赤胆忠心,无能回其万一!”
“大王啊,此实非老臣征伐不用心!”
……
独坐到天明。
闻仲复起身招集败残士卒。
没有办法,虽然已经几乎陷入绝境。
他也明是知道自己此刻直接离去才是最好的选择,但……看着这些可爱的脸庞,又如何割舍得下啊?
难道他要丢下这些一路跟随自己至今,到现在都忠心耿耿的人逃命去么?
对不起,他做不到!
无论如何,他也要为这些人闯出一线生机来啊!
……
只是……
大军既行,却无粮草,士卒又疲敝之甚,俱有饥色。
虽没有人怨声载道。
可闻仲心里却很清楚。
这些孩子的肉体和精神都已经接近极限。
也就在这个时候。
闻仲第三只眼猛然见远处一村舍,有簇人家……
“这种地方,居然有村舍?”
其实在闻仲看来,这村舍、人家出现得未免有些太巧了一点。
但现在行伍饥不可行。
他也没有更好的办法,只能选择相信这不是一个阴谋。
命士卒道:“前方有村舍,向前去借他一顿饭来,你等充饥。”
(PS闻仲:我吃不吃的没什么,可问题是这些孩子……他们扛不住了啊。)
众人向前眺望,只见竹篱密密,茅屋重重。参天野树迎门,曲水溪桥映户。道傍杨柳绿依依,园内花开香馥馥。
夕照西沉,处处山林喧鸟雀;晚烟出灶,条条道径转牛羊。正是那:食饱鸡豚眠屋角,醉酣邻叟唱歌来。
端得是个好去处。
……
而后便有军士来至庄前。
还未开口问,便有里面走出一位老叟。
见是些残败军卒,主动问说:“不知众位军爷至小庄有何公干?”
士卒道:“吾等非是别人,乃是跟成汤闻太师奉敕伐周的士卒,因与姜尚交兵,失机而回,借你一饭充饥,后必有补。”
那老人听了,笑说道:“竟然是太师到此,快请太师老爷来。”
众军士听老人言辞之间甚是和善,似乎对闻太师还颇有些亲切之意,连忙回去禀闻仲道:“太师,前有一老人,专请大驾。”
闻仲是不想去的。
但考虑到还要为这些孩子们讨些饭来,只得缓步行至庄前。
那老人远远望见闻仲到此,忙倒身下拜,口称:“太师,小民有失远行,望乞恕罪。”
闻仲亦以礼相答。
但暗暗间却以眉心第三只眼神目观之。
见无甚异样方才放下心来。
这时老人又躬身迎请他里面坐。
闻仲因放下心来,于是进里面坐下。
老人急收拾饭,摆将出来。
他也用了一餐,并收拾饭与众士卒吃了还歇宿一宵。
……
次日。
闻仲辞行,问老叟道:“你们姓甚么?昨日搅扰你家,日后好来谢你。”
老人一愣,旋即笑说:“小民姓李,名吉。”
闻仲点头,分付左右记了,又问说:“老丈,我等如今要往青龙关去,借问那条路近些?”
老人用手一指,“往西南上不过十五里,过白鹤墩,乃是青龙关大路。”
……
与此同时。
在虚空之中。
一路尾随闻仲的姜尚微微一叹。
这老人……哪里是什么普通老人。
分明是杨戬玄功变化而来啊。
杨戬瞒得过闻仲,是因为两者道行差距太大,再加上八九玄功本就造化非常。
可杨戬却瞒不过已证混元金仙的他。
“这条路,又哪里是通往什么青龙关,分明是往绝龙岭啊。”
“杨戬是专门为指闻太师往绝龙岭而来。”
姜尚目光闪烁不停。
闻仲一生逢不得一个“绝”字。
绝龙岭更是原著中闻仲殒命之处。
他知道,如果自己要出手救闻仲的话,现在恐怕是最后的机会了。
因为等到了绝龙岭,赤胆忠心的闻太师的命数便尽了……
……
东海,碧游宫。
通天教主一缕眸光始终注视着这边。
他是赐予了姜尚便宜行事之权,闻仲如果就此死了也确实可惜。
但,做人做仙格局都要大一点。
——他不愿意看到闻仲身死上榜,但却不希望姜尚救下这个徒孙。
……
昆仑,玉虚宫。
元始天尊也悄然关注着这边。
这个徒弟说要做什么的时候,手脚还真快,居然都已经到了绝龙岭了。
不过……
他真的希望子牙不要作出错误的选择啊。
虽然截教金灵门下的闻仲,他也颇为欣赏,但牺牲是为了很伟大的获得。
为了避免截教被全盘拖下水,这个闻仲还是死了的好。
作为补偿,自己不介意在将来封神神位的安排上对其大方一点。
……
除了这两圣之外。
还有一位圣人也是密切关注着姜尚。
——曾经说过会始终将一缕眸光落在姜尚身上的女娲娘娘。
虽然在姜尚进入玉虚宫和碧游宫的时候,出于避免与其他圣人不必要的冲突的考虑,女娲娘娘短暂收回过眸光。
但在其他时候,却是始终贯彻落实自己的诺言的。
只不过,从头至尾,她都并未出手,只是默默看着姜尚的行为。
放长线钓大鱼这样的道理,从很多年前还未成圣的时候她就知道了。
现在要想找出剩下的那位幕后黑手……或者说抓住关于那位算计自己的实际性证据,那么她就不能被发现。
至少不能被发现和姜尚有太多的牵扯。
不然……那位恐怕就不会有马脚露出来了。
“我说过,我会找到你的……”
女娲娘娘觉得自己现在最多的东西就是耐心了。
呃。
说得过分一点。
她现在啥都不想干了。
就想狠狠地惩罚那个人。
女娲娘娘的目光瞥向被自己悬挂在娲皇宫中的山河社稷图,嘴角不禁微微上扬……
呵呵,准提师弟现在一定很快乐吧。
不要着急,很快就会有人来陪你一起享受这份快乐了。
(大佬们,求下推荐票,月票,谢谢了)